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薛维睿
12月3日至4日,徐棻先生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庆祝活动——剧本与表演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中国戏剧出版社和中国剧协《剧本》月刊主办,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承办,来自省内外的重量级戏剧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徐棻戏剧文学作品和舞台表演,展开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为传统戏曲的发展探寻新路径。
研讨会现场
徐棻作品以数量多、质量高著称,曾数次获得“全国优秀剧本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等,戏剧界曾为其作品召开过5次大型研讨会。徐棻作品还被誉为“戏剧人才营养钵”,先后成就了“梅花奖”12名、“文华大奖”6名、“文华优秀奖”3名、“中国戏剧节单项奖”20多名、上海“白玉兰”7名。在两天的研讨会上,剧作家、导演、理论家、表演艺术家等纷纷从徐棻作品出发,对剧作和表演的关系发表看法。
“编剧一定要懂舞台,演员一定要懂剧本,这是给这一行的年轻人‘掏心窝子’的建议。”谈及对剧本和表演的理解,徐棻在研讨会上表示,“希望从事戏剧行业的后来人懂得舞台,学几出经典的折子戏,哪怕唱得五音不全,或者走起来身段不好看,但有了舞台体验,下笔的时候,戏就在台上了,便能给演员更多表演空间,从感性上也更能理解戏曲的美学原则。”
徐棻说话剧与戏曲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于演员来说,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才能把表演上学到的“十八般武艺”用得恰到好处,充分发扬戏曲的美学特征。“我希望大家能回归本体、不忘初心话剧与戏曲的关系,如果不能将戏曲的美学特征发扬光大,就有愧于‘戏曲人’三个字。”
研讨会现场
“一直以来,提及剧本与表演的关系,我们都会关注‘戏保人,还是人保戏’的问题。”国家一级导演、四川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杜林认为,过去,四川戏剧演员的表演水平、艺术素质等,在全国并不具备特别优势,但剧本给演员提供了非常好的表演的空间和基础。“徐棻老师的剧本能够将剧本内容和剧种表演特征密切结合,将角色个性和演员特点高度融合,将文学性、故事性、技术和艺术特征熔炼,并在剧中集中呈现,凸显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和审美特征。”
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杂志主编罗松表示,从徐棻戏剧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剧作和表演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厚的戏剧文学为表演奠定坚固的基础,精湛的表演又为剧作注入生命力和活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优秀的舞台作品,共同推动戏剧艺术高质量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讨会上,数位出演徐棻作品获得“梅花奖”演员回溯徐棻老师对他们艺术事业发展的指导和帮助。长期以来,徐棻戏剧文学作品不仅深受广大戏迷的喜爱和认可,也是许多优秀戏剧演员的摇篮。中国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评选40年间,徐棻老师的戏剧作品已经先后成就了“梅花奖”获得者12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