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ISBN 9787030609564,2019 年出版,科学出版社

图书荐购 评分 2024-06-19 12:04

ISBN:

单价:68.0

出版年月:2019-0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科学技术

分类号: N02

语种:中文

页数:25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从事科技哲学研究的个人和集体、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哲学研究生学位_哲学学位_哲学学位研究计划

目录

前言

第1章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和规则及研究意义

1.1 科技哲学的概念

1.2 科技哲学研究和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3 研究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

1.4 研究并提出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时代背景及特点

1.5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和特点

1.6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十二对规则

1.7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应用智能化

1.8 运用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可取得的效果

第2章 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

2.1 明确的目的

2.1.1 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具体的目标

2.1.2 四类理想和目标

2.1.3 理想和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可进行必要的调整

2.1.4 理想和目标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2.2 具体的要求

2.2.1 对科技哲学研究要求之一:指导思想正确

2.2.2 对科技哲学研究要求之二:满足质量要求

2.2.3 对科技哲学研究要求之三:较低的代价

2.2.4 对科技哲学研究要求之四:较短的工期

2.2.5 对科技哲学研究要求之五: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

2.2.6 对科技哲学研究要求之六:良好的后续服务

2.2.7 处理好六项要求之间的关系

2.2.8 六项要求的最终目标

第3章 切实的内容和正确的态度

3.1 切实的内容

3.1.1 科技哲学研究工作融入国家总目标

3.1.2 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选择科技哲学研究的任务

3.1.3 考虑客观环境和条件

3.1.4 选择科技哲学研究任务要紧抓良好机遇

3.1.5 详细剖析确定的科技哲学研究任务

3.1.6 找出科技哲学研究任务的重点和难点

3.1.7 科技哲学研究要勇于克服困难

3.1.8 研究成果必须依靠不断积累

3.2 正确的态度和理念

3.2.1 勤奋和刻苦

3.2.2 严谨和求实

3.2.3 改革与开放、开拓与奋进

3.2.4 勤于思考、善于创新

3.2.5 正确的目标

第4章 合理步骤和科学方法

4.1 合理的步骤和程序

4.1.1 首先做好调查研究

4.1.2 事先制订规划

4.1.3 科学实施是关键环节

4.1.4 重视检查总结和评估

4.2 广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

4.2.1 现代科学哲学思想和方法

4.2.2 逻辑学原理和方法

4.2.3 现代心理学原理

4.2.4 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4.2.5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

4.2.6 各种优化理论和方法

4.2.7 试验方法

4.2.8 创新的思维、原理和技法

4.2.9 预测学理论和方法

第5章 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5.1 良好的思想品德

5.1.1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1.2 集体主义思想

5.1.3 要敢于坚持真理

5.1.4 良好的品德

……

第6章 集体单位科技哲学研究应充分发挥集体潜能

第7章 重视客观因素的影响

第8章 科技哲学研究应充分发挥动态因素的作用

第9章 用科学哲学思想统领所有工作

第10章 科技哲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创新原理和创新技法

第11章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

第12章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13章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应用具体程序及实例

第14章 科技哲学研究的关键因素及制约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和研究当今时代如何运用科技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和规则,做好科技哲学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的有关问题。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为基础,讨论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其中包括做好科技哲学研究工作的三对核心要素——目的和要求、内容和态度、步骤和方法;主观方面的四项潜能——思想和品德、知识和能力、健康和生命、毅力和战术;客观方面的三个影响因素——机遇和挑战、环境和协调、条件和利用;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动态因素——学习和致用、检查总结和提高;还讨论科技哲学研究及其应用的智能化方法——专家系统,举出有关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若干实例。本书是一部讲述如何按照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做好科技哲学研究和应用的读物,可供从事科技哲学研究的个人和集体学习与参考阅读。由于科技哲学方法论与科学研究方法论在体系和规则方面基本相同哲学学位研究计划,因此本书也可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阅读。

展开▼

作者简介

闻邦椿,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30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1955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1957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所名誉所长、辽宁省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曾任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985工程首席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际转子动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先后曾任东北工学院机械二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长江学者”奖励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振动工程学报》主编,《机械工程学报》等多种杂志编委,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吉利大学校长等。他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讲授“机械振动学”等课程。除培养本科生外,截至2015年末,已培养122名硕士研究生、90名博士研究生和16名博士后,指导国外访问学者2名,为我国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科研方面,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973计划、863计划项目等国家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数十项。

开辟了几个重要学术方向,撰写出版了《振动利用工程》、《工程非线性振动》,均为国际上该领域第一部专著。他和课题组同事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署名第一作者的论文180多篇,被SCI、EI和ISTP检索的近260篇,被引用3000余次。他完成了诸多理论和技术创新,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撰写及参与的著作、教材及手册共有70部,作为第一作者的有55部。两部著作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主编的《机械设计手册》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他获国际奖2项,国家奖5项,省、部级一、二等奖20余项哲学学位研究计划,获国家专利20余项。2012年被授予全国振动利用工程研究领域的“终身成就奖”。他曾访问36个国家,多次应邀去德国、日本等国讲学,参加在美国、英国等20余个国家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70余篇,多次应邀做大会报告,4次主持国际学术会议,担任会议主席。他曾是中共东北工学院和东北大学三届党委委员,多次获辽宁省劳动模范、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是我国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的简历及科研成果已载入《世界名人录》和国内的多种名人辞典中。

展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