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华夏文明起源与中东文明的关系及汉字起源之谜

埃及 文明 2024-06-14 12:04

古埃及文化比较中国文化差异_古埃及和古中国文化比较_古埃及文化和中国文化

中国华夏文明到底是怎么起源的?夏朝到底存不存在?夏朝在哪里?汉字是怎么起源的?汉字象形原型是什么?这是关系到中国国家定位和使用汉字的每一个中国人有关历史和文化自省的问题,却又是长期困扰人们和学术界的问题。

自2005年始,笔者开始关注新兴的分子人类学研究进展,现代人类单一起源于非洲的理论给了我深刻印象。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根据分子人类学数据的一些现象暗示,发现分子人类学支持史前存在全球性的超级文明传播现象。笔者很快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单一起源与现代人类出于非洲单一起源理论一样,有其发生的逻辑必然性。笔者进而探究中国夏商周三代华夏文明起源与中东文明存在怎样关系的问题。在2011年上半年的一次网络搜索中,发现在天涯论坛以“称呼而已”网名而发布的“中国人是古埃及人的后代”帖子。帖子中给出了大量的中埃文化相似性例子比较,其中一个是中国的竹简制作工艺与古埃及人莎草纸制作工艺存在相似性。笔者立即意识到,这个例子对中国华夏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存在传播关系是极好的线索。随后笔者与该帖子发布人罗灵杰先生取得联系,相互有很多次深入讨论,在一些观点观点上也互有借鉴,首先是在“夏朝是在埃及”问题上取得共识。并鼓励他可以出书。随之,笔者从象形文字和历史破译角度,开始了几年的“古埃及就是夏朝”的科学考证。

一年之后,2012年8月份,罗灵杰的书《跨越三千年的因缘》印刷出版,该书更多是基于横向文化比较,从逻辑上似能证明中埃文化传播说成立。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员易华博士为此书写了《夏谜重猜——中国埃及说》序。易华在其序中叙述了华夏文明埃及起源论的渊源,早在十七和十八世纪,德国、法国等国家的一些传教士先后多次提出中国与古埃及存在文明传播关系说。比如德国传教士基尔什尔在1654年发表《埃及之谜》和1667年发表《中国图说》两本书,依据《圣经》而认为中国人为古埃及人之后裔;又比如十八世纪的法国汉学家德经更提出中国古代史实即埃及史的猜想。中国老一代的一些专家如宫玉海、张今等也早就注意到了古埃及文化与华夏文化的诸多相似性,但囿于时代思维,他们都认为古埃及文明是早先华夏文明族群从中国迁徙到埃及创造的。笔者后来也了解到,在2004年之后,笔名为苏三的学者曾出版过多本书籍,她同样依据基督教的《圣经》,重提“中国文明西来说”。苏三也注意到了古埃及文化与华夏文化之间的某些相似性,与基尔什尔观点相似,她反过来又把中国文明归之于犹太人或印欧人的传播结果。这其实也更多反映了两种意愿目的性对立思维的结果,而并非是源于严谨的使用科学方法的考证。中国丰富的历史记载与考古困境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西来论”派几乎完全无视中国历史记载,走向一个全盘否定华夏文明的极端。而“本土派”则对考古学和历史学中,早已发现的大量明白无误的文化传播材料,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沉默以对,这又是现代中国学术走向“排外主义”另一个极端的表现。当用非学术的带有政治性主观色彩的眼光来研究历史时,真相可能就与我们相去甚远。

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对中国人似乎不言而喻,但到底怎么才能证明夏朝确实存在过呢?因为夏是一个王朝政权,已经出现有文字,有国王名字记录。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发现夏朝的自身文明属性去证明夏朝。通过考古文字识别,确认夏朝王表人名、地名、历史事件等,从纵向上能完成夏朝历史的考证,这是证明夏朝唯一直接的科学方法。由于存在文明传播与发展多种途径,文化的类同或差异既不能用来证实夏朝,也不能证伪夏朝。同样,基因信息证据也是既不能证实夏朝,也不能证伪夏朝。但是文化类同或有相似基因信息无疑可以成为把远距离不同地点文明进行关联的辅助证据。

300多年来有许多人在做大量关于埃及与中国文化相似性的比较工作,但华夏埃及起源说仍然停留在猜想阶段。泛泛的文化相似性比较再多,也经常被很多人认为是文化传播的结果。孤立的点也很容易被认为是巧合,或不加甄别地被蔑视为“民科狂想”。从猜想到完成证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记载的夏朝历史只有“几百年”的时间,而古埃及的历史有三千多年的时间。如何把夹杂有许多神话色彩的中国记载的夏朝历史对应上古埃及的历史,并非一目了然的,还存在许多令人困惑迷惘并容易把人引入歧途的问题。

解读文字才是证明夏朝的关键,因为考古文字的破译或证明是能把猜想性质东西变成确定性东西的最直接和最科学的证据。最早研究文字学的是东汉时期的许慎,他写了一本书叫《说文解字》,这本书被认为是世界文字学的第一本书。享有“汉语拼音之父”美誉的周有光先生,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一门冷僻的学科“比较文字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写了一本书《比较文字学初探》。周有光先生认为建设“比较文字学”要有两个奠基石或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叫做“系统观”,就是所有人类的文字是一个大的系统,汉字并不是独立的系统,汉字系统和字母系统属于同一个大系统。第二个观点叫做“发展观”,文字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自2010年始,笔者以“兵策儒剑”为笔名在新浪博客发表了数百篇关于埃及华夏论和分子人类学的博文。笔者做了较系统的埃及象形文字和汉字演变的比较研究工作,可以看作是比较文字学的发展,同时也暗合了周有光先生关于比较文字学的“系统观”和“发展观”两个基石,笔者则是用文字单一起源论和汉字起源演变表达。周有光先生强调文字的外形和结构比较,强调“文字比较学”跟中国有特别的关系,汉字在人类文字史上究竟占据什么地位?这是要经过比较文字学来科学地进行研究的,感情用事并无意义。

笔者从文字比较解读入手,首先破译出了夏朝国王少康所对应的古埃及法老的名字,进而破译出太康国王的名字,这两个国王名字的成功破译,确定了太康失国这一夏朝重大历史事件所对应的在埃及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时间段,解决了怎么把只有“几百年夏朝历史”对应到三千年古埃及历史上的关键定位。然后继续发现古王国早期世系与中国记载的楚国先祖世系吻合。有此两个时间标杆,再综合中国各种古籍记载和埃及考古资料,有了更多的发现,从而能驱散迷雾,纠正一些中国记载错误问题,一段段顺藤摸瓜与拼接,终于使中国记载的夏朝王表(非古埃及实际全部王表)100%对应上古埃及国王原型,同时拼接上被正史遗漏的许多夏朝国王名字。从文字的相似性,到文字组合而成的人名,再到人名对应的王表,以及人物之间夫妻、父母子女等亲属关系;同一个国王所拥有的多个名字的关系;从王表对应到历史事件的对应和都城的变迁,这一系列连环证据,环环相扣,古埃及的历史与中国记载的上古和夏朝历史,存在不可能属于巧合的高度一致性。从文字比较和文献记载两个维度,根据多重交叉验证法和完全科学归纳法证明原理,可以认为古埃及就是夏朝,是能够得到证明的。通过把甲骨文、金文、篆文与古埃及象形原型对比,也发现许慎的《说文解字》存在许多错误。同时,经过两方对比,根据中国记载,也可以纠正埃及考古分析方面的许多迷惑问题。另外,书中也对最新发现的图坦卡蒙墓中可能隐藏墓室的墓主人是谁提出了不同于埃及古物学家们的预期判断,将来如果图坦卡蒙墓中的隐藏墓室被打开,就可得到验证。

王国维也是拿当时发现甲骨文字中的几个商王名字与《史记》记载的商朝王表名字做文字比较,确认了考古发现的商王表与古籍记载商王表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殷墟和商朝的存在,使商朝成为信史。笔者采用了与王国维考证商王表时类似的用考古证据证实典籍记载的二重证据法,所不同的是笔者是拿中国古文字和历史记载资料与埃及而非中原本土的考古资料进行对比,文字历史等资料更丰富,经过综合对比分析,从而还原了夏朝王表、夏朝地名以及夏朝时期历史事件。网名为“逸空”的网友可能曾较早尝试把早期古埃及法老与夏朝“鲧禹启”国王做对应。后来罗灵杰用小篆或金文字形进行对比,已经大致对应出尧、舜、禹、昆和穆对应的几个古埃及国王。此外,罗灵杰和其他多位网友对华、夏、皇、王、颉、仓、仑、姬、龙、仁这几个汉字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原型发现也都有不同程度贡献。笔者经过综合研究后,认为甲骨文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或仅存在一步演变过程,并确认“华”字就是上下埃及两种代表性植物草的组合,“夏”字是下埃及代表性动物眼镜蛇和上埃及代表性动物隼鹰再加上太阳和生命等几个符号的组合,“华夏”二字都包含有上下埃及统一的信息。而金文中的“夏”字形正是大约公元前2070年古埃及自中王国时期开始使用的国家标志。古埃及的二元统一思想,今天仍然存在于中国人的太极阴阳和中庸文化基因中。笔者基于七年多的探索、研究和发现,在全书中对中国记载上古人物和夏朝王表世系都进行了详细考证。但限于篇幅,精华本这里仅列出有代表性的一些名字比较证明,更多说明和对比仅以表格和世系图形式作综合呈现。

由于笔者的许多发现在第一时间发布于“兵策儒剑”新浪博客上,一些发现曾被一些人引用或者重新演绎,有的人标明了出处,有的人未标明出处,有的人更妄称是他的“独立发现”,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学术界也宜避免本位主义的视野束缚,来正视这些发现的客观真实性和意义,正视基于理工科学思想的逻辑分析,而不是把这些发现和科学分析与基于“民科思维”的想象猜测混为一谈。“民科”是体制内专家对体制外民间研究者的一种蔑称,实际上,缺乏证据和逻辑又喜欢乱猜的“民科思维”却也同样大量存在于体制内专家中,更甚至也有某些体制内专家直接抄袭“民科狂想”的现象发生。

本书历史和考古图片等资料主要引用自维基百科,个别资料参考其他一些网站,通过对这些互联网资料的分析,笔者详细论证中国记载的整个夏朝史就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之前的古埃及史,古埃及就是夏朝,夏朝就是古埃及,古埃及象形符号文字就是汉字起源原型,古埃及的都城就是夏朝都城,尼罗河流域曾是华夏先民居住过的地方,此即为“埃夏一体论”。该理论与“文明西来论”实际上存在本质上的对立区别,文明西来论认为中国文明是落后的,是印欧人把文明传播给了中国人。在直觉上,“文明西来论”与中国文明丰富的历史记载、不同于西方人字母文字的汉字系统和五千年文明传说相矛盾。中国记载的夏朝史就是古埃及史,这属于文化传播的结果,还是人群迁徙的结果?笔者根据发现的大量事实,证明商、周、秦、楚、齐、越等华夏诸国王族祖先均来源于古埃及,相信中国华夏文明主要是部分古埃及人多批次多路线迁徙到东亚中原后的同一族群直接文化传承的结果。基于一些证据书中也已提出了古埃及人何时、如何迁徙到东亚的猜想。“埃夏一体论”本质上仍然是“华夏文明独立起源论”,并且更进一步认为地球文明单一起源于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是独立起源,但是从逻辑上讲并非必须起源于今天中国的本土,只不过最初华夏文明起源地是在尼罗河流域。文明是可以迁徙的,后来华夏族迁徙到东亚,与中原土著融合形成汉族,继续发展华夏文明。中国本土考古无法证明华夏文明如何独立起源,“埃夏一体论”却可以用丰富的考古事实来详细证明华夏文明和汉字是如何独立起源的。

书中的不足之处也有很多。第一,在把夏朝国王对应古埃及法老名字比较时,更多是从字形和结构上进行比较,同时发现少数几个法老的古希腊文发音与其对应的现代汉字发音尤其是粤语发音很接近,比如哈夫拉的希腊名字发音就类似于其对应的“苏”字发音,这提示古希腊文发音可能很好地保留了古埃及语发音,这可能也是英汉有大量同源词的由来原因,是以后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第二,有许多文字的含义可能后来有发生转意,准确的文字含义考证以及转意为何发生,还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第三,在埃及史考证方面,从古埃及第一中间期到第二中间期大约500多年期间的国王对比还不完整,一方面,是因为这段时间内的埃及考古资料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中国古籍对这段时间历史的记载也只发现有零星片语,未发现足够多信息能推理出这段时间的夏王表。对这段历史的研究,需要中国学者和埃及古物学家们的共同努力。第四,目前识别出的汉字数量虽然已有300多个,但这还不足以能够直接用汉字对译读出古埃及的碑文。更多汉字原型的比较识别工作,还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进行。第五,很多人仅凭想象喜欢质疑迁徙问题。实际上从埃及到中国,迁徙并不是不可能问题。虽然本书也提出了关于如何迁徙的一些猜想和证据,但如何迁徙问题还有待继续更深入的考证。第六,古埃及文明已被考证是属于苏美尔文明输入而产生,笔者猜想苏美尔苏鲁克时期文明即为虞朝,对于虞朝的考证可以有方向可寻。而苏美尔人起源于何地,与东亚黄种人又存在怎样的关系,这也是令人感兴趣和值得以后深入研究的大问题。

20世纪初澳大利亚—英国解剖学家格拉夫顿支持史前超级文明全球迁徙扩散学说。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者还提出过“王朝种族”理论,大致意思认为全球文明均源出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人种迁徙。中国文明埃及起源论最早也为西方人提出,但西方人“主流”对此种理论或许又存在某种畏惧的心态。1798年,拿破仑带领法国军队占领埃及,并成立了“埃及协会”来专门研究古埃及文明。法国人商博良正是基于这些考古资料进行研究,最后他宣称破译了古埃及文字。虽然商博良对单个古埃及象形符号的表意和表音功能的破译工作很出色,但是他却没有能够对象形符号按照形声等规则组合所表达的形、音、意三方面有更多突破。因此,实际上商博良对古埃及文字的破译工作是不完整的,本书则打开了全面正确解读古埃及文字的新窗口。拿破仑的中国睡狮论,既是因为对中国文明埃及来源猜想的了解,或也是存在对未来中国再度复兴的“恐惧”心理,所以拿破仑“但愿中国永远不要醒来”。埃夏一体论不仅证实了古埃及就是夏朝,证实了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均为信史,而且找到了汉字起源的象形符号源头,众多埃及神祇的名字就存在于汉字中,这对于理解汉字起源和对世界人民尊重汉字地位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重塑中国人对华夏文化的自信有重大意义,甚至对世界人类未来发展走向都具有重大意义。自身文化探源明晰,才能形成文化自觉醒悟,中国睡狮是到了该真正醒来的时候了!华夏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一枝独秀,领先世界,大量证据证明这是不能被歪曲否定的事实。虽然后来中国遭到蒙元和满清两次入侵和全境统治,文明遭到摧残和倒退,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但暂时的落后是不能否定华夏文明和华夏民族历史的,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再度复兴也将是历史的必然。让睡狮醒来,辉煌的古埃及夏朝文明正在向我们走来。

古埃及文明既是世界文明之母,更是汉字和中华文明之根。实际上现在的西方字母也都是从古埃及象形符号中演变产生的。西方文化的一些东西在中国古籍记载中可以找到也并不奇怪。以埃夏一体论为契机,在全球史编写中发出中国人的声音,破除“欧洲中心论”对世界历史观的垄断甚至歪曲是有力的反击,也对中国人和西方人彼此的正视、理解、真诚合作、对地球人类和地球文明发展都非常重要。

今天美国民族的形成过程,正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汉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个最新翻版。实际上,对于美国人而言,说美国文明起源于欧洲古埃及和古中国文化比较,并没有任何不妥!与此类似,说华夏文明最初起源地是在尼罗河流域,其实对中国人也并没有任何不妥!华夏文明一脉相承,从未中断,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种和文明并未灭亡,而是迁徙到地理位置更优越、发展空间更广阔的东亚黄河和长江流域继续发展。迁徙到东亚的古埃及人就是华夏族,只不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古埃及和古中国文化比较,周边众多民族融合进来而形成汉族,形成今天的中国人。文明越强势,融合进来的民族和人口可能会越多,犹如现代世界众多国家的人都渴望移民美国成为美国人一样。今天汉族能形成这么庞大的人口,更主要地来自于原中原土著和周边民族的主动或被动汉化。比如秦汉时期长江以南大量土著少数民族的汉化,入主中原的鲜卑民族整体主动汉化等。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上民族融合这个事实,“汉族虚无论”或“汉族纯种论”都不是科学的观点,借此宣扬民族仇恨或种族优越论都是极端错误的。笔者也不完全同意“中国人是古埃及人后裔”这样的笼统说法,因为现代中国人早已是华夏族与历史上逐鹿中原的东亚大地各民族的融合体。民族是不能用某单一父系类型来定义的,民族内部不同来源父系之间也存在广泛的联姻关系,无论是夏人还是夷人,他们的血液都已经融合进中华民族之中。3000年以来的民族融合,使得华夏族基因也早已融合进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今天的中国人不能简单等同于古埃及人后裔,但遥远时代中,尼罗河流域的风土、文化与传说,早已潜移默化为我们共同的集体无意识,深植心中。

刘光保(兵策儒剑) 2017年1月于北京

古埃及文化和中国文化_古埃及文化比较中国文化差异_古埃及和古中国文化比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