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公教育提供湖北事业单位笔试备考资料、如公共基础知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应用能力| 行测、申论、面试等。同时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与《综合应用能力》,针对不同招聘岗位特点,按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小学教师类(D类)、医疗卫生类(E类)五个类别分类设考。中公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频道为考生提供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备考信息,考生可Ctrl+D收藏湖北中公教育网站,祝您备考顺利!
在公基考试中,文化历史常识类考点都是各地考试中必不可少的选题之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产生过许多辉煌的思想和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的荀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先秦百家争鸣的大成者。我国战国时期的齐国出现了最早的官办学府——稷下学宫。荀子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大祭酒。荀子主张“礼法并施”“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等思想。荀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荀子》中,其中《劝学》是《荀子》的首篇。
在公基的考试中,《劝学》中的名句出现概率是很高的。《劝学》作为一篇勉励大家勤于学习、志于学习的文章,开篇即点明“学不可以已”的思想,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故整篇文章贯穿着学习的重要性及贵在坚持方可学有所成的观点。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比如在论述学习重在持之以恒的时候,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比如在讲述学习方法时,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等等。
在公基考试中,一般会出现什么样的题型呢?第一种常见考法即是以马哲题干出现,比如可以问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体现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从题干分析:“登”字是动词,即是攀登之意。根据题干设问联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干所体现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攀登作为客体的山文史综合论述题目,这种活动属于马哲所说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把“山”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而加以改造。那么这种活动不就是实践嘛!第二句话的关键词是“知”。即是知道、了解之意。这个“知”是如何得来的呢?显然是通过“登”的实践得来的。所以题干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或者实践决定认识”的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原理。此类考题相信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所见不少。难度中等。
除了马哲题目爱出《劝学》之外,在文史常识考察中同样是高频考点,而且考法更难一些。其中让同学们比较头疼的一类题目是给出名言名句和出处问对应是否正确。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多多积累相关的名言。在《劝学》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言。比如“青文史综合论述题目,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体现了学习的意义。“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句话体现了学习要脚踏实地,不可虚幻想象。当在考题中出现时,要知道这是出自荀子的《劝学》。识记性比较强。
其他还有一些大家经常看到的句子也是出自《劝学》。比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等。同样强调学习需持之以恒。在备考过程中要以点带面,我们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和魂,所以传统文化中的名人名典是需要大家多多涉猎,多多积累的。
【试题练习】(单选)以下名言不属于同一出处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中公答案】C。解析:A、B、D三项均出自荀子《劝学》。C选项出自韩愈的《师说》。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简单,考察记忆,大家在备考时要注意适当采取背诵的方式来记住一些高频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