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档大型文化综艺节目火了!
由央视策划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开播一集后,就拿到了9.0的高分。这档节目为什么受到如此欢迎呢?
作为一档文化类创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从中甄选出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采取“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鲜活立体起来,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
第一期节目走进的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第二期节目讲述中国古代重要科技文献《天工开物》,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到古代,与先贤对话,看先贤如何点燃万古之明灯,这种方式,让现代人得以与古代经典典籍相遇,并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不少观众表示看得热血沸腾,眼泪汪汪。
中国古代的书籍绚丽多姿。它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传承着中国的文化传统,维系着中华民族统一的文明及其发展。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集中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凝结着民族的智慧,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是节目虽然制作精彩,还是远不足以介绍中国古代典籍的绚烂璀璨,今天就和小北一起再来感受一下中国典籍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吧!
中华文化典籍的历史源流
中国在殷周时期,文字逐渐定型。而文字必须借助载体才能得以显示,而文字与载体的结合,便是初期书籍的雏形。从现存的甲骨、金文和早期石刻文字来看,殷周时期是中国书籍的萌芽期。
甲骨文书是中国初期书籍形式之一。根据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刻有文字的甲骨和陕西周原出土的西周甲骨卜辞,可知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期,有文化的上层贵族已利用甲骨进行占卜,并在甲骨上刻写占卜记录。这些以甲骨为载体的甲骨文书,具有起源时期书籍的意味。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是中国初期的书籍之一。殷周时期,上层贵族为了保存重要文件或纪念重大事情,就铸造一件青铜器,把文件或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铸刻在青铜器上面。这些以青铜器为载体的铭文,传播了古代知识和重大事件,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书籍的作用,成为中国书籍的萌芽。
中国初期的书籍形式还有石刻文书。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在石头上镂刻文字,记录事件。青铜铭文和石刻文书在空间上有传播之便,在时间上有流传之功,具有书籍所必备的社会性,但还不是正式的书籍。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制成的。用竹片写的书叫“简策”,用木板写的书叫“版牍”。单根竹片叫做“简”,把若干简编连在一起叫做“策”(“策”也称“册”),编简成策的绳子或皮条叫做“编”,一册就是一篇完整的文字。
在竹木的书盛行同时,用丝织品写的书也逐渐通行起来。这种书一般称为“帛”。由于丝织品还有素、缣等名称,帛书又叫做“素书”或“缣书”。战国时期的古书《墨子》中有“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的话,可见当时缣帛已经和竹木简一样作为流行的书写材料。帛书质地柔韧,可随意卷舒,便于阅读收藏;篇幅长短易经之类的古籍,可根据内容剪裁,分量也轻,便于携带。缺点是价格昂贵,不易普及,所以无法取代简牍。
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飞跃,也是书籍制作的一大变革。根据考古发现,早在西汉初年就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东汉时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使生产出来的纸成本低廉,质地良好,更适宜书写。从此,纸张开始大量生产,经过几百年的演进,到三国魏晋时期终于替代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为以后的书籍印刷奠定了物质基础。
公元7世纪初期,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纸张和印刷术的结合,使图书可以批量生产,广泛流通。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又推动古籍形式的改进,即由卷轴式过渡到装订成册的册页式。这一形式至今仍为书籍的普遍形式。
公元11世纪40年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并逐渐向世界各国传播,促进了人类书籍的生产和文化的交流。以后,铸刻活字的材料由胶泥、木质向铜铝进化,一直发展到近代的铅字印刷。
从甲骨文书、青铜铭文、石刻文书,到简牍、帛书,再到纸质精美的图书,中国古代书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古籍演变发展中,日益完善的书籍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既是记录思想和文化的载体,传承和播扬了中华文化,又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反映了中国科技和工艺的进步。
中华文化典籍分类
煌煌中华,五千年悠久的文明,积累、存留下绚丽多姿的文化典籍。而这些典籍犹如涓涓细流逐步汇成汪洋大海,于是人们用浩如烟海来形容典籍的宏富。各类书籍又经过前人的整理分类,逐步形成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早在殷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书籍,所以《尚书·多誓》有“唯殷先人,有典有册”之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纷起,竞相著书立说,呈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学术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私人藏书也渐成风气,《庄子·天下》记载:“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人便用“学富五车”的成语,来形容某人博览群书,学问渊博。汉代在中国历史上趋于强盛,文化事业空前繁荣,中国最早的图书分类随之产生。
公元前26年,刘向奉汉成帝之命,校订前人遗留下来的经传、诸子、诗赋、数术、方技等各类书籍。他每校完一种书,便著录书篇名称,介绍作者生平、思想内容和学术源流,写成叙录,奏给皇帝。后来把这些叙录汇集在一起,叫做《别录》。
刘向之子刘歆在《别录》基础上删繁就简,编成《七略》,是为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带有总纲的性质;其余六略,便是按内容分类的具体目录。
西晋时,荀勖编成《中经新籍》,对刘歆的图书六部分类法进行调整,创制了甲、乙、丙、丁四部分类法。甲部收六艺及小学之书,乙部收诸子、兵书、数术之书,丙部收史学之书,丁部收诗赋、图赞等书。
唐朝初年开始由朝廷官修史书,在魏徵监修的《隋书·经籍志》中,以经、史、子、集替代原来的甲、乙、丙、丁四部,著录存书3127部,36708卷。从此,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就成为中国古籍目录分类的准则,一直沿用到清末皇朝制度的解体。
01.
经部典籍
经部典籍涵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以及历代文人学士对儒家经典的注疏。《隋书·经籍志》把经部书籍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图纬、小学十类。最早的经书有《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和《春秋》。相传孔子把这六种书整理出来,作为收徒讲学的课本。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被奉为至圣先师,“六经”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儒家的伦理纲常也就成了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和精神支柱。经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的影响日益广泛。
汉代六经中的《乐经》已遗佚,儒家学者在五经之外又增加了《论语》《孝经》,合为七经。唐代又把七经扩充为十二经,即把《礼经》分解为《周礼》《仪礼》《礼记》,解释《春秋》经的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上升为经,并增加了《尔雅》。宋代在十二经的基础上增加了《孟子》,合为十三经。
在十三经中,《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为研究先秦社会和思想的宝贵资料,又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书经》亦称《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史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订,其内容大部分是文诰号令,保存了商周尤其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周礼》又名《周官》,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掺入儒家政治思想,加以增删排比而成。
《仪礼》简称《礼》,也称《礼经》或《士礼》,汇编春秋战国时的一部分礼仪制度,包括冠、昏、丧、朝聘、燕享等礼仪程序。
《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内容大多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辑录了战国至西汉初儒家各种礼仪著作,为研究古代礼制和儒家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
《易经》又名《周易》,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占筮的书,以卦和爻来占卜和象征自然及社会变化的吉凶,在宗教迷信的形式下,也透露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和古人片断的思想认识。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又称《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人左丘明所撰,多用事实解释《春秋》的古文经传,征引孔子等解经评史的言论,记事翔实,以文史见长。
《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又称《公羊春秋》,所记史事简略,着重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为历代今文经学家用作议论政治、褒贬人物的根据。
《春秋穀梁传》简称《穀梁传》,又称《穀梁春秋》,体裁与《公羊传》接近,专门解释《春秋》经文,侧重于“义理”,记事虽不及《左传》翔实,但持论较《公羊传》平正。
《孝经》由孔子弟子所撰,论述孝道、孝治思想和宗法思想。《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记录和传闻整理的孔子言行集,包括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谈论,成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尔雅》是一部最早解释词义的著作,由汉初学者缀辑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后世经学家常依据此书来解说儒家经义。
《孟子》由战国时的孟轲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所撰,记载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涉及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学说。南宋时朱熹竭力宣扬《礼记》里的《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是经典的基础,是为学之本,并为它们作了注,称为《四书集注》。从此经书有了“四书”这个名目,“四书”成了科举考试的命题依据。
经部书籍作为儒家经典,列为四部之首,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古代学校都以经书为主要教科书,历代研究经学的著作更是不计其数。据《四库全书总目》不完全的著录,经部书籍共有1773部,20427卷,包括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大类。经学成为训解和阐发儒家经书的一门专门学问。历代的经学著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
02.
史部典籍
史部典籍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历史著作,可谓卷帙浩繁,汗牛充栋。《隋书·经籍志》把史部列在经部之后,位居四部第二,并把史籍分为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地理、谱系、簿录、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等十三类。到清代修订的《四库全书》,所列史部书籍(包括存目在内)共2714部,37000多卷。这些图书分为15类,即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可谓琳琅满目。各类史书各有源流,自成体系,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其中纪传体(正史)、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为中国古代史著三大主要体裁。
03.
子部典籍
子部典籍涵盖了诸子百家的著作。西汉刘歆的《七略·诸子略》辑录:“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据此,遂有诸子百家之说。《隋书·经籍志》把子部分为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等十四家。到清朝编订的《四库全书总目》中,子部典籍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农、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部类。
04.
集部典籍
集部典籍涵盖了诗文词曲和文学评论等文学方面的书籍。《隋书·经籍志》把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三大类。《四库全书总目》中集部增加了诗文评和词曲两类,扩大为五大类。
集部典籍在四部中尽管位居第四,但其所占的数量首屈一指,远远超过了经、史、子各部。从先秦的散文、楚辞,两汉的辞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乃至明清小说,可谓峰峦迭起,在世界文学史上独具风采。
05.
类书与丛书
中国古代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纂,是博大的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并充分显示了中华典籍的宏富和图书事业的发达。
类书是一种辑录经史子集各部类资料加以编次排比而成的工具书易经之类的古籍,类似于现在的百科全书。它创始于魏文帝时汇编的《皇览》,以后各朝代都十分重视类书的编纂。现存唐代著名的类书,如虞世南编辑的《北堂书钞》、欧阳询编辑的《艺文类聚》、徐坚等编辑的《初学记》,流传甚广。
近代以来颇具规模的丛书有《丛书集成》。先由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持编辑《丛书集成初编》,汇辑自宋代至清代的丛书100种,计有古籍4107种,分装成4000册。《丛书集成》网罗大量的古代典籍和近世文献,既为今人提供了检索和研究的方便,又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绚丽多姿的书籍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曾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和博大,成为人文教化不可或缺的载体。
但从古书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就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都是经史文学类的著作,而科学技术类的著作相对显得贫乏,有的则因默默无闻而失传。即使像明末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播扬远及欧洲,但在中国却失传三百多年,直到20世纪初才从国外返归故里。此中意味,发人深思。
今日活动
你了解中国古代典籍吗?你怎么看待典籍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发扬?在留言区和大家交流下,小北将挑选两位幸运读者,送出今天的主题图书《中华文化通识》。
中华文化是一种生活能力、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