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伏羲画八卦,为我国文字的雏形;文王演周易,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易经》这部书,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
“经”就是道,就是理;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阐明天理、人道的书,称作“经”。“经”是最神圣的典籍,权威的著作,也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天理亦即人道。
宇宙包罗万象,变化莫测;人生机缘际遇,难以预料。
《易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道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以为人类行为的规范,这一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称作“天人之学”。
《周易》又称《易经》,在我国在世界的影响都极为深远,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易经的八卦应用,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说文解字》中说:易是由“日、月”二字组成,因而日代表阳,月代表阴,以象征“易”的阴阳二元论的哲学。
后汉郑玄在《易赞》中将“易”定义为:简易、变易、不易。
宇宙万物,时刻变化,人事亦如此,故曰“变易”;
大宇宙之变化,井然有序,循环不已,有规律可循;小宇宙人之命运,同具法则性,故曰“不易”;
正因有“不易”之法则,即能了解宇宙天地法则,可以遵循;同样,小宇宙人的动向,亦能预知,并可规范,故曰“简易”。
《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籍,被尊为“群经之首易经的八卦应用,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
,东方文明有《周易》。
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至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孔子读易、纬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
《周易》是一部古代经典,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其原理在得到正确认识后,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