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教学案(必修)2014.8.30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试说明: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一)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1、诸子百家: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春秋)、庄子(战国) 老子思想观点: ①以“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②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 ③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阐发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学说中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对人类社会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庄子思想观点: ①同老子一样,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②提出齐万物,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从而逍遥自得。 ③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这部书中。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战国)、韩非子(战国末年,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基本主张——主张变法、奖励耕战、实施法治(严刑峻法)、君主集权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战国)基本主张——主旨“兼爱、非攻”、提倡实践精神、主要贡献在逻辑学上。
2、孔子、孟子和荀子 孔子(春秋晚期)——至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圣人”。 主要贡献: ⑴思想:①核心思想:提出“仁”与“礼”学说,主张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对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意义诸子百家专题,体现民本思想。 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克己复礼”、“贵贱有序”、主张恢复周礼(宗法等级),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诸子百家专题,具有保守性,没有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政治思想:主张德治(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包含了民本思想。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了解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汉代儒学 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 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理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