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三杰与江城文学社团:追溯地域文化和本土文学发展的重要线索

文学 文化 2024-06-01 14:04

吉林三杰 资料图片.png

号称“吉林三杰”的成多禄、宋小濂、徐鼐霖(资料图片)

文人结社,由来已久。文学社团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载体,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不仅促进了文学思想的传播,也由此形成了风格相近的文学流派,同时,也对一个地方社会思潮和地域文化产生极大影响。

明末清初至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开始这一阶段,随着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文学活动的日渐兴起,文人结社愈盛,各种社团名目繁多,不胜枚举。江城早期文学社团活动便是起于清末民初,虽算不上源远流长,但也是百年风流。诸多文学社团可谓是人才济济,各领风骚。了解江城文学社团起源和百年来的繁盛活动,对于认识我们的地域文化和本土文学发展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史料记载,清朝几百年来,吉林“重武备而轻文略”,文化相对落后,也是因为战乱动荡,统治者长期以武力左右政局,而造成“时君尚武,不暇向学”。繁衍生息在长白山下松花江畔的各民族近代东北民俗文化研究,从刀耕火种时起,就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因中原汉儒文化的影响,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既“参汉制,重汉学”,又“尊祖尚武,无忘旧俗”,既学习汉文化,也保持了本民族文化特征。而清朝乾隆中后期开始流放到关东的罪人和闯关东的流民,因为大多是汉人,特别是流放的罪人,多是江南文化人,他们在艰苦中仍未丧失文化活动的本能,在吟咏诗文中传习汉学,留下许多诗篇,于是,平民阶层的俗文化中掺杂了文化人的雅文化,关东朴素的民间民俗里也渗入了文学因素,使地域文化带有了文学魅力。

1783年至1840年,在江城有位叫沈承瑞的诗人,他创作的乡土诗歌最初流行东北,当时虽未有正式文学社团,却通过他的文学交往活动,带动了吉林省的乡土诗歌和古典诗词创作。沈承瑞之后,号称“吉林三杰”的成多禄、宋小濂、徐鼐霖,对吉林地域文化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在他们影响下江城出现的文学社团活动,也留下了百年佳话。到了清末,吉林市的文化教育得以发展,便有了早期的文学活动,并出现了文学社团。《吉林市志·文化志》里记载了清末到抗战时出现的雪蕉诗社、廿四番风馆诗会、松江修暇社、白杨社、探美艺术社、冷社、江天诗社、火犁社、松阳艺社等,概述了当时的文学社团活动。

清末时,东北的政体发生变化,立宪维新和官制改革让文化的新风吹进了古城吉林,开学堂,办报刊,有了阅报社和宣讲所,民众开始接触新的文化。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也给吉林文化和文学带来极大的推动,一些进步的文化人张云责、刘政同、穆木天、李辉英等,创作发表了一批宣传民主科学新思想、新文化的文学作品,起到了唤醒民众、“扶导社会”的积极作用。在这前后,江城便出现了许多文学社团。

早期的文学社团,大多是以诗为主要介质,这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也是中华的精髓,民间文学社团的初衷,当然离不开中华文化经典。因而,可以说百年来的江城文学社团是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借用金伟信先生在“雪柳”诗社三十年庆典上的讲话来表述,这些文学社团,“一直聚集着江城各界的仁人志士”,让人感觉到了“文学意义上的‘贵族气质’,遵从了吉林文学史上以诗结社、志向同归的民间文化取向”。而组织社团的文化和文学精英,也在江城历史上镌刻下魅力无穷的风采。譬如,松筠、铁保、徐世昌、郭宗熙、沈兆禔、黄兆枚、刘汝骥等客居名士及“吉林三杰”和沈承瑞、顾晋昌、孙介眉等本土诗人以及当代江城诗人作家们,“以诗意般的前仆后继,写进吉林文学史册”。

目前史料中能够查找到的早期江城文学社团,影响较大的有几个。据吉林省大事记所载,公元1891年(光绪17年),吉林著名文人、书法家成多禄在省城发起成立“雪蕉吟社”。“雪蕉吟社”是清同治进士、吉林省府教授周德至主办,成多禄与曹李武、李云松、邓节珊、宋百泉等共同发起,他们邀请同学诗友们切磋诗艺,往来唱和,北山泛雪堂是他们聚会吟诗的地方。于是,江城便有了近代最早的文学社团,并拉开了江城文学社团活动的帷幕。

东北民俗文化论文_民俗近代东北文化研究报告_近代东北民俗文化研究

现有的史料中没有更多关于“雪蕉吟社”的描述,但北山半坡上仍然巍然的泛雪堂,一定记得当年诗友相会的热闹,那朗朗吟诗之声,仿佛依旧余音绕梁,那种悠闲而洒脱的诗酒生活,使得诗人们写下了许多佳作。民国五年,成多禄当选为吉林省第二届参议院议员,他编定了《旧思集》上、下两卷,由吉林印书馆刊印,为我们留下了他和十几位诗友的精湛作品,其中还有当时在吉林提学司任职的林伯渠和在吉林师范学堂任教的钱来苏的诗词。

江城著名文史学者王力先生,多年致力本土文化研究,有文章写到江城文学社团,其中记载了清末民初曾任吉林巡抚、都督的陈昭常等人组织的社团活动。1910年,京师“四大才子”之一沈宗畸投奔陈昭常,来到吉林,与江苏吴梦兰邀请文学同道组成“廿四花风馆诗会”,开江城吟诗结社、往复唱和之风,使当年吉林诗歌创作盛极一时。他们的诗作结集为《廿四花风馆诗钞》和《塞上雪痕集》等,作品中颇显士大夫之气。1910年农历九月初九,“廿四花风馆诗会”举办登龙潭山活动。陈昭常亲赋一首《霜叶飞·重九日登龙潭山》,“赋呈同会诸公”:“乱山斜日。秋萧瑟,寒鸦争踏林树。一年容易又重来,佳节无风雨。且漫刷,冲霄劲羽,龙山高会今犹古。看一片浓妆,绚染就,丹枫碧嶂,浑忘寒素。遥想戏马台高,寒潭皎洁,好句灵运曾赋。河山风景黯销魂,旅雁凄凉语。望隔岸,炊烟缕缕,亭皋黄叶纷飞去。较昨年知谁健?且共支筇,白云深处。”时任吉林民政使的大藏书家邓邦述也写下了《霜叶飞·庚戌九日龙潭山宴集》,与陈昭常唱和。这种文学活动衍生至今近代东北民俗文化研究,影响颇深。

民国六年(1917),吉林省长郭宗熙召集部属成立名为“松江修暇社”的诗会,也是早期的社团,其成员有雷飞鹏、栾骏声、瞿方梅、王闻长、阚敏泽、李葆光、成本璞等人,吉林名士成多禄亦在其中。诗社定期在北山、龙潭山和江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举办集会,赋诗题咏,后结集为《松江修暇集》。在此期间,客居吉林的长沙诗人黄兆枚、天津诗人刘汝骥也加入吟唱。诗人们的笔触很广泛,疆域、外交、内政、物产、器物、风俗、古迹、人物,都在作品中呈现,这使得江城的诗词创作在内容和文风上有了很大发展。

1922年成立的“松阳艺社”,是南社社友马超群创办的,有著名东北史学家金毓黻、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员周木若及诸多旅居吉林的名士加入。艺社每周一次集会,历时近一年,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但“松阳艺社”在吉林文化史上曾经被忽略,也是王力先生深入探寻,才证实这个社团“无论从其存在的时间、成员作品数量来看,还是从其影响和留存文字来看,与其他社团相比都毫不逊色,它是吉林文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个例”。

松阳艺社的发起人是金毓黻,当时在吉林任交涉署第一科长兼秘书之职。还有组织者马适斋,辛亥革命前后著名的文化团体南社社友,曾任上海都督府松江军政分府民政部科长,后多年在吉林各县任知事等职。当年天主教堂附近有个“三江会馆”,是最初商讨成立“松阳艺社”的地方,王楠伯、金毓黻、李蓬仙、黄黎雍、周孟棐、朱允青、于春浦、孔郁吾等10余人在此讨论社约,并由马适斋起草。马适斋是艺社的具体操办者,他多才多艺,诗词、书法均为名家,深得同仁推崇,为艺社领袖。到1923年,马适斋去和龙任职艺社解散的近10个月时间里,“松阳艺社”每周坚持举办一次集会,虽未见艺社作品结集出版,但艺社成员中有人曾在日记中记述过社团活动。所以王力先生评论说:“松阳艺社的早期活动很丰富,加之它的发起者、参与者和遗存文字均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它在吉林,乃至东北文艺史上也应有一定的地位。”

近代东北民俗文化研究_民俗近代东北文化研究报告_东北民俗文化论文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另一个十分活跃的文学社团是“白杨社”。

据《吉林市社会科学学术志》载:“1923年6月,白杨社在吉林成立,同年创办《白杨文坛》。”这是1922年至1924年活跃在江城的比较著名的文学社团。它出版了七卷《白杨》期刊,当时茅盾、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和王统照主编的《文学旬刊》曾多次介绍白杨社的活动及作品。白杨社的成立,与郭沫若渊源非浅。1921年4月,郭沫若来到吉林,与当时的毓文中学校长韩辛和教务主任张云责一起探讨中国革命的前途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7月,郭沫若到日本同郁达夫、成仿吾等人成立了文学团体。张云责深受郭沫若影响,经过9个月时间的酝酿,于1922年春天,和徐玉诺、穆木天、沈立峰等人创办了《吻爽》月刊,使我市有了新文化的阵地。1923年,由穆木天等倡导的新文化团体白杨社,在吉林城创立,成为东北地区新文化的最早团体。“发表文艺的创作,促进吉林新文坛”是社团宗旨,刊行丛书《白杨文坛》,五期为一卷,内容包括创作、批评及民间文学,刊载作品大多是反映追求婚姻自由、强调个性解放。

1925年的“冷社”,是吉林军务督办公署参谋长熙洽集结身边雅好诗词者成立的,有《北山集》和《冷吟诗集》两部。当时成多禄、马超群已不在本地,却仍然在北京及和龙与江城金毓黻等诗友遥相唱和,吟咏呼应。尽管熙洽在日伪时期成为大汉奸,但他积极操持并参与的社团活动,还是营造了那一时期江城文化中的“国学”氛围。据悉,我市图书馆就藏有民国十八年铅印本《北山集》一卷,一般情况下是不外借的。其中的作品,很多都充溢着北洋时代那些清末遗民和文人们的怀旧情怀以及对传统纲常伦理的固守,表现了改朝换代时期对“国学”渐失地位的隐忍与挽救它的企望,也于江城文化发展有益。

1925年时,江城还有一个“探美艺术社”,是由毓文中学教师何霭人、朱艺士、于澄宇等人发起,各地知识分子参加并共同创办的,主要成员还有沈立峰、高铁梅、刘年、李泊涵等十余人,并出版《探美》月刊。特别应当记述的是,这个社团发起人何霭人和毓文中学部分师生在马骏的带领下,到农村进行反帝宣传,以演讲和小型文学作品方式传播爱国主义,为党在东北发动组织群众做了积极工作。

1928年的“火犁社”,由师田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吉林省文教局长、教育厅长及省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东北作家协会副主席)创办,曾出刊《火犁》11期,当时在吉林文坛也是影响较大的社团。1929年,以哈尔滨《大北新报》主编王作镐为首席,在吉林组织江天诗社,参加诗社的有顾晋昌等人。“九一八”事变后,王作镐逝世,诗社解体……尽管某些文学社团存在时间不长,但许多成员在当时的确是领五四新文化新精神风气之先,创作出了江城,乃至东北最初的现代文学作品,他们有的成为东北地区新文学的主力,有的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江城这些文学团体和诗人、作家们以文会友,切磋诗艺,自觉地宣传新文化,创作和介绍新文学作品,为我们述说着江城文化发展的一段多彩风光,成为我们永久美丽的文学记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