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民俗学

艺术 民俗学 2023-04-01 17:02

也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绝大多数学者写书生怕别人看得懂,你读的下每个字词,但串联在一起就是有一种读和制汉语的感觉,这或许是思辨类论文的显著特点,一如《老北京杂吧地儿》的后半部分,你会对岳永逸先生构建的城市生理学感到无比困惑。你非常理解他的意图和逻辑,也理解内外城/天桥紫禁城这些对照关系,以及天桥的下体特征。但你对岳永逸先生提出的这个理论的意旨是不清楚的,你知道岳先生提出了地方感这个概念,并试图通过生理学来描述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和人们的感知,但以我之愚见,这一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方式在质性研究方法上有些许不足,虽然他在用于城市内CBD和城中村关系的解释或者有可借鉴之处,但在功能分区空间分析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对不知以何框架来分析的人员或许是一个好的借鉴),我水平有限,无法看到问题所在,可能还是更愿意先从三级编码做起。

中外民俗饮食民俗的特征_玉匣记杂占眼跳法_民俗杂占喷嚏

杂吧地儿一书相对于绪论的review和下半编的四篇论文(反思田野的研究方法、构建地方感和城市生理学、天桥艺人的归属和认同、天桥的应用民俗学),上编的口述史部分似乎 是更为重要,不仅占比重最大,而且确实产出了最具社会性的文本,但事实是口述史的部分的质量有参差不齐和阅读体验差的特点,可能是过于追求学术性所致。

玉匣记杂占眼跳法_民俗杂占喷嚏_中外民俗饮食民俗的特征

而后辑的四篇论文以第四篇《生活、政治、商品及艺术:草根相声的知识考古》为上佳,作为读者能真切的感知到岳先生对相声的热爱以及对应用民俗学的反思。我们在进行非遗研究时,无不真切的希望艺术可以自由的艺术(Artes liberales)而存在,并且希望构建一种平等、自由、共进的和谐观众/表演者关系,但在商业政治的驱使下,艺术将逐步转变为一种屈从的的艺术(artes serviles),或者说提供服务/产品(无论是政治化的相声还是天价的商业相声演出),当艺术越来越成为俯视,离人越来越远,它就越难以成为生活自由的一部分。

民俗杂占喷嚏_中外民俗饮食民俗的特征_玉匣记杂占眼跳法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些问题,北京的精英艺术和民众技术之间怎样互动与演进?这种互动与特定族群生活存在怎样的关系?不同群体在不同年代对生活的观念如何影响文化艺术这些事象的发展?讲究品味与闲适生活,疲于奔命的生计与精美的艺术三者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三角关系?

民俗杂占喷嚏_玉匣记杂占眼跳法_中外民俗饮食民俗的特征

如果觉得过于复杂,阅读体验不佳,但又想了解岳永逸先生的思想,《忧郁的民俗学》是不错的选择,这本随笔兼具,田野、传记和学术,趣味性和专业性咸具,有两点非常重要,在第一部分民俗杂占喷嚏民俗杂占喷嚏,一些碎隙间,岳永逸先生简单扼要地为我们介绍民俗学的中国研究史以及田野的方法和技巧,并提到燕京大学的杨堃先生(现在提的多的都是费孝通),第二点是民俗学自身的危机以及在非遗语境下的民俗研究的乱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术研究也是一门屈从的艺术啊,一时间熙熙攘攘,共襄盛举,一时间又鸟作胡孙散,实为民俗学的忧伤。还有一点就是实指的故乡,与建构的故乡,愁的是实指故乡的消亡,也是人们对理想精神下建构故乡的病态想象与追捧。

中外民俗饮食民俗的特征_玉匣记杂占眼跳法_民俗杂占喷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