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修谱简史(五)(六)
桐城汪兴吾
(五)汪氏家谱的普及期――从名人修谱到族人修谱。
1、清代修谱
自唐开元后由国家修谱转入私家修谱直到明末完颜汪氏家谱族谱,汪氏修谱有两个特点:一是名人修谱,前面已有论述;二是修统宗谱,围绕名人家族尽可能将所网罗到的本姓成员收入谱中。
清代统治者为了的统治,充分发挥宗族管理社会秩序的功能,借鉴明朝治国经验,也颁布“圣谕六言”,提倡以孝治天下;康熙九年重新颁布“上谕十六条”,大力提倡民间修谱,没有不修谱的家族,也几乎没有不入谱的人。现在我们见到的古代家谱,清代纂修的最多,占50%以上。这一举措,极大调动了民间修谱的积极性。清代以来的修谱,也有两个特点:一是由修统宗谱向修支谱转变。由于清初人口发展较快,修统宗谱的难度加大,人们只能寻求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宗族圈中开派修支谱。二是由名人修谱向族人修谱转变。新家族中,一般人口不多,少则几十上百人,多则数百上千人,有的家族中有名人,有的家族中无名人,根据惯例,名人被推举为纂修,无名人者则推举族中文化水平较高者担任。
清朝是谱牒发展的鼎盛时期,以至“村村有谱,人人入谱”,家家有谱。尽管清时大量编修的是支谱,但还是出现了一些无法统宗的“统宗谱”,比较有名的谱有:
①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69年)《汪氏统宗谱》(清)汪元秋等纂修(开化云台大本堂);
②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汪氏统宗正胍》(清)汪廷桢纂谱是在汪湘、汪鸿儒、汪象贤诸人编篡的各种汪氏统宗谱版本的基础上加以补充、续编而成,较为完整,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然复盖面较狭窄;
③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汪氏统宗谱》(清)汪礼纂;
④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汪氏统宗正胍》(清)汪凯南续修;
⑤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汪氏统宗谱》(清)汪德祖、汪肇基纂修;
⑥乾隆四十年(1775)(清)汪玑、汪嘉祺等编,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重印;
⑦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汪氏统宗谱》(清)胡建昌重修;
⑧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汪氏统宗谱》(清)汪杏荣重修。
由于元代的战乱和明代修谱不够普及,清代许多家族没有或没能找到老谱,他们便从自己的始迁祖起另立支派,编修支谱,所以清代出现了大量的支谱。如:
①顺治四年(1647)《武进汪氏宗谱》。
②乾隆十六年汪浚编修桐城《三安汪氏宗谱》。
③乾隆三十七年(1772)汪廷洽重修《汪氏世守谱》;
④乾隆四十八年《汪氏义门校正世谱》”
⑤道光九年(1829)汪承诜等修《颖川越荫堂汪氏家谱》;
⑥汪琳辑《汪氏维新公迁锡家谱》;
⑦道光二十年(1840)江熙修义和堂《宜兴汪氏续修宗谱》;
⑧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汪氏得罗公正胍统宗谱》(清)汪庾等修。
清代编修支谱有两种类型:一是有老谱,这种类型的世系承接当然真实可靠。还有一种是无老谱的,这种类型的世系承接成了编修家谱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找到老谱,元代谱甚至宋代谱。
怎样找?只能从家族记忆中的始祖名找。不外两种结果,一是找到了,一是找不到。找到的当然也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始祖的名字,一种是与始祖同名。这个同名的结果就导致了世系承接的错误。如“小一、小二、小三”,目前所看到的有十来个版本,如《潜阳汪氏宗谱》载:“小三字皖轩,号绍华,乳讳小三,随父任客居安庆府,生二子:华一,为一本堂始祖;华二,为敦本堂始祖。”汪茂和教授整理的汪氏简谱:“小三:名受,封文林郎。见潜邑山奇水秀,遂由婺源大畈迁居潜山县东门,迹载邑志。生二子:强、宾。”显然有一方是错误的。桐城《张家嘴、封门塥》始祖满柱、觉渊和青阳《五溪汪氏宗谱》记载的青龙、白龙都认念二为先祖。
找不到怎么办?有的存疑,如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一支汪氏,始祖汪兴淑于元末明初“始自江南徵州府婺源县迁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居二年再迁孝邑郭下乡敦厚会石牛寨居住”,其祖父78世汪允生六子:监、钺、铭、镇、录、铨。汪兴淑为谁所生则不清楚。有的找不到则找近似的、相似的靠上去。这样一靠,自然出现了许多矛盾。如桐城《高林汪氏宗谱》,始祖名汪庙荣,于元末、明初(谱上说法自相矛盾)迁桐,清康熙时始修谱,未找到老谱上的名字,于是就找了一个名汪荣一的靠上去,推算汪荣一生活年代,应在南宋时,比汪庙荣早二百年之久。
清朝修谱出现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所有姓氏都有这种现象。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中国人就是通过类似的修谱活动最终完成了全民族的大融合,所有中国人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成了炎、黄二帝的后代。这是继司马迁修《史记》进行的第一次民族大整合以来的第二民族大整合。
清朝是全国各姓修谱的最繁盛时期,全国所有姓氏、所有家族都有了自己的宗谱,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全国各姓氏修谱都有失真期,有的早,有的迟,但所有姓氏最大的失真期都是在清朝。汪姓也不例外。
我把在修谱过程现的胡乱攀祖现象称为“祖先认同现象”。所有姬姓汪氏都成为汪华和汪铁佛后人,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清朝有两次大移民,一是乾隆移民,一是咸丰移民,这两次移民,一部分迁出的族人还能回归修谱;而一部分迁出的族人另起炉灶重新修谱,如宿松县福一公支下一支族人于乾隆时迁陕西平西三阳镇,就从重新修谱,有道光十年三修谱存世;还有一部分族人一直没有修谱。这两次移民导致了不少宗族的分化。
家谱体例在清代得到充分发展。这个时期,记事范围几乎涉及到家族、宗族事务的各个方面。除要排列家族世系外,又增加了谱序、传记、著述、祠堂、家规、家训、恩荣录、世系图、世系谱、凡例、家法族规、字辈、谱论、科举、祠堂、祠产、墓图、墓志、五服图、家礼、寿文、贺文、祭文、名绩录、契约、艺文、遗像、赞词、仕宦、传记、行状、志录、年表、余庆录、领谱等20多项,并增加了女子、婚嫁、岳家等人物记述,还对入谱人物也进行了限制性规定,行文重视修辞和文采。为使家谱不至中断,还规定了 “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年限。所有这些,使得明清时代的家谱纂修更系统,更完善,价值更高。宋代以前,由于家谱主要起“奠世系,辨昭穆”、“别郡望,辨婚姻”,以及朝廷选拔官员的作用,因而家谱的内容比较单调,仅以记载家族成员为主。明清代家谱记事记人范围的扩大,也是对欧、苏体例的进一步改造和发展。这就使家谱成了家族史或社会百科全书。这是修谱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这类族谱的社会价值和作用不可低估,可惜后人没有加以很好地利用。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指出:“我国的历史资料,浩如烟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
2、民国修谱
民国时期,尽管社会动荡不安,但百姓还是相对稳定,这一时期仍是修谱的高发期。
①续修谱。对清代谱进行续修,是民国时修谱的重要内容。如《旌德板桥汪三晖堂家乘》,民国十六年汪时鸿编修。
②补修谱。一是清时未能修谱的,这次予以补修。如汉阳汪氏完颜汪氏家谱族谱,明初74世善庆五子自环溪先后迁至鄂西汉阳,因兵燹失谱,90世汪厚山于清末创修未酬,并请翰林学士李哲明序,民国37年由91世汪明恕成功。二是清时已经修谱,因移民未能与老家取得联系而失修的,这次进行补修。
③合修谱。这是清代修谱的新特色。汪姓人口经过明、清的发展,至民国时出现爆炸性增长,编修统宗谱困难多多,于是同一区域的本家有创意地走上了合修之路,如湖北红安民国三十六年由三支汪姓联宗续修;太湖县境内九支汪姓族人于民国九年创修《汪氏会谱》;民国三十二年汪兆翔、汪霖龙等合修的六州堂《武进汪氏统宗谱》,有二十三支之多;桐城汪氏也于抗战前准备共建总祠、合修会谱,因遭境内由叶姓为首的其他姓氏阴挠而作罢。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汪葆春还坚持重修了《汪氏统宗谱》。
抗时战争爆发至解放前夕困战乱和贫困很少有汪姓人修谱。
(六)汪氏宗谱的黑暗期――焚谱与藏谱
解放后,由于政府的意志、百姓观念的变化和文化水平的极端落后,人们普遍认为修谱是封建的东西,对于老谱多数人用于糊窗户、作手纸,有的卖掉。
特别是到了“文革”,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所有历史的遗留都作为所谓“封建”残留而毫无例外地遭到破坏,侥幸逃脱“四清”洗礼的历史文物在文革中大都荡然无存。汪氏宗谱同全国各姓宗谱一样遭到毁灭性地摧毁。
在这个人性极为扭曲,倡导“ 不破不立”,企图割裂历史的非常时期,也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与潮流抗争的“保谱”故事。如桐城青草镇青峰村一汪姓村民看到自己宗族的家谱被“造反派”焚烧,竟奋不顾身地冲进大火抢出了两本谱头,因他家成份是顾农,比贫农还要穷,且一字不识,所以“造反派”们没有追究他。同镇钟楼村一汪姓老太,于文革时数年如一日,每天天未亮将本族三十余本宗谱背到菜地掩埋,晚上怕被盗,待天黑后又从菜地挖出背回家;1969年房屋被洪水冲塌,退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扒出宗谱,带领全家页页翻洒。青阳县杜村乡一汪姓村民汪吉祥利用自己是“造反派”司令的身份,事先将自家的谱埋进菜园坝,然后砸碎谱箱,烧一堆纸,宣告已提前焚谱,智骗“造反派”,使宗谱得以保全。潜山汪孟麒与汪孟金堂兄弟抢在红卫兵抄家前将老谱藏到夹壁缝和柴堆里,使老谱逃过浩劫。
正是这些敢冒天下大不违的贫民百姓作出了功在千秋的伟业,使我国的谱牒文化得以流传。当然,也有一些有见解的政府官员为家谱的保留作出了贡献,人民永远是记得的。所以,现在全国大多数家族还能找出一两套比较完整的家谱,为新时期修谱提供了依据。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