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苦却不说”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虽然,很多人还不清楚“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这句话是如何流行起来的,也不清楚我们这些大人在自称宝宝的时候,到底是个怎样的心态。这种“心里苦却不说”的做法,在中医里可是不提倡的,对身体健康也是很不利的。不信?且看下文。
问:情绪不良会如何?
答:除去这句网络流行语里面的调侃成分,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底何时会感觉“心里苦”呢?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上炎则作苦”,就是当心火旺盛得想要做事儿却无的放矢的时候会觉得苦;而对于自然界来说,苦味能够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其实就是一个天然的“灭火剂”,通俗的说法,就是给上炎的火气一个镇降的作用。什么时候我们会有“苦”这样的心理感觉呢?失望、困苦、无法言说的痛,都会带给人如吃了黄连一样的苦痛的感觉,其实也是不良情绪被压抑在心里了,如果一直处于“心里苦”的状况,不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还会直接影响人体正常的气血的运行,渐渐得影响身体健康,造成一些慢性病的发生。
问:无法排解怎么办?
答:心理的苦有些能够说出来,有些却说不出来;有些人能够说出来,有些人喜欢埋在心里,暗自神伤。中医理论认为,无论因为何种原因,将愤怒、委屈、不甘、惊讶等激烈的情绪埋在心,不表达出来,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大。用流行的话说,这就是典型地在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所以,在中医看来,什么情绪都憋在心里,一味地委屈求全,所谓的“老好人”的健康隐患会更大。所以,大家无论是什么样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总是要给自己的不良情绪找寻一个疏泄的通道。
这样,才能够尽量减少内耗而轻松前行。否则,就会在不断增大的压力中被拖垮。
问:排解方法是什么?
答:对于某些性格来说在中医里的经典话语,这“如何说”根本不是问题,可是对于像小编一样性格的人,这“如何说”就是要当成个课题来研究的,因为天生不善表达,那必然就得get些排解表达情绪,排解不良情绪,才能够为自己的身体一直保鲜。只要是不违法、不影响他人、不伤害健康,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排解方法都可以试。不过,比学习修炼排解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修炼”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不瞎想、不生气”,除了靠默念励志语句这样的自我催眠外,也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慢慢调节的。当每件事儿都能想开时,似乎也就没有那样的不可接受了,自然不会感觉如此“心里苦”了,也就不会存在“如何说”的问题了。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小编的经验是几千年前那些东西方哲人的智慧,大家可以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只要是有心,无论是小说、电视剧在中医里的经典话语,还是戏剧、诗歌,能够从中找到与自己相同或不同的思维观点,而这些观点就会慢慢地扩宽自己的思维“道路”,那些原来看起来无法接受的事情也就没有那么不好“接受”了,这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说”的问题。2017年,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多读书,读好书,而不是继续“心里苦”。
文/李琴 漫画/倪晓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