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利用地方课程,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开发和利用

积极利用地方课程,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开发和利用嘉兴市地方课程资源《南湖时代》浙江嘉兴市教育研究院摘要: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是当前推进新课程实验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利用嘉兴地方课程资源《南湖时代》的意义、方法、途径,操作原则等方面论述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推进新课程实验。关键词: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仅仅依靠教科书进行课堂教学难以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了解家乡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的活动中,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成为承袭和弘扬本地区优良传统的积极力量,成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一代新人。下面以开发和利用嘉兴市地方课程资源《南湖时代》为例,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地方课程,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一、嘉兴市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丰富社会是个大课堂,政治、经济、自然、历史、文化,等等无所不是可开发的资源,特别是地方人文资源,如文化古迹、革命历史遗址、风景名胜、民俗民风等更是取之不竭的源泉。

把这些内容经过开发、整合,成为地方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素材。因为课程资源主要指课程的材料来源,讨论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作为课程内容的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在现有的课程来源的基础上,围绕既定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拓宽和开发新的课程来源。嘉兴市有哪些有待开发的地方课程资源?其实,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我们嘉兴的地方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先从嘉兴的自然环境来看,嘉兴东临大海、南倚钱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大运河贯穿全境,居江、海、湖、河交汇之处,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嘉兴是闻名全国的江南水乡之一,历来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称。水是是嘉兴的灵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日趋突出;讲究生活的质量,改善水域环境,建设生态嘉兴,展现碧水蓝天,成为关注的焦点。污水处理工程的建造、绿化林带的建设、“绿色”菜篮子工程的完善……因此关注水乡环境,爱护美好的家乡,是个永远的话题。再从嘉兴的人文风情来看,优越的自然条件、发达的经济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哺育了代代英才。从古至今,嘉兴境内人才荟萃。西汉时期名闻全国的辞赋家严忌、严助,晋代“文藻宏丽,独步当时”的陆机、陆云,中国小说祖师东晋干宝,唐代著名诗人顾况、刘禹锡,中国十大名相之一陆贽,明代著名散文家李日华,明清之际杰出思想家吕留良,清一代文宗朱彝尊,晚清大儒沈曾植、国学大师王国维,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沈钧儒,现代艺术奇才李叔同、漫画宗师丰子恺、文学巨匠茅盾、著名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武侠文学大师金庸……,蜚声海内外的风流人物举不胜举。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名人的一半在浙江,浙江名人的一半在嘉兴”,这难道不值我们深思?此外,秀州绫、濮院绸、魏塘纱、王店褚氏画绢曾名扬全国,还有那北宋沈珪墨、元代银槎杯等民间工艺品,都折射出嘉兴特有的历史文化;现今,素雅的的蓝印花布又以江南独特韵味受到人们的加倍亲睐。再从嘉兴经济发展看,嘉兴地处长江三角洲这一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特殊位置中,经济增长快速。近几年完成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各项增幅均居浙江省第一位。所辖的海宁、桐乡、平湖、海盐、嘉善等五县(市)已连续四届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前50强内,成为全省惟一、全国少有的“满堂红”地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消灭了贫困乡、贫困村。原材料资源相对贫乏的嘉兴市,崛起了一批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都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优势的区域规模经济和特色产业,嘉兴的皮革、服装、木业、丝织、化纤等区域工业特色经济进一步得到集聚和提升,其中平湖的服装业、海宁的皮革业年产值均已突破100亿元,这种情况被经济界称为嘉兴“零资源经济”特殊经济现象。这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探究?从马家浜文化遗址一直到秦山核电站,发展至今的“南湖时代”,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一桥一路都带着嘉兴发展的印记。

校园英语大课堂答案_清逸文学大课堂的主题_紫微挑战大课堂

特别是载入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南湖“红船”,更为嘉兴抹上一笔最绚丽的色彩。从历史影踪中探究嘉兴的发展,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地方课程资源吗?为了使广大学校特别是已经开展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初级中学能利用地方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推进新课程的实验,笔者受命主编了嘉兴的地方课程《南湖时代》,将嘉兴丰富的地方资源整合,开发为系统的课程资源。《南湖时代》以活动为核心,体现地域特色,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和实践活动,在内容体系设计上以专题综合的形式组织内容,不以单一学科的形式呈现。全书包括“关注水乡环境”、“探究人文风情”、“透视嘉兴经济”、“寻访发展影踪”等四章;每一章分别有8个专题,共32个专题;每一个专题又按“探究课题”、“搜索提示”、“探究案例”编排。“探究课题”提供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选题各3个;“搜索提示”提供相关的网站和网址以及报刊有关文章的目录索引;“探究案例”介绍专家或学生探究过程方式、方法、结果,中间还穿插相关的小知识、信息动态。二、化地方课程资源转为语文课程资源也许有人会说,《南湖时代》是综合性的地方课程,怎样转化为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其实,地方课程资源可以为实施不同的课程目标服务。

《课标》里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紫微挑战大课堂,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老师的眼里,“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前几年,嘉兴秀州中学许丹萍和潘亦君同学就在语文老师徐立的指导下进行了寻访街巷古弄、了解城市旧貌的研究活动,她们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从嘉兴街巷古弄的分布、得名、目前的状况(街巷古弄整修和保护的现状、居民的生活现状)、旧城改造与街巷古弄的命运、嘉兴街巷古弄的文化价值、保护嘉兴街巷古弄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等几个方面汇总写成了自己的小论文《老区街巷小弄的历史文化背景调查》。调查研究触发了她们许多思考和感受,她们这样写道:我们沿着幽深的小巷,踩着青石板,深深吸几口隐隐的古味,不知不觉走进了戴望舒的雨巷。盼着下一阵绵绵细雨,却不如愿。阳光不是很烈,斜斜地射进小弄,竟也有说不出的舒服。小弄里住了人家,半掩着门,门里面是更深更窄的一条长通道,望不到尽头。

我们走了进去,渐渐地每一步每一次呼吸越来越沉闷,仿佛空气也被这几百年的历史凝固了。黑漆漆的,伸手探去,只触到两旁冰冷的墙壁。声音沉淀下来,只有脚下的青石板在哼着那亘古不变的歌谣。走出小弄,已是恍如隔世,虽不敢奢望有秋雨先生那样的文化苦旅,但今天却分明轻轻地触摸到了乡土文化的苍茫与深邃。她们通过对老区街巷小弄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调查实践活动,感受乡土文化,提高了自己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难道不是利用地方课程进行语文学习活动吗? 海宁高级中学陆潇俊、姚升亮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关注水环境,挑战水葫芦”的 实践探究活动,后来一直到北京中央电视台周末《异想天开》栏目现场演示,他们大胆的设 想,合理的演示,流畅的表达,获得了阵阵掌声。其中起主要指导作用的就有一位语文老师。 各科协同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将语文学习的空间拓展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难道还有必 要将究竟属于哪一学科的学习活动分得那样清楚吗?正如《课标》里说的,需要我们“注重 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利用地方课程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地方资源转化为形成专题内容的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最后都要落实到怎样“用”的问 题。

紫微挑战大课堂_清逸文学大课堂的主题_校园英语大课堂答案

以往,我们常常注重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强调机械背诵和大量练习题,强调的是教师 的教;而根据新课程理念编写的《南湖时代》以活动为核心,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要改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学,教师要从传统的课堂传授方式转变到与学生同步进行探究 性学习活动,这才是实现地方课程目标的根本之处。作为语文老师,要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 活动起积极的作用。 我们不妨在这里介绍一些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等。 1.使用《南湖时代》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方式 问题探究式。学生自主选择嘉兴当地生活中一些不明确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一 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观察、调查、实验、操作等活动和寻求解决方法。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方 式,是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自主主动的探究学习活动,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南湖时代》第一章“关注水乡环境”的“河面治理”专题中设置了这样3 个探究课题: 1.对于解决水葫芦,你有什么良方? 2.对河道水面的白色垃圾,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 3.保持河道水面清洁,你有哪些建议? 根据提供的“探究课题”,学生可以自己选题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最终通 过书面文字表达出来,正如《课标》所说“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 像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实践体验式。学生置自身于问题情境中,设身处地实践体验。实践体验的方式,有利 于学生情感、意志、态度诸方面的培养以及预后的发展。 《南湖时代》第一章“关注水乡环境”的“绿色农业”专题中有这样一个探究课题: “如果你是未来的中国农民,你将如何涉及设计自己的产业和生活?你觉得生活在城市 和农村有什么区别?你将如何改变这一切?” 让学生根据现实的调查,然后发挥想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 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使用《南湖时代》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方法 资料法。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或到互联网上查询获取所需要的有关材料来进行探 究性学习的方法。因为现代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以相互协作为条件,同样需要以利用前人的研 究劳动成果为条件。《南湖时代》“搜索提示”中列示的网址以及报刊文章的日期就是为搜集 资料提供方便的,当然,如果从http:// http://输入需查找的文章题目或有关内容的句子搜索,往往也能得到有用的资料。资料搜集后要经整理,可以做 成卡片,做摘记,或复印、剪报,同时要注明出处等备用。

《南湖时代》插入了《搜集资料 的方法》供参考。重在搜集资料的能力的培养。 调查法。采用调查问卷、走访群众,走访有关单位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等方法。 其中问卷调查是运用统一的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向各个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说,这种方法简单方便,由于是无记名调查,内容比较客观,问卷设计得好,便于统 计归纳,对比分析,但调查内容的可靠性往往与问卷设计的质量、填表人的合作态度密切相 关。由于这种方法成本低,简单易行,我们在进行专题研究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南湖 时代》列示了《嘉兴大中型中西快餐调查表》,供参考借鉴。另外走访前,可以设计走访提 纲,《南湖时代》列示的《挖掘古镇文化,发展旅游事业专题调查的访谈提纲》也是一个参 考例子。在访谈时,还要注意与人的口头交际语言的得体、明白,注重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正如《课标》所要求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 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观察法。观察研究法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客观仔细地去察看、测量、记载有关事物和现象的方法。观察是在对自然现象不加控制、不破坏观察对象的自然状态的情况下进行 的,测量、记载的是事物和现象的自然变化。

紫微挑战大课堂_清逸文学大课堂的主题_校园英语大课堂答案

包括实地查看,观测、科学取样、拍照等。观 察研究,首先要制定观察的详细计划,包括观察的目的、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了解观察所需 要的背景知识,确定观察的注意事项、设计出观察的记录表格、拟定预期达到的效果等;选 择观察所用的器材,尽量排除观察误差;观察结束后,要对观察的记录进行分析和处理,从 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或揭示被观察事物的本质。《南湖时代》插入了小资料介绍《观察研究 3.使用《南湖时代》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个人与集体相结合。有的探究性课题可以是个人单独进行,有的课题则需要小组合作 学习的形式进行。学生与学生合作,使学生在交往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分享合作 的精神,有利于形成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如海宁高级中学戴新红、俞佳等6 同学对海宁市 特色农业的调查与思考,就是采用分工合作的形式。最后她们在撰写的《入世对海宁市特色 农业的影响和对策》文章里这样说:“通过研究,使我们对自己的家乡——海宁有了更进一 步的了解,作为海宁儿女,为她感到自豪;通过对海宁农业现状的分析,了解其不足,使我 们更想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 师生结合。在学生活动需要帮助时,教师给予适时指导和帮助,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比如嘉兴秀州中学的柯灵等几位同学对金庸小说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外阅读金庸的全 部小说原著,边读边做笔记。刚开始同学们准备研究“金庸与20 世纪中国文学”、“金庸 文学欣赏”、“金庸的人生传奇”、“金庸美学思想散论”、“金庸与中国传统文化”等。 但是,他们很快发觉现有的知识不够用,研究条件明显不足。怎么办呢?这时,老师就及时 指导他们如何选好专题,比如“专题不能过大”、“专题应适合自己的现有知识体系,具有 可行性”等,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有效地展开。 校内外相结合。实施地方课程就是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狭隘的学校生活走向 社会生活,从“学会”走上“会学”。比如洪波中学的沈潞晖等同学从“祀田蚕”中看民俗, 他们到农村实地调查,寻访老农,查阅资料,又和市文化局的专家建立了“热线联系”。专家 建议他们联系嘉兴的古代文明进行“纵向”研究。为了获取有关民俗学的背景知识,同学们又 查阅了有关马家浜文化、雀墓桥遗址、双桥遗址、徐步桥遗址等考古资料,探究其中的因果 关系,最后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活动,重在探究实践,在取得社会力量的帮助的同时 也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 4.使用《南湖时代》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操作原则 活动性原则。

使用《南湖时代》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南湖 时代》第一章“关注水乡环境”的“秀水清清”专题中设置了这样3 个探究课题: 1.嘉兴古称“秀水”,你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吗?你觉得这个名字与现在的嘉兴相符合 吗?对你身边的人进行一个小小的调查,看看大家对嘉兴的水环境有什么看法。 2.调查一家污水处理厂,了解它的日处理污水能力。 3.据说,一头生猪在成长期中要排便 1000 多千克。由此带来了环境污染。请作一次调 查,了解农村是怎样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根据提供的“探究课题”,学生就可以自由选题进行探究性活动。 综合性原则。嘉兴地方课程《南湖时代》从嘉兴的水乡环境、人文风情、经济发展、 历史影踪等诸方面开发,打破了学科限制,将各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因为只有各种内容融 为一体,组成一个整体的内容,并摆脱学科的痕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课程的综合学习 活动。《南湖时代》第二章“探究人文风情”的“嘉兴精神”专题中有这样一个探究课题: 嘉兴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新嘉兴人”的贡献,采访一名从外地来嘉兴工作的人员。你 怎样看待“新嘉兴人”与本地人在文化上的碰撞? 这一课题涉及政治、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的协同性,那么语文老师参与指导时,可 以着重从口语交际语言的得体、明白的要求进行指导,还有如何探究“文化”这个内涵紫微挑战大课堂,以及 书面表达成文的指导。

自主性原则。地方课程是供学生活动的学习材料,不是教师课堂上讲课用的“讲”材, 体现了学生自主性。《南湖时代》每一个专题的“探究课题”都提供 个选题,就是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或参照这种样式自己设立课题进行探究性活动,这样给学生比较大的活动空 间,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老师不要过多包办。 实用性原则。地方课程联系实际,直接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突出 课程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南湖时代》第三章“透视嘉兴经济”的“农村科技”专题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课题: 随着生态农业的兴起,有的茭农在茭白田养殖青虾,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你能运用 所学知识,讲讲其中的奥秘吗? 这个课题是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经济并尝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语文老师可以从中指导 学生写出令人信服的探究报告来。 总之,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是当前是当 前推进新课程实验中的重要一环,我们一定能与新课程的实验同步,把这项工作做好。 主要参考资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学俊《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思考》(教育导报2002 年21 靳玉乐、宋乃庆主编《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P.95(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辜伟节《略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郭元祥《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