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研究分会会长、观礼文化董事长姚望

国学 文化 2024-03-25 11:01

记者采访国家一级社团中国未来研究会国学文化研究分会会长、观礼文化董事长姚望。

中国未来研究会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中国科协,为国家一级社团,机构职责是在党的领导下,结合未来学的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中国未来研究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成长,到现在已成立43年了,在这43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它仅成立了三十多个分会,足见审核的严格。姚老师作为国学文化研究分会的会长,也是中国未来研究会中唯一一个从国学的角度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给予决策依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观礼文化于2021年正式成立,并以国学的角度为企业的决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国学传承经典人物介绍_国学传承经典人物素材_传承国学经典人

温文儒雅、稳重沉敛的姚老师坐在古韵典雅的办公桌前,伏案写作,桌上放着几本国学典籍传承国学经典人,整洁明亮的办公室里,阳光洒在落地窗前的香松上,茶台上的水壶蒸汽在升腾着,令空间舒爽而惬意。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姚老师,自幼便接触了国学文化,通过日积月累的研读和运用,国学文化中的许多哲学思想早已刻在心中。

姚老师与记者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一些国学方面的知识,交流了自己多年来“学道”“用道”“传道”的体会,这种智慧具有无比的穿透力,或许可以让我们的生命瞬间明亮起来。

国学是讲究传承的,姚老师是中国易学泰斗“南邵北廖”之北派易学开山宗师,南开大学廖墨香教授的关门弟子。姚老师说:“我很感谢我的师父廖墨香教授,他出生于医易世家,从事数学研究多年,今年已经90岁了。廖老师在国学方面有很大成就,并且他也会从数学逻辑学的角度去研究国学,加深了我对国学文化的理解。”

长久以来,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以及廖墨香教授的指导下,姚老师身上肩负着传承国学文化的责任,可谓是根正苗红的国学传承人。谈及国学文化断层现象时,姚老师说:“60,70,80后,由于时代的背景,导致国学的教育出现了断层,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已经开始重新学习传统文化了,例如天干地支等。中国未来研究会国学文化研究分会的副会长、天津社科院赵建永教授,也担任高中年级的《中华传统文化》教材的主编,目前已经在内蒙古和福建两地作为试点开展教学。”与此同时传承国学经典人,姚老师也希望能尽其所能,为我们的国学文化传播作一份贡献。因此,姚老师创立了观礼文化,这家公司的愿景就是辅助企业成为行业顶尖决策水平的文化咨询公司,以期弘扬优秀国学文化,助力企业基业常青。这是姚老师发挥自身在国学方面的专长,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是他对国学之‘道’的坚守。

传承国学经典人_国学传承经典人物素材_国学传承经典人物介绍

记者从和姚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到“观礼”的含义,观礼二字分别来源于两部中华典籍。

“观”是取自于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即开篇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观”。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经常从无形处观察世界本原的奇妙,从有形中去体会世界本原的表现。“无欲”,是因为万物在刚刚起源的最初状态是无名无形,没有任何物质的,是有个“道”在帮它运转,这种无形的力量需要我们保持一个清净的、没有任何欲念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亲近这个力量,跟这个力量相沟通,才能更容易体察到它是怎么推动万物运转的。

而后,带着“有欲”的状态,从自己的认知学识,去观察和思考事物。毕竟我们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在每一个具体情况下分析问题,可能会碰撞出新的思想。如果我们能了解这种规律,每天安静一会,保持自己的秩序以及“守静笃”的状态,那么我们的人生可能会与以前完全不同。

观礼的“礼”字是取自于《论语》中:“不知礼,无以立也。”姚老师说,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无论做人做事,都讲究一个“礼”字。这个礼貌的“礼”,和道理的“理”,这两个字是相通的。只有以礼待人,才能以理服人。学礼则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姚老师感慨着,“这些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教诲啊!”

早在2017年,国家就发布了关于国学文化的相关政策,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就此,姚老师说:“现如今,随着人们精神层次不断提高,国学越来越被大家认同,它的作用是在于赋予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智慧的处世哲学,国学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每一个华夏文明的炎黄子孙,都应该不忘本,应该学习和运用国学文化,一个人他的文化底蕴有了,传统文化的素养有了,他发自内心的道德准则和民族的信仰就会存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