民间习俗日者
民间择日有两方面,一是民间择日业——“日者”、“风水师”,二是平民百姓。
古代操持择日业的人,称为“曰者”。“日者”,本指占候卜筮之人,后来才逐渐专指择日之人。据《墨子•贵义》记载:“墨子北之齐,遇日者。”司马贞《索隐》解释说:“名卜筮円‘日者’以墨,所以卜筮占候时日通名‘日者’故也。”先秦两
汉时代,巫风炽烈,择日盛行。王充《论衡•讥日篇》说当时择日之风是“起宅盖屋必择日”,“装车、治船、著盖、施帽,亦当择日”,即是“凿沟耕园亦择日”民俗择日子,而且这时还出现了一批专以择日为业的择日家,即所谓的“日者”。司马迁作《史记》,专为这些择日家列传,写了《日者列传》,可惜的是,已佚失了这方面的内容。现今的记•日者列传》只有西汉方士、著名“日者”司马季主有关择日的一段议论以及记载当时“卜于长安东市”的择日盛况。
随着时代的演变,“曰者”本身难免鱼龙混杂,操持择日业的“日者”,渐渐失去原先单一的“择日”性质民俗择日子,开始与星相、命算、风水等合而为一,成为后世所谓的“风水先生”。
平民百姓与择日
民间百姓是中国古代择日赖以生存的土壤。
在自然界和诸种社会压力之下,老百姓总是感到软弱无力,对自身的遭遇或某一行为的后果难以把握,心中迷惘不安,于是便希冀借助某种神示,以达到祈吉禳凶,消灾趋利的目的,择日正好适应这种目的和希冀。
老百姓对于择日的狂热可谓达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看一看“老黄历”,选个“黄道吉日”,或者花钱请算命先生、风水先生择个吉日。进入20世纪,由于科学的渐趋进步,阳历已普遍采用,“黄历”在官方的出版物中已不多见,但在民间依然盛行不衰。民国出版的贵州《定番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中说,当时,“一般乡民愚昧无知,对于看阴阳者多唯命是从,执迷不悟,牢守着种种禁忌”。由此说明,对于风水择日的禁忌,已经根深蒂固地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一种传统和习惯。四川省江津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叫做“家有一本通(指占卜时日吉凶用的通书),杵臼不敢舂”,说的虽然是拘忌之害,但又何尝不是择日在中国民间泛滥的最好注脚呢?
汉族如此,中国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同样如此。如裕固族娃娃长到一岁至三岁,第一次剃头时必须举行剃头仪式,同时,为娃娃取上一个喇嘛教经名。据说为孩子剃头和起经名是家庭中的喜庆日子。在举行剃头仪式之前先要请喇嘛念财神经,选定剃头吉日、时辰,然后才能进行仪式剃头。又如,彝族在狩猎时选择方向和确定时间、一年内农业是否丰收、在什么时候酿酒、过年和作道场、小孩命名、小孩订婚等,都利用星占择日。方法很多,有八方位法、十二生肖法、二十八宿法、十干法、三十六曰占法等。可见,择日在中国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