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十四年《钦定周易折中》的收藏价值及发展趋势

周易折中 嘉庆 2023-04-07 12:05

嘉庆十四年(1809年)四库全书诗序二卷,奉天学政茹棻奏请,将宫内所刊经籍颁放奉省各学,并要求各府学修建尊经阁存贮。因此吉林将军秀林于吉林文庙内斋房故址建起尊经阁三间,收藏这次颁发的內版经籍,共计有23部。1909年吉林省立图书馆成立后,这批清代吉林文庙藏书均划入省立图书馆收藏。

《钦定周易折中》:是康熙皇帝下诏编纂、对近代易学影响深远的易学大家李光地总裁修订、四十九名翰林进士等参与编纂的一部易学全书。该书遍采诸家大儒之说,考订古今,洋洋凡百万言,虽阐幽发微,却通俗易懂。该书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春告成,康熙皇帝亲自为该书作序,故也称《御纂周易折中》,全书含卷首共计二十三卷。

诗大序名词解释_四库全书诗序二卷_四库禁书精华(10卷)

《御篡周易述义》:乾隆二十年奉敕撰,作者不详,后被编入《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全书共10卷,包括《卦爻》四卷,《彖传》一卷,《象传》二卷,《系辞传》二卷四库全书诗序二卷,《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一卷。以多推阐御纂《周易折中》之蕴,故赐名曰《述义》。

根据《四库总目》提要,之所以名为“述义”,因为旨在“阐述”《周易折中》的蕴含。然而,细观两书内容,殊异颇大。《折中》对于象数之学,采取较为负面的态度。《述义》大量运用了象数之学来注解。《折中》以程朱之学为主轴基底,具有较为浓厚的宋易与儒門义理易色彩。但《述义》除了多取「正体」(上下二体)的八卦卦象之外,更大量采用了爻变和互体,有意在宋易与汉易间取得「折中」。《折中》对于象数以及老庄之说采取了清楚的批判态度,但《述义》却是:“所解皆融会群言,摘取精要,不条列姓名,亦不驳辨得失,而遗文诠释,简括宏深。大旨以切于实用为本。

诗大序名词解释_四库全书诗序二卷_四库禁书精华(10卷)

《钦定书经传说汇篡》:二十一卷,首二卷,书序一卷。清王顼龄等奉敕撰,清雍正八年(1730年)内务府刻印,24册4函。书前有雍正八年(1730年)仲春十二日王图炳奉敕敬书的《御制书经传说汇纂序》,卷首上为《引用姓氏》和《书传图》,卷首下为《纲领》,末附《书序》一卷(即小序)。

《书经》即《尚书》,是中国商周时期的档案汇编。此书序言称:“六经皆治世之书,而帝王大经大法昭垂万古者惟《尚书》为最。”因此,康熙、雍正皇帝都十分看重该书,命讲官分日进讲,对其逐篇逐节注释而成《日讲书经解义》,后又指授儒臣荟萃汉、唐、宋、元、明诸家之说,参考折中而成此书,与《易》、《诗》、《春秋》诸经形成"传说汇纂"系列。

诗大序名词解释_四库禁书精华(10卷)_四库全书诗序二卷

《钦定诗经传说汇篡》:二十一卷 ,首二卷,《诗序》二卷。王鸿绪等撰,清雍正五年(1727年)内府刻印。从元代延佑年间恢复科举以来,朱熹《诗集传》对《诗经》的解读居于统治地位,但朱熹的观点多有偏误,鉴于此,康熙末年圣祖玄烨命王鸿绪等人仿《周易折中》的体例编撰此书,雍正五年编撰竣役,世宗写序,内府刊行。《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为康熙帝命人编纂的“传说汇纂”系列著作之一,对《诗经》逐篇逐章训解。

四库全书诗序二卷_四库禁书精华(10卷)_诗大序名词解释

《御篡诗义折中》:清高宗弘历敕撰,清傅恒、陈兆仑等纂,二十卷。是书是根据乾隆黄帝的意见编纂的,内容大抵是对周初至春秋中叶作品(诗经风、雅、颂三大类)的释义。参加编纂人员素质高、规模大,由翰林院奉敕校刊。《御纂诗义折中》为御制,原为傅恒、孙嘉淦、汪由敦等编纂。《御纂诗义折中序》为经筵讲官太子太傅工部尚书汪由敦奉敕敬书。

四库禁书精华(10卷)_四库全书诗序二卷_诗大序名词解释

《钦定周官义疏》:考《汉志》载《周官经》六篇、《传》四篇,故杜子春、郑兴、郑众、贾逵、卫宏、张衡所注,皆称《周官》。马融、郑玄所注,犹称《周官礼》。迨唐贾公彦作《疏》,始沿用省文,称为《周礼》,实非本名。今仍题曰《周官》,从其朔也。

乾隆十三年御定《三礼义疏》之第一部。卷首有御制《日知荟说》。该书采掇群言,博徵约取,持论至平。

四库全书诗序二卷_四库禁书精华(10卷)_诗大序名词解释

四库全书诗序二卷_四库禁书精华(10卷)_诗大序名词解释

四库禁书精华(10卷)_诗大序名词解释_四库全书诗序二卷

审核:韩立伟

文字:王战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