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方法

经典诵读 读书 2023-04-04 04:04

1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方法

国学学习,最经典的方法,莫过于多读与多背。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点燃学生的诵读激情

语文经典因其内容大多是文言文而比较难理解,加之小学生的理解力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朗读背诵大多是在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的情况下进行的,换言之,小学生对语文经典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

语文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方法

单纯的背诵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这时教师就要通过各种方法点燃学生的经典诵读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心重这一点激发学生兴趣。

生活在现代的小学生对于未曾经历过,未曾了解过的古人故事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例如: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有趣小故事或者关于经典的创作背景,或者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放映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进而引起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尤其是在经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欣赏一曲与诗歌意境相对应的古典乐曲,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妙,进而对诗歌的学习和背诵产生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恰当地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经典诵读国学课教学设计,在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组织诗歌朗诵比赛、古文默写比赛等多种形式的竞赛,借此激发学生的潜力,点燃学生学习激情。

二、传授恰当的诵读方法

1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诵读方法――反复大声背诵

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在学习读音、识字,掌握的读音和字形还不多,在学习当中会遇到很多生词,诵读一遍无法将生字生词全部记住,需要反复朗读才能掌握新的字形和字音,才能熟练地诵读经典诗歌或文章。再者,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大声背诵能将学生的口、眼、脑都调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投入到语文经典的背诵中去。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工作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声地读出来,大声地背诵,尤其是对一些腼腆好静的学生,教师更要加以鼓励,让其融入到大声背诵的队伍中去。

由于语文经典中存在生字生词,学生在默背或者默读时,注意力极其容易分散,所以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诵读语文经典时要反复大声地朗读背诵,这样才能使小学低年级的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更好更显著。

2.针对高年级小学生的诵读方法――实际运用法

高年级的小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理解能力已经有所提高,常用汉字也都基本掌握,通过前期的背诵和记忆,有了一定的材料积累和知识储备。他们已经能够自主学习一些简单的诗歌,理解一些简单的文章,也可以用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所以,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提高对他们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经典诗句或文章,进而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比如:(一)扩展诗句,指导学生对给定的诗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中描绘的景象;(二)改写诗句,寻找所学诗句的节奏规律、音韵规律,将已经学习过的诗句改写成新诗句;(三)写读后感,对于一些富含哲理的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将自己或深或浅的感受、或多或少的收获通过文字来表达。

实际运用能够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所以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运用语文经典。

3.针对全体小学生的诵读方法――切磋记忆法

巨鹿县新育红第五届七夕乞巧杯国学经典 诵读大赛_诵读国学经典读后感_经典诵读国学课教学设计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乐于竞争。切磋记忆法就是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使小学语文经典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带领学生将文章中的生字难词都解释清楚之后,将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大声诵读。

背诵时,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提醒,一方出现错误时,其他成员及时提醒,这样提醒和被提醒的学生都会印象深刻,背诵起来就会更快更准确。优先完成背诵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奖励,例如每个小组中优先完成背诵的学生被任命为小组长,这样小组内部的学生产生了竞争,学生的精力就会更集中,背诵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教师也可以要求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提问教师重点讲解过的生字、难词以及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词。对于在理解上或者记忆上有一定难度的难度的句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时可以打破小组的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讨论,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相互切磋,教师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

这种切磋记忆法能使学生背诵的速度和准确率都明显提高。

2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方法一

一、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何谓经典诗文?经典诗文就是指那些脍炙人口,并长久流传的诗歌和文章。比如李商隐的《无题》、《锦瑟》、李白的《行路难》等。这些诗从时间上来说迄今久远,里面的语言大人读起来都有些困难,有些人不免就会有所担心,孩子怎么去读呢?请不要担心,有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比理解力发展要早。

抓住儿童的这个特点,首先要重点训练他们诵读能力,不要急于训练理解力,这是符合人类和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是科学的。诵读经典只是为了发展儿童的记忆力、直觉力,而不是理解力。不求甚解,但求背熟,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将其作为一种可供终生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储备。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既然是不求甚解,那么在教学时我们就要确保诵读时间。根据这一理念,我们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化零为整的诵读方法,合理安排了学生的诵读时间。

(1)每天语文课前三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

(2)保证每天中午1:40——2:00时间段 20分钟的古诗文诵读时间。

(3)每天在家诵读十分钟,读完之后请家长签字。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诵读,学生们“不会作诗也会呤”了,当他们看见高山时,便会道一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看见深宅大院,又脱口而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看到落日时道一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高时感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每可见囫囵吞枣,生吞活剥未必不可取。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正是大量背诵积累的好时候,不妨让孩子们趁能“吞”之时尽量多“吞” 些。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儿时积累的储存于大脑的语言材料,会在孩子的体内一点点发酵,成为孩子的终身营养,融入孩子的血液,一旦被激活,将产生非常大的效应,成为他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素质与修养。

二、适时指导,巧妙背诵

许多古诗文都有非常形象的意境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并开启他们的视觉和听觉等多个感管通道,选择合适的音乐和画面同时作用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里乐此不疲。在教学中我主要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巧背,实现“量”的积累:

(1)表演背。经典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增进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法多用于低中年级学生。

例如,一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体态语能促进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从而促使其背得快,记得牢。

(2)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将诗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言志诗等,每一大类还可分成若干小类。如“观自然风光,游山水园林”类的写景诗:《西湖》《山行》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类的“言志”诗:《石灰咏》《无题》等;“友情难忘、友谊天长地久”类的“送别”诗:《别董大》《赠汪伦》等。

巨鹿县新育红第五届七夕乞巧杯国学经典 诵读大赛_诵读国学经典读后感_经典诵读国学课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3)据时背。是根据经典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流畅记忆。让学生吟着经典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顺着四季走来,一路朗朗童音。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这种形式为学生引领了路子,为大量地背诵奠定了基础。

(4)创设情境背。学生背诵时,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一种吟诵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地背诵。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境背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能创构诗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从而促进背诵。

(5)多种形式综合背。是融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背诵方式。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我们常常采用此法,如两人赛、小组赛、男女组赛、班级赛,又如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据意背、据时背、据画背、抄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

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学生的诵读兴趣被激发了,他们就会给经典的古诗配上节奏,即兴来一段精彩的说唱,或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享受到了阅读的审美境界。

三,树立自信心,提高诵读水平

古人作诗必要吟诗,吟诗的好处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感酣畅淋漓的表达出来。但这种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吟诗方式大部分学生是不敢当众尝试的。他们怕读出来会被同学笑话。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诗观是很重要的。

要让学生彻底消除这种胆怯心理,在班级营造诵读古诗文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感染,并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去诵读。

“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最是书香能致远。教师要充分利用古人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不断挖掘经典诗文的人文内涵,调动学生的诵读主动性,提高经典诵读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利用积淀着中华民族出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经”、“典”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方法二

一、学校统筹,是开设经典诵读课程的基础

1、教材内容的选择

小学课堂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经典诵读国学课教学设计,课程的种类在逐步增多,语文课程的课时并不是十分充裕的,所以经典诵读教学应当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在教科书中原有古诗文的教学基础上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可以从《三字经》开始,由《千字文》等逐步到《大学》、《论语》等,唐诗、宋词穿插其中来读。教师应当不断提升经典诵读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拓展经典诵读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国学不是对传统国学的简单回归与重复,而是将国学放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定位,对于国学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面对一些古代的人伦修养、处世之道,有时就显得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了。

比如,《弟子规》提倡孝道,“亲有疾,药先尝”,让健康的人尝病人喝的汤药,是违背医学常识的。又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规定和三从四德等要求,这时教师应当使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基本操守与道德准则,并且又要阐明人人平等,自由博爱的思想,使学生的头脑不局限于文字的直观意思。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经典诵读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属于语言教学活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相关的语境,即环境。环境作为一种内隐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熏陶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巨鹿县新育红第五届七夕乞巧杯国学经典 诵读大赛_诵读国学经典读后感_经典诵读国学课教学设计

首先从校园大的环境布置上,可以充分发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从进校园起,每天的国学教育就这样开始了。学校可以选择传统文化中对现代教育有着深刻影响的传统经典段落、词句,制作成宣传板陈列放在走廊;每个班级将黑板利用起来,指定一个范围作为“经典名句”专栏,班里的学生轮流搜集古代经典名句并写在黑板上,同时可以结合简单的讲解。

橱窗中可以开放展示学生的书画作品,既陶冶情操,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意识。

合理利用学校的有声资源。可以设置了古诗铃,诗句和铃声结合在一起在校园回响,让国学内容伴着学生上课、下课,陶冶、感染着他们。校园广播站是很好的学习、宣传平台,每天可以播放经典诗文,学生的出色作品或者学习感想等,激发他们诵读经典的热情。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经典诵读的教学

1、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活动

朗诵比赛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自己选择诗歌,自己练习,一个或者多人朗诵更能带动整体的学习热情。

2、开展“讲国学经典故事”活动

在国学经典著作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例如《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让学生讲讲自己喜欢的故事以及体会,加深对国学的喜爱。

3、开展以“弘扬国学经典”主题的书画比赛

我县很重视学生音体美方面的发展,很多家长也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机构学习。例如嘉禾县珠泉完小特长生很多,学校也经常举行各种书画、歌唱比赛。举行以“弘扬国学经典”为主题的书画比赛,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文及诗句,以硬笔或软笔的形式写下来,即能加深学生对古典诗文的印象,巩固诵读效果,又能规范学生的书写。

古典诗文中,特别是唐诗宋词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句子,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等,这些都是小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文中的描写加以自己的想象,把一些自己喜欢的场景画下来,然后在画上加上相应的诗句或段落,让学生充分感受古典诗文中的美,从而提高经典诵读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方法

4、开设“读书角”

每个班级可以开设一个“读书角”,书籍可以是同学们自己捐赠,或是学生凑钱购买,图书角的书籍是全班同学共同拥有的财产。同学们可在课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

三、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提高经典诵读教学效果

运用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同时结合现代媒体,使经典诵读教学更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对于古典诗文的兴趣和喜爱。

1、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典诵读学习

经典诵读中背诵是重要一环,但国学以我国传统的学术作为依托, 因而必然会出现一些令孩子难以理解的生涩的词语。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当前的科技:将国学内容制作成 Flash 短片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借此培养孩子国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国学学习效果。

比如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在讲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时,老师轻点鼠标,在投影仪上就出现了“两小儿辩日”的画面,随后,就用这个故事来讲一个道理: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有回答不出的问题,可见人人都有自己的不足,要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

经典诵读国学课教学设计_诵读国学经典读后感_巨鹿县新育红第五届七夕乞巧杯国学经典 诵读大赛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国学并非是“老旧”学,与素质教育也没有背道而弛。让孩子在多种形式下进行国学的学习, 在轻松地氛围中浸润国学精髓。那样,大人看成是负担的东西, 因为孩子乐学,就成了快乐的“负担”。这才能实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建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

老师可以根据年级阶段的不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低年级可以多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如《三字经》中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是《宋史窦仪传》记载的故事。教师可充分挖掘古典诗文中的故事,帮助学生能生动简明的理解诗文的意思。在高年级中则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改编为课本剧,边读边演,以演带读,达到巩固学习的效果。

3、运用多种的诵读方式

(1)范读

范读,就是是示范性朗读。可以由老师范读,也可以用多媒体代替老师范读,还可以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经典诵读教学中,范读便于学生模仿,理解文章中其中蕴含的情感。一些文言文诗文中有很多通假异读字如“说”同“悦”读“yue”,古今异读字如“大夫”在古代表示官位名时读作“da fu”而不是“dai fu”;范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字词的正确读音,避免错误。

(2)齐读

每天的午读大多采用齐读的方式,全班同学都参加朗读,大家可以大声地诵读,完全进入经典诗文当中,而且同学们可以共同营造出一个诵读氛围,诵读的效果会更好。在齐读中,教师要好好组织与领导,并注意检查,以防个别学生不用心,成了“南郭先生”。每一课的开始阶段不宜用齐读,一般在讲读后进行较好。

(3)自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古典诗文而言,多读是领会其意思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自读时可以边读边思考,概括大意,自读就是给每个同学一个自学、总结的过程,还可以为背诵作准备。课堂上的自读,应要求学生读轻一些,以免相互干扰。除了课堂上的自读,课后的自读也是很重要的。

(4)配乐朗读

古典诗文中很多都是描写意境或抒发情感,特别是唐诗宋词,在朗读时配上一些音乐,能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投入到诗歌的情境中去,理解其中的内涵,这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加强对教师专业化培训

教师专业化是职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现在各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教学都是由语文老师重点负责组织或教学的,这将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教师专业化培训更有效的进行经典诵读教学。

1、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和热爱

通晓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是教师教好功课的前提,如果教师对于经典诵读的认识模糊,那么其教授的课程必定是无本之木。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掌握语言文字、文学鉴赏、文章读写、文学创作以及经典诵读教学发展的基础性知识,学校应组织一定的相关课程学习培训,使教师自己对于经典诵读的知识结构有所掌握。

2、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

经典诵读教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读”, 故教师的诵读能力是需要大力培养的,部分语文老师的普通话中带有方言,平翘舌不分,这也会影响到诵读的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诵读水平。

4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方法三

经典诵读国学课教学设计_诵读国学经典读后感_巨鹿县新育红第五届七夕乞巧杯国学经典 诵读大赛

一、诵读经典的必要性

(一)诵读经典是学习语文的根本

在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的、经典的、完整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来的厚积薄发之功,这遵循了语文的习得之道。如史学大师钱穆9岁就熟背《三国》,茅盾能把《红楼梦》倒背如流,鲁迅在幼小时期就背下了《纲鉴》。

(二)诵读经典有益人的终身发展

让儿童诵读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就是要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以维护人性的光辉,提升人格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将其铸成大器。在儿童时期,让经典成为生命中的大基石。

(三)诵读经典是传承复兴中华文化的需要

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吴冷西等政协委员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

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我们的阅读教育正在受到动画艺术和网络游戏的挑战。不可否认,动画艺术和网络游戏在开发孩子智力、开阔视野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也应看到其商业性的批量生产必然带来的精神深度和个性化的匮缺,如果一味沉迷其中,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对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采用积极引导的方式,用有趣味的高质量的阅读来吸引孩子。

二、将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的原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出色文化的营养”和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要求,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课堂语文教学和多种方式的经典诵读活动,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滋养性灵、启迪心智、塑造精神的双重目的,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

三、如何选择诵读的内容

(一)结合语文园地内容诵读唐诗宋词

中华文化经典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时代不同了,现在小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在经典诵读方面不可能花费很大的精力(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负担问题),所以应该精心选择中华文化经典中最具代表性、传承性的核心内容,对于有些内容应适当删减,并要与时俱进,同时诵读一些编写质量高的现代韵文。

这可以根据我们人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的特点加入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都知道每个单元教完都有一个语文园地,教师可结合园地里面的要求加以拓展延伸。

(二)结合识字教学内容诵读四书五经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的。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因此结合第一册语文园地二中“我会认”中认的字都是姓氏,可拓展学生诵读带拼音的《百家姓》。还有如简单的《千字文》《弟子规》……这些经典读本都有注音,学生易于诵读。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方法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语文学习网专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