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思想,看起来很空洞、很迂腐、很保守。但在战国时代,它显然是代表着贵族阶层的既得利益;因为透过空洞、迂腐、保守的大道理。儒家思想显然是在说,变个毛的法啊?现在的法,就很好啊!总而言之,什么制度都无所谓,关键是人们的思想素质。只要人们的思想素质门提高了,啥问题都可以解决。否则,什么制度不制度的,那都是在扯淡。类似的内容,只要看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就可以知道了。现代历史上,印度有几个头顶光环的伟大人物;这些人的伟大形象,恐怕只有美国的圣人华盛顿、杰弗逊可以相比。当然了,华盛顿、杰弗逊并不积极反对奴隶制;印度那几个头顶光环的伟大人物,也不可能积极反对种姓制。因为在这些伟大的人物心中,罪恶的并不是奴隶制,也不是种姓制,而是人们的思想素质太差。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在为奴隶制、种姓制辩护时,通常是如何措词的呢?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套用一句我们比较熟悉的话,大约是这样说的: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换而言之,人生来是平等的、自由的;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什么?有人竟然认为奴隶主高人一等;奴隶低人一等。有人竟然认为婆罗门高人一等,贱民低人一等。真是道德沦丧啊,道德沦丧啊。看来,我们提高大家思想素质的道路,还很漫长啊。
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天雷滚滚了?因为这是外国的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在扯淡,所以我们听起来,多少有点水土不服。我们换一种表达,大家可能仍会觉得天雷滚滚,但是从逻辑上,应该是能接受的。有人竟然认为官员高人一等,老百姓低人一等。真是道德沦丧啊,道德沦丧啊。因为,谁也知道,老百姓是社会的主人,官员是社会的公仆。更主要的是,真正的公仆,永远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所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人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只会挖空心思当老百姓,绝不会挖空心思当官的。总而言之,社会并无高低贵贱之别,只是有些人思想素质太低,心理太阴暗,所以就认为世界有高低贵贱之别;并且弄得世界有了高低贵贱之别。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就会明白,为什么近现代的美国圣人、印度圣人,都愿意接受奴隶制、种姓制了吧。因为人家的思想境界,就不是一般的高。绕了一大圈子。我们再看儒家思想,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大家也许就清楚了吧。总而言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贵族平民,君子小人,强调的都是责任。说得具体点,我们说的君主必须得有君主的样,绝不是说君主可以为所欲为,而是君主必须得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说臣子必须得有臣子的样子,并不是说臣子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君主,而是说臣子应该忠于职职守。
当然了,我们说爹应该有爹的样子,绝不是说爹可以随便打骂孩子,而是爹要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子;我们说儿子要有儿子的样,绝不是说儿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啃老,而是说儿子应该尽到孝顺的义务。只要我们知道这种道理,自然就会知道,儒家思想虽然说得云遮雾罩,其实只是告诉大家,我们并不需要改变祖宗之法,只要提高各阶级、各阶层的思想素质就可以了。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天下自然就会变成一个美好的天堂。总而言之,让奴隶主与奴隶们互相拥抱吧;让奴隶主、奴隶们都为社会可以变成美好人间,而努力奋斗吧。再总而言之,让婆罗门、贱民们互相拥抱吧;让婆罗门、贱民为们都为社会,能变成美好的人间,而努力奋斗吧。在这种伟大而美好的时刻,千万不要说什么利益,一说利益,就俗了!我们思想,其实就是一个字,那就是爱!而且是博爱,还是无私的爱!只要大家明白了这种人间大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既然如此,儒家学派表现在外,永远比法家高人一等。因为儒家思想说来说去,就是仁啊、义啊;忠啊、孝啊;思想啊、道德啊,素质啊、好人啊、坏人啊;爱啊、无私啊、理解啊、包容啊。而法家思想呢,说来说去,就是利益,还是利益,依然是利益。这能是一个层次的思想吗?以空对空的说,你说儒家、法家两种思想,哪个更高大上呢?显然是儒家。
所以儒家大佬喷法家学说时,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按法家那套思想去玩,社会肯定变会成人间地狱,因为人与人之间变成了赤祼裸的利害关系,都像狼一样的互相对视着。而按我们儒家思想来玩,社会肯定会变成美好的天堂,因为大家都谈仁义忠孝,大家都是爱啊、无私啊。事实上,一个时代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永远也是儒家的这种论调。因为这种论调说起来,它永远高大上啊。法家那套思想,后世的功利主义,甚至唯物主义,让人听起来,就有些以小人之心度世人之腹。因为利益、利益、利益!你们除了利益,还懂什么?用法家思想分析诸葛亮为什么忠于扶不起的刘阿斗时,显然是因为利害关系。用儒家思想分析诸葛亮为什么忠于扶不起的刘阿斗时,自然是因为思想道德。它们哪种观点正确,这个我们姑且放到一边。它们谁象君子,谁象小人呢?显然是持法家观点的人象小人诸子百家中儒家的地位,则且永远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持儒家观点的人,永远都是君子,而且永远都可以登堂入室。你说,它们哪个更容易受到统治者的喜欢?这个比较难说了,因为统治者关起门来看的,永远都是法家;敞开门讲的,永远都是儒家。只要我们知道这层道理,自然就会知道,战国时代的法家思想,虽然渐渐占据主流,但是儒家思想更容易登堂入室。
所以,在战国时代,孔子的地位,那可不是一般的牛X。因为孔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那可不是用来吹牛X的。最简单而言,魏文侯称雄天下时,魏文侯的老师不是孔子的徒弟,就是孔子的徒孙。以至于有一个法家大哥,拿吴起、乐羊、西门豹这些法家高手,和孔子的徒子徒孙相提并论时,直接让法家扛把子的大哥讥笑为无知。因为魏国老大见了吴起、乐羊、西门豹等人,从来都是把他们当小弟看的。但是,魏国老大见了孔子的徒弟徒孙,什么时候敢这样牛X呢。你竟然认为这几个法家高手,能与儒家高手相提并论,你真是连一加一等于几也弄不清楚。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资治通鉴》进入战国时代,儒家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派别。你可以说它迂腐、保守,但是它的地位,谁也不敢否定。甚至后来的法家巨子,也得披着儒家的外衣出现。
最经典的就是,法家集大成者是谁呢?理论家,自然是韩非。实践家,自然是李斯。而韩非、李斯的老师是谁呢?是荀子!荀子,是什么门派的代表人物?儒家!这逻辑,是不是有些乱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竟然培养出现两个顶尖的法家学派高手。关键是,我们再看荀子本身,我们可以说他是儒家高手,但是它与法家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了。否则,他怎么会教出两个法家学派的绝世高手?荀子到底学的的何家何派的武功?荀子说,我学的绝对是正宗的儒派武功!但是,细微之处,好像不是啊。因为,你和孔子、孟子的学说,好像完全是两张皮啊!关键是,我怎么看,你的武功好像充满了邪派武功的意味啊!因为我们正宗的儒家武功,最大的四个要决就是仁、义、忠、孝;而你的武功,最大的要决,好像也变成了利益、利益,还是利益。关键是,你自己还有一些伪装,你的两个嫡传弟子,完全抛开伪装,直接就是以法家高手的形象名动天下。换而言之,你就是一个披着我们儒家外衣的邪魔外道。面对这种质问,荀子说了。天下武功出少林。天下学派出自哪呢?都出自道家啊!老子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等你明白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自然不会纠结于所谓的门派之别了。思想只是上层建筑,它会随着经济基础变迁。
没有一种思想是会一层不变的,它都会随着时代不断变化。所以,马克思开宗立派,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马克思身前,就已存在各种派别了。而且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以至于马克思都忍不住嘲笑说,你们都是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诸子百家中儒家的地位,只有我才是山寨的马克思主义。至于到了列氏、斯氏、托氏、赫氏、毛氏、邓氏、金氏之时,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大家都说自己是正宗的马克思主义,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是天差地别。他们哪个是正宗的?可以说都是,可以说都不是!还是回到老子那句开篇的名言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变迁的。四十年前的我,是一个幼儿;三十年前的,我是一个少年;二十年前的我,是一个青年;现在的是我是一个中年;以后的我,会渐渐变成一个老年人。他们看起来,能一样吗?可以说不同年龄段的我,那就是天差地别。我现在问你,哪一个是真正的我?我可告诉你,哪一个也是我,哪一个也不是我!当你纠结哪一个是真正的我时,你其实就已陷入了魔道。你们的修为不够,我不能再和你们深讲了,否则,你们突然走火入魔死了,我的罪过可就大了。既然说起了儒家。我们顺着这条线,就再说一下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诸子百家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