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剧本的阅读与鉴赏摘要》鉴赏剧本鉴赏

人物 戏剧 2023-11-30 15:02

戏剧剧本的阅读与鉴赏摘要鉴赏剧本,首先要了解剧本所展示的矛盾冲突,品味矛盾的产生、冲突性质,把握整个矛盾冲突发展的过程,从而完整地把握剧本的情节。鉴赏剧本,还应学会评析剧中人物形象。要能够通过剧本提供的多方面信息剖析重要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分析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进而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而体悟戏剧冲突,品味人物语言,欣赏人物动作是鉴赏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关键词:戏剧剧本阅读与鉴赏中图分类号:J801文献标识码:A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舞台艺术。按结构规模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按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按年代可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等欣赏戏剧作品,首先应了解戏剧的发展等有关知识。中国古典戏曲是一门综合了诗、歌、舞等艺术门类逐渐形成的艺术,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舞蹈表演。“百兽率舞”中有了模仿和化装,“干舞”中则出现了原始的道具,祈祷丰收的“蜡辞”已有了舞台语言。

到了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大型的宫廷歌舞,周代专职歌舞演员的出现是戏曲从歌舞中分化的开始,那时的优人就是演员的前身。到了汉代,由于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百戏逐渐繁盛,并且产生了专演故事戏”。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艺术的交流、渗透,“角戏”的故事性进一步加强戏曲和话剧鉴赏3000字,终于形成了中国的早期戏剧:“歌舞戏”和“参军戏”唐代是封建时期文化发展相当灿烂的时代。戏曲艺术发展到唐代,也有了很大的变革和改进。“代面”、“拔头”、“踏摇娘”等歌舞戏的出现,表明歌舞、表演、人物装扮、故事情节等已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参军戏”的出现,使中国戏曲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角色也随之产生。这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以及确立它的独特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宋代是我国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和繁荣,自然也促进了以都市为基础的市民文化的兴起,而作为市民文化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的戏曲也相应得到极大的发展。宋代都城的通宵夜市开放,瓦肆勾栏的出现,各种技艺的展现,为戏曲的表演提供了综合吸收的条件,也直接提供了演出的地点。更由于群众的基础,文人作家的参与,形成了供演出使用的剧本。这些现象,为元杂剧高潮的到来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经历了数代的积蓄,终于迎来了我国戏曲史的高潮――元杂剧的诞生。

元杂剧形式精练、体制严整、行当基本全备,且有大批的作家队伍为之推波助澜,像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等,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目,塑造了一大批艺术形象,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艺术光辉随后的明清传奇,则在元杂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把我国的戏曲文化推向新的高潮。清朝末年,各种地方戏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并且形成融百家之长的京剧。新中国成立后,各种剧种更是姹紫嫣红,开遍神州戏剧需要不断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的火花,从而使人物的性格得到自然地艺术显现。戏剧冲突自是社会矛盾的反映,社会矛盾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在戏剧中演变成戏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但应注意戏剧冲突与生活矛盾的联系与区别。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社会生活中充满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它们是戏剧冲突的基础。但生活矛盾一般是零碎的、散漫的,它们一旦经过戏剧作者的集中整理、想象加工,就会变得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因此也更有普遍意义,这就形成了戏剧冲突。无论是多幕剧,还是独幕剧,无论是现代话剧,还是古典戏曲,戏剧冲突都有一个完整的过程戏剧冲突主要是通过剧中对立人物的性格冲突来表现的。剧中人物由于立场观点、身份地位、文化素养、生活环境等的不同,对同样的社会现象必然持有不同的态度,于是就不可避免地触发矛盾。

我们在鉴赏时应抓住矛盾的焦点,注意冲突的发展变化过程,即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激化、高潮和解决,要研究推动“戏剧运动”曲折发展、逐步上升的主要情节。比如《雷雨》第二幕,第一场的冲突中只是周朴园与鲁侍萍,冲突的焦点是三十年前被逼“自杀”的“梅小姐”三十年后突然出现在周公馆。情节发展由二人的对话和动作逐渐推进,并逐步展开二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及其内心的矛盾斗争;而后,随着鲁大海的上场,剧情转入第二场,矛盾冲突也转到了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随着剧情的发展,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占了主体地位因此,鉴赏剧本,首先要了解剧本所展示的矛盾冲突,品味矛盾的产生,冲突的性质,把握整个矛盾冲突发展的过程,从而完整地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是靠演员来表演人物故事的,由于它表演的独特魅力,能够使观众直接面对剧中人物,也就更容易在观众心中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因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成为戏剧艺术最主要的任务之一。鉴赏剧本,应学会评析剧中人物形象。要能够通过剧本提供的多方面信息剖析重要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分析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进而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更直观,影响也更大,甚至影响到其他艺术种类的形象创造。

那戏剧是如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呢?首先,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由于戏剧艺术的独特性,它不可能长篇大论地演叙故事情节,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发展,而总是撷取最能展现人物性格的冲突点,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这就要求剧作家必须对生活有更广泛、更直接、更深入的体验,把人物的性格发展历程更集中地表现出来。《雷雨》一剧中的鲁侍萍,三十多年的恩怨,就集中在一个闷热的午后,通过和周朴园的意外相见,展开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激烈的冲突中,鲁侍萍那刚强和强烈自尊的个性得以尽情展现,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因而,鉴赏戏剧,激烈的矛盾冲突自然是重点其次,人物性格的展现,离不开具有个性化的语言。鉴赏人物,自然必须去细细品味作家提炼出来的人物语言。无论是靠说话为主的话剧,还是以唱为主的传统戏曲,人物的语言都是展现人物性格最主要、也最直接的方式周朴园的第一问,用词文雅。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和教养而特意用“贵姓”来问,以突出自己的身份。当他怀疑对方的真实身份时,便一改文雅问法而为直接询问:“你姓什么?”表现出对下人一副不屑的样子。当他相当怀疑此人就是当年的梅侍萍时,便像疯狗一样跳了起来,怀着一丝侥幸的心理问:“你是谁?”这充分显现了他的怀疑和紧张。

当他断定跟前这人就是梅侍萍时,他完全被吓呆了,甚至连跳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慢慢地站起语不成句地问:“哦,你,你,你是――”这更表现了周朴园的恐惧、焦虑和失态。这四问,语言高度个性化,从开始极力显示自己的贵族风度,到最后的失态表演,步步深入,一层一层地揭去了周朴园的伪装,深刻揭露了他的虚伪性还有一处鲁侍萍的台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到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含意很丰富:(1)侍萍目睹了一场父亲对亲生儿子的陷害,哥哥对弟弟施淫威的人间悲剧,肝胆俱裂,于是悲愤地指出“这真是一 群强盗”,只有她这个多重身份、曾多次受到周家伤害的人 才能有此体会,也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周家是一群强盗;(2) 侍萍想认分离多年的儿子周萍,但要信守不相认的承诺而使 她欲言又止,加上周萍打了亲弟弟大海,面对如此令人痛心 的场面,使得侍萍的感情由“想念”一下子变成了“愤慨”。 一道森严的阶级壁垒已横在她面前,她的“萍,……凭――凭 什么打我的儿子”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也只有这个 特殊身份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的 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中,周朴园 由开始的盛气凌人、漫不经心到怀疑忧郁、猜度游移,直至 惊恐万分、惊慌失措;而鲁侍萍从开始的平和恬淡到闪烁其 词,直到悲愤控诉,这些都完全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这种语 言特点是值得深入体察、反复玩味的 又如老舍《茶馆》中的几十个人物,绝大多数人物性格鲜明,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物的语言富于个性。王利发的语 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 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 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奸诈 傲慢……所有剧中人物都说出了符合自己身份和性格的语 第三,既然要表演,就离不开动作,人物性格的展现和个性鲜明的动作是分不开的。读剧本,尤其是应注意剧作中的 动作说明 《雷雨》中的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的动作,“自然”说明她的习惯,暴露了她的 身世,推进了剧情;“慢慢”揭示了她内心的波澜。还有像周 朴园的“沉思”、“沉吟”等,这些动作说明都较好地展示了 人物的内心感情,对人物的性格展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如果是看戏曲表演,演员的表演则更加精彩,为了酷肖 人物,演员同样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明末演员马锦为了饰演 好严嵩,曾到一位相国家当了三年仆人,模仿其丰神气度,获 得了很大的成功。可见欣赏人物动作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理 解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因而,体悟戏剧冲突,品味人物语言,欣赏人物动作是鉴赏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产生,都离不开其深厚的群众基础,戏剧植根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成熟于民间。

由于封建统治者 对文化的垄断,这种口耳相传的艺术形式自然为广大人民群 众所喜闻乐见。人民的要求,人民的愿望,自然要在戏剧中得 到反映,这就使戏剧艺术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欣 赏戏剧,不可忽视它的时代性 戏剧作品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真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经过艺术家们的 加工、整理、提炼、概括,运用特有的方式把这些矛盾集中 起来,通过戏剧的表演展现给广大的人民群众。《窦娥冤》中 的高利贷盘剥、地痞流氓横行霸道、官府的腐败、人民无路 可走等现象,就是元代社会的具体体现 戏剧艺术同样也服务于时代,作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够更直观地反映社会生活,也更容易被人民群众 接受,所以戏剧在民间的影响是深广的,封建时代的文人就 非常重视戏剧的教化作用,重视戏剧的表演性和社会效果。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强调:“戏文做与读书人和不读书人 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广大人民群众明礼义, 知忠孝,褒英烈,斥奸党,这些是非善恶的认识大多来自于戏 剧,这就使戏剧具有了独特的社会教化功能,这也正说明戏 剧在民间的影响。自然,有心的剧作家就充分利用戏曲这一 特色,来为自己服务。

适应时代要求,唤醒民族正义,这就是 戏剧艺术服务于社会的体现 总之,戏剧艺术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并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戏剧不紧密地结合时代、反映现 实,它也只能成为吟风弄月的案头文学,昙花一现,转瞬即 逝。如果欣赏戏剧,不去关注它的时代性,也就难以体会其精 髓,只能流于“看热闹”之流 徐永平主编:《语文教学通讯》,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XX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周玉红,女,1967―,河南省南阳市人,本科戏曲和话剧鉴赏3000字,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单位:南阳理工学 院教育学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