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探究三国故事的流传与演变

三国 人物 2024-06-13 11:02

国学子部 三国演义_国学三国演义_三国演义学艺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一、《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二、“历史演义”: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一、三国故事的流传:

(一)故事渊源: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二)隋文艺表演中已有“三国”的节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内容。

(三)李商隐《骄儿》:“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四)宋“说话”中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

1、苏轼《志林》:“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艺术效果好,且有尊刘贬曹倾向。

2、现存早期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1321~1323)建安虞氏刊印《三国志平话》和内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粗具《三国志演义》轮廓,突出蜀汉主线,情节略本史传,大量民间传说;结构宏伟,故事性强;然叙事简率,文笔粗糙,有“说话”面貌。

(五)戏曲方面,金元时搬演大量三国戏。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有《赤壁廉兵》等多种金院本剧目;钱南扬《戏文概论》指出有《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等多种宋元戏文,且多以蜀汉人物为中心,拥刘反曹倾向鲜明;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具民间色彩。

二、作者罗贯中情况。

(一)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等载,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活在元末明初,约在1315至1385间。

(二)《三国志演义》约成书于明初;还是《水浒传》编写者之一。

(三)《录鬼簿续编》著录其杂剧3部,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以赵匡胤、赵普为中心,歌颂贤君明相,与《三国》精神上有相通之处。

三、版本情况。

(一)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卷首有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蒋大器)《序》、嘉靖壬午修髯子(张尚德)《引》;以后新刊本多从此出。

(二)《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并为120回,回目由单句变为双句。

(三)志传系统:今存嘉靖至天启年间刊本中不少名为“三国志传”,如《新刻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新刻按鉴全相批评三国志传》等。

1、“志传”系统与“演义”系统版本不同之处:除一些情节、文字上有所出入外,“志传”系统穿插关羽次子关索(或花关索)一生故事。

2、有学者认为“嘉靖本”和“三国志传”本是出于同一源头,差异在传抄中产生。

(四)康熙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三国志传”本,对回目和正文进行较大修改、增删,并作详细评点;

1、毛本《三国》正统道德色彩更浓厚,艺术上有较大提高,评点文字也多精到见解。

2、近人常将它简称为《三国演义》,并与《三国志演义》混为一谈。

一、“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文学样式。

三国演义学艺_国学三国演义_国学子部 三国演义

(一)描写自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依史”,即“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加工;“演义”,则渗透主观价值判断,用自认为理想的“义”,径渭分明地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

(二)主旨: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糅合民众心理,表现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和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二、明君良臣的主要标志: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才能上尚智勇。

(一)政治上行“仁政”。

1、以蜀为中心,展开三国间的错综复杂的争斗故事时,把刘备塑造成仁君典范。

2、刘备手下大臣也都有“救国救民之心”,如赵云、诸葛亮等,寄托仁政爱民理想。

3、残暴的奸雄曹操,表现他工于权谋,奸诈、残忍,无惜民爱民之心。

4、董卓、袁绍、袁术、曹睿、孙皓、刘禅等,既无曹操的雄才大略,却似曹操那样轻民、残民,因此必然走向灭亡,表达对乱臣贼子的愤恨,反映民众对“仁政”的渴慕。

(二)人格上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

1、写人论事,以此区分善恶,评定高下,不问身处什么集团,也不论出身贵贱和性别,只要“义不负心,忠不顾死”,都一律加以赞美。

2、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倾注了全部感情,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其忠义观念、道德品格属于封建性质。

3、强调“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说明“忠”并非忠于一姓之天下,而具一定开放性、灵活性;“义”包含“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精神。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与民间理想政治标准紧密联系,反映当时普遍社会心理:关羽的“义”本质上强调人与人间相互帮助、回报和温情,与江湖道德息息相通。

(三)对智勇的歌颂,更突出智慧的重要性。

三、把蜀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的化身,把魏作为奸邪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孙吴只是陪衬,具“拥刘反曹”倾向。正史著作中,大致自朱熹《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为正统。

(一)原因:1、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正统血缘关系;

2、刘备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陈寿《三国志先主传》)著称,易被接受。

(二)从儒家政治道德观念出发,融合大众对明君贤臣的渴望,把刘备、诸葛亮等作为理想的寄托。但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将这一历史悲剧归为“天意”或“天数”,流露了作者对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的困惑和痛苦。

一、清章学诚“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丙辰札记》)。

(一)虚实结合方面的成功,主要是在对小说与历史的“质”的差异上有较清醒的认识和恰当的处理:按照一定政治道德观念重塑历史的同时,也根据一定的美学理想来进行艺术的创造,使实服从于虚。

(二)主要人物形象已非本来面目,情节故事也多经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添枝生叶等艺术处理,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借史实基干和框架,另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二、“陈叙百年,该括万事”(高儒《百川书志》)的叙事。

(一)将各空间分头展开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五条线: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一统为终局,中间主线是魏蜀吴的兴衰;交互联络,构成完整的艺术整体。

(二)魏蜀吴三线中,尤以魏蜀矛盾斗争为主干;写魏蜀两方时,又以蜀汉故事为重点;写蜀汉时,以诸葛亮为中心;写诸葛亮时,以隆中决策为关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隆中决策是全书主脑,“其馀枝节,皆从此生”。最后一卷才以三国归晋作结;使全书结构既宏伟又严整;看来头绪纷繁,却又脉络分明。

(三)兼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不同笔法,时而实写、详写,时而又虚写、略写,使全书故事详略得当,摇曳多姿。

(四)以描写战争为主,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

国学三国演义_国学子部 三国演义_三国演义学艺

1、描写战争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世界文学史中罕见。

2、全书共写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战役国学子部 三国演义,各有个性,绝少雷同:或鸟瞰全局,或特写片断……表现各异,显示战争多样性和复杂性。

3、突出智斗,特别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重大战役时,将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等交织,重写统帅战略决策以及战术运用。

4、战争多数不惨烈可怕,而在激扬高昂的格调中,洋溢诗情画意:常在激烈战争中穿插轻松场面,有张有弛,富节奏感;不仅歌颂力,更赞美智,传递美。

三、长于写人。

(一)人物形象显著特点:

1、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次要方面,创造一批具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都具鲜明个性,又具一定“类”的意义。

2、性格一般较单一稳定,具程式化、脸谱化表现,呈现出单纯、和谐、崇高的美。

(二)塑造特征化性格的手法:

1、出场定型。 2、反复皴染:围绕人物性格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丰富性、复杂性。

3、多用传奇故事和细节突现人物性格特征:一般从史书或传说中借鉴来,具一定的夸张性和理想化色彩,与整体艺术效果吻合。

4、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对于区别同类性格特征的人物“同而不同”重要。

5、小说这些具特征化性格的人物,往往没有内在冲突,缺少性格变化发展;有时将主要特征夸大过分,造成失真之感,鲁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

四、语言。

(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利于营造历史气氛;有时直接引用必要史料,也使读者“易观易入”,形成适用于历史演义的独特的语体风格。

(二)从讲史而来,偏于叙述而少描写,叙述语言以粗笔勾勒见长,洋溢阳刚气。

(三)人物语言已开始注意个性化,但比《水浒传》、《金瓶梅词话》等有一定差距。

一、列国系统。

(一)余邵鱼《列国志传》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有关列国故事的通俗小说。

1、在《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等讲史话本基础上,据正史,采杂说,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叙述从商纣灭亡到秦并六国800年历史。

2、全书脉络清楚,中间穿插“穆王西游昆仑山”、“秋胡戏妻”、“卞庄刺虎”等民间故事,但叙事简略、文字粗率,缺乏艺术意味。

(二)明末冯梦龙将其增补为《新列国志》。

1、集中写春秋、战国时代故事,成为东周列国的演义小说。

2、一方面使情节在总体上更忠于历史,另一方面不完全拘泥于史实,也保存了一些民间故事,并注意“敷衍”和“形容”(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使头绪纷繁之中血脉更加贯串,极大增强了作品文学性。

3、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宋襄公。

4、清乾隆时,杨庸将其删编为《列国志辑要》;蔡元放删编为《东周列国志》。

二、隋唐系统:

(一)《唐书志传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以李世民为中心展开,叙述较简略。

(二)刊行于万历、天启间的《大唐秦王词话》

1、以散文为主,可视作隋唐系统的小说。

2、虽也以李世民扫荡群雄,统一天下的故事贯串始终,但有一半以上内容写开国功臣尉迟恭,刻画忠厚憨直、嫉恶如仇的英雄形象。

(三)《隋场帝艳史》。

1、据《迷楼记》、《海山记》、《开河记》等小说并参照正史和其他史料编成。

2、以批判态度写隋炀帝风流艳事,揭示隋亡唐兴的历史原因。

3、结构谨严,文笔细腻,语言清新典雅,对宣华夫人同情,细致刻画其心理变化。

(四)《隋史遗文》。

1、专写乱世英雄,成为一部有关秦琼和瓦岗寨的英雄史。

2、创作“贵幻”、多艺术虚构,塑造秦琼及单雄信、罗成、程咬金等人物形象,有将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的倾向。

(五)清康熙年间,诸人获将《隋唐两朝志传》、《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及唐卢肇撰《逸史》等联缀成《隋唐演义》。

1、自隋文帝即位伐陈,至唐明皇从蜀还都而死,以隋炀帝、朱贵儿与唐明皇、杨贵妃两世姻缘的因果轮回为大框架,间插秦琼等草莽英雄及李世民、武则天等故事,细致地揭露宫廷生活的糜烂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将历史演义、英雄传奇、才子佳人小说等笔法熔为一炉,故事生动,行文流畅。

(六)《说唐演义全传》等主写瓦岗寨好汉风云聚散,实质属英雄传奇小说。

三、晚明小说:议论朝政、抨击奸佞的重要工具。

(一)揭露阉党乱政的《杌闲评》。

1、以魏忠贤一生为主要线索,描写他与熹宗乳母客氏勾结乱政的故事,深切地揭露了明代厂卫制度的罪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有时代气息。

2、主要人物、重大事件都有史实根据,但都小说化了。

3、结构较严密,文字洗练畅达,并注意市井俗语的运用。

4、继《金瓶梅词话》后,以反面人物为主角,通过刻露丑来把人们引向美的作品。

(二)反映辽东战事的《辽海丹忠录》。

1、以歌颂“报国忠臣”毛文龙为主,按编年顺序描写万历十七年(1589)至崇祯三年(1630)间的辽东战事。

2、人物刻画不精细,议论较多,语言清雅,长于叙事国学子部 三国演义,行文中充满愤激之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