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题解:大舜为中华“道德始祖”,北宋程伊川作《周易程氏传》,解析乾元之道,即以大舜一生经历展开。其注解“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辄谓“舜之田渔时也”。大舜为君、为夫,为子、为臣,莫不为人伦楷模,孟子所谓“尧舜性之也”。其在《周易》乾坤二卦,则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吾民族精神,所以千秋万代,光大无穷。今与二三子筑室历山,耕耘舜田,当作如是观。
“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谨此纪念孔子圣诞与国庆。
问津系辞
《周易》的道理,近在身边,远在天涯。《系辞上传》所谓“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当我们悉心求索,它的道理就在前面等待;当我们企图占有,它的奥妙却又不可捉摸。
伊川先生程颐在《周易程氏传》序中解释:“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可见,《周易》之博大,在于阐释宇宙间无穷变化之理,所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因此,“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物之道也。”一切生命原在宇宙轮回之中,“聚则为物,散则为变”,无非造化之机。我们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当然要认知这个世界,“易所以定吉凶而生大业”,不得不探求易理。然而《周易》历经先圣“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而来,乃“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的大智慧,素号群经之首,位列“三玄”之一,令人望而却步,却又欲罢不能。
好在天道公平,只要诚心以求,易道的大门未尝紧闭,哪怕管窥蠡测,至少可以“仁者所见谓之仁,智者所见谓之智”。何况,《周易》本来有平易近人的一面,汉代“经神”郑玄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我想,易简的是方法,以约持博;变易的是现象,无穷无尽;不变的是规律,天理流行。故《系辞上传》云:“乾以易知,坤以简从。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因此,“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固然是天道悠远,幽明难知,幸而“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至矣”,以一部《周易》为宇宙写意,为造化解码,“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周易中的天地指什么,以断天下之疑”,让人们有机会认识世界,把握命运。
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在《周易》的世界里,“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需要读者悉心领会,“由辞以得其意”,切忌把“新新不停,生生相续”的道理读成死书。有道是“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周易》的特点,在于超越有限的语言文字,以直观的卦象把握万有变化,所谓“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纵观我们生存的世界,“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谛视宇宙万象的生成,“是故刚柔相磨,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阐释其中的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于是“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由此展开《周易》的世界。
为了揭示幽深难见的宇宙真理,“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简单的说,“是故易者周易中的天地指什么,象也;象也者,像也”,就是以人的角度为宇宙及其运行轨迹画像,从而让人们把握生存法则。孔颖达总结《周易》的原理,“然变化流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贵在悉心求索,倘若“观象玩辞而能通其意,观变玩占而能顺其时,动不违于天矣”,让我们少犯错误。可见《周易》的意义,在于让人类乐天知命、安身立命,包含了“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的千秋伟业,让后人在永恒变动中把握历史主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沐浴“天下文明”。
在中国人看来,“天地之大德曰生”,因此《周易》也是“生生之谓易”。在有限生命的无限演绎中,“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周易》以仁者之心,透视天人之理,包罗天地人“三才之道”,囊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国家生活,意在让人们树立顶天立地的文化自信——人乃把握天道的主动因素,关键是做好自己:“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原来中华文化所谓吉凶,无关鬼神弄人,“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一切事在人为。
感悟《系辞》,《周易》告诉我们,只要不断进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只要心存忧患,“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只要修养智慧,“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通达的人生,远离“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厚德的人生,远离“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让生命圆满,“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隙中乾元
孔子说:“乾坤,其《易》之门耶?”因为在《周易》的卦象里,“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如果用最直观的眼光来看,“乾坤,天地也,万物乌有出天地之外者乎?”创造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乃“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故反过来讲,“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既然乾坤乃世间万物的父母,写意万有的一切卦象,自然来自乾坤的基因。《周易》的世界广阔无垠,何妨就在这“乾坤门”外瞭望无极?我隐约看见,里面隐藏着天地造化之机,包含了我们赖以光大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乾卦纯阳无阴,由六道阳爻重叠而成,以“元、亨、利、贞”概括其无上之德。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天”无疑具有至高无上的位置,无关虚无缥缈,无关怪力乱神,而是集中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程伊川解释:“乾,天也。天者,天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谓乾。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的伟大在于,“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总之“为阳,为父,为君”,赋于万物生命,让世界生生不息。
用来“断定一卦之义”的“彖辞”,盛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在天道运行中,“云行雨施,品物流行”,生育万物。中国人相信,和谐乃万物化生的真谛,“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让万物顺应本性各得其所。既然天人合一,一致百虑,人类社会的理想同样是,“王者体天之道,则万国咸宁也”,赢得天下太平。只是由于“理无形也,故假象以显义”,需要把抽象道理具象化,孔子在“圣人设卦以写万物之象”的“象辞”中,提炼其中的宇宙精神,便是著名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外,由于“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此处的“文言”并非之乎者也,而是乾坤二卦独有的文体,指出:“君子体仁足以长人”,领导的意义在于为人民谋取福利;“嘉会足以合礼”,调和人情事理方能让万物亨通顺遂;“利物足以和义”,符合道义处置得宜方能创造利益;“贞固足以干事”,贞正坚固有始有终方能成就事业——此为中国人信从的“四德”。
乾元至伟至大,只能以“灵变不测”的中国龙作为象征。天道变化,其壮阔的意象,乃“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譬如红日昭昭,周而复始,在不同阶段驰而不息。在龙的成长中,我们与大舜的身影再次不期而遇。“初九,潜龙勿用”。在《周易》的语言中,“言文王见天下之动,所以系象而为其辞,谓之为爻”,每卦六爻,穷尽变化之理。其中“下爻为初。九,阳数之盛,故以名阳爻。”乃中国人独特的数理思维。初九的时候“阳气方萌”,譬如“圣人侧微,若龙之潜隐,未可自用,当晦养以俟时”。在这个阶段,贵在“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随遇而安,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不急功近利。
接着“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譬如大舜以其德行昭著,崭露头角,此时“利见大德之君,以行其道。君亦利见大德之臣,以共成其功。”于是才有了舜耕历山的故事,尧舜君臣在田垄之间千载一遇。此时“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贵在诚信立身,谦虚谨慎,成就美德,赢得信赖。
此后“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在人生飞跃的关键节点上,“日夕不懈而兢惕,则虽处危地而无咎”,勤勤恳恳,战战兢兢。这个时候要做的是,“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改善品德修养,提升思想高度,巩固事业基础。首先要明确方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然后贯彻终始成就事业。这样的人“是故在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方能把握命运的主动权。
到了“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上下进退,贵在顺应时势,把握时机,“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然后施展抱负,到达人生顶点。譬如大舜历经帝尧无数考验,终于接受禅让,“进位乎天位也”。此时“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需要团结人才,“共成其事”。事物发展的规律在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譬如“云从龙,风从虎”,贵在凝聚同心,“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从而共襄伟业,成就梦想。
最后,持盈保泰,需要保持清醒认识,避免脱离群众。“上九,亢龙有悔”。当事物发展到顶点,势必“穷极而灾至也。”如果此时“无民无辅”,失去支持,孤立于上,“动则有悔也。”因此,“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此时贵在“刚柔相济为中”,把握中道,切忌过犹不及,“以刚为天下先,凶之道也”,方能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譬如尧舜禅让,功成身退,万古流芳。
推演天道终始,纵观卦象,《文言》继续申重其大义,疏通其脉络,真可谓字字千钧,需要反复玩味。乾元的伟大,在于创生万物,令其顺遂,怀抱着利物、贞固的真情真义,普利万物而不以为功,“刚健中正”,纯粹无瑕。譬如驾驭六龙飞腾无极,让天下生生不息,欣欣向荣。效法天道,君子首先刻苦自修成就美德,只有让精神世界立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才能积极进取回报社会。从上下求索到积德行善,“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然后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至此“利见大人,进以行之耳。”
一路走来,已是万水千山。回想当其遭遇逆境,身处危惧之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能够战胜困难的,是勤勉奋进、谦虚谨慎的品德,是进退得宜、把握时机的智慧。最终成就君子盛德伟业的,不是命运的垂青,不是鬼神的赐予,而是顺应大道,把握命运:“大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合者,合乎道也”。我们崇尚自强不息,但必须坚守中道,“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进步,永在路上。
小扣坤元
坤元的意象,乃一匹母马在大地奔腾。其中的道理,在于“牝马柔顺而健行”,她代表者母性的柔顺,却拥有不可战胜的坚韧,为孩子们支撑起成长的天地。于是与乾元相反相成,“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当她奔走生命的旅途,也曾争强好胜,奋勇争先,却迷失了方向。当她找到归宿,相随自己的另一半,阴阳和合,享受生命的圆融。“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
《彖辞》断定,在世界生成中,坤的意义在于“万物滋生,乃顺承天”,譬如母亲孕育生命,抚育孩子们成长。她默默承载着,不求回报的奉献着,“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以“含弘光大”的美德,包容、宽裕、贤明、博厚,让“品物咸亨”,繁荣滋长。《象辞》揭示了中国人精神的另一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自然的物候中,阴气始凝的时候,“初六,履霜,坚冰至。”一层薄霜,意味着气候从此变冷,“驯致其道,至坚冰也。”提示我们善于观察,防微杜渐。卦象如此,是因为与乾卦相反,坤卦六爻皆阴,“阴爻称六,阴之盛也。”升至“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大地发扬正直、方正、宏大的品德,自然“地道光显,其功遂成”。发展到“六三”阶段,君子担负起各自责任,配合领导开展工作,贵在“含章,可贞”。从家庭到社会,我们总是生活在集体之中,需要相互支撑,切忌我行我素。“为臣之道,当含晦其章美”,避免张扬外露,才能彼此相安。该配合的时候配合,该坚持的时候坚持,尽心尽力,善始善终。这是对君子胸怀格局的考验,“唯其知之光大,故能含晦。浅暗之人,有善惟恐人之不知,岂能含章也?”
出处语默,乃人生的大智慧。“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当君子得不到信任支持,身处危疑之地,需要韬光养晦。当历尽艰难,上升到“六五”的尊贵位置,更要保持清醒,做到“守中而居下”,不可得意忘形。说的形象点,譬如“黄裳,元吉”。在五行观念中,黄为中色;在汉服形制里,裳为下衣。《周易》让我们由此体会君子的谦恭修美,自求多福。当事物发展到顶点,朱子所谓“阴盛之极,以与阳争,两败俱伤”,故“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势必穷途末路。我见过很多失败的家庭,弹不出琴瑟和谐,只争个山高水低。他们的心在流血,却来自彼此手中的利刃,无形中伤的最深的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在于回归事物本性,理顺两性关系,“坤之用六,犹乾之用九,用阴之道也”。刚柔相济,让我们的家庭与事业善始善终。
《文言》总结坤元轮回,启沃人生智慧:“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柔与刚,静与方,后与常,顺与承,一字千钧,需要反复求索,让其中的精神保佑我们一路成长,以厚重的品格,收获“含容万类,其功化光大也”。
打开《周易》,没有看见求神拜鬼的卑微,而是以积极心态成就盛德、成就智慧,最终成己成物。《周易》告诫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回过头来,我们不难发现“天下之事,未有不由积而成”,在于我们审慎选择——选择当下,选择未来。坤卦教导我们,“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在成功的路上,不在于我们贪什么,争什么,在于做好自己,“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义而方其外”,修养的过程由内而外。
世事变化无穷,我们总是担负着不同角色,譬如夫妻、长幼、上下,贵在随时摆正位置,才能扮演好属于自己的戏份。倘若“天地闭隔,则万物不遂”,人情事理,莫不皆然。如若说信任赢得合作,合作创造价值,那么隔膜造成误解,误解导致矛盾。《文言》反复叮咛我们,此时不要轻举妄动,需要谨言慎行,明哲保身。最重要的,还是提升自己的素养,“正位居体,美在其中。”只有通情达理,各安其分,远离昨日的浅陋与轻狂,才能“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坤卦,让我们的人生各得其所,远离纷争。
作者简介
胡春雨,字思农,天桥作协副主席、长清民革文史研究会副会长、齐鲁晚报签约作家、山东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