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名人文集有哪些 漫长的余生:一个宫女和她的时代

人物 主义 2023-05-25 08:03

经过集体评议、投票后,澎湃新闻思想新闻中心的12位编辑选出了他们心目中的2022年度十本好书。如前所述,这个评选结果只代表本部门编辑的阅读喜好,评选的范围也是以2022年出版的社科人文类为主。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罗新/著,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2022年7月版

推荐语:

一个普通人的一生,能否被称作历史?作者罗新透过北魏宫女的一生去探究身处具体的历史情境下的普通人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作者在本书的引言中写道:八十六岁的老尼慈庆在洛阳昭仪寺去世了,就像历史中的芸芸众生一样,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如果没有任何记载,那么她的故事可能会成为无数碎片,随着生命的逝去一同被遗忘。然而,多亏了北魏常景为慈庆所作的墓志,我们才能看到这段被掩盖在岁月深处的故事,真正地去了解慈庆其人。据墓志所写,慈庆在出家前是北魏皇宫里的一名宫女,俗家姓名是王钟儿。在成为宫女前,她也曾有过平静且自由的人生。生于南朝刘宋中下层官僚家庭的王钟儿,嫁给了同样社会等级的丈夫,在悬瓠城过了两年平静的婚后生活。但南北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她寻常人家的生活,王钟儿被掳掠到北方,沦为奚官奴婢,被送入平城宫做宫女。时代的冲击没有留给她任何选择,或许连她自己也无法料到,自己竟要在北魏皇宫度过这漫长的余生。被裹挟在时代洪流中的王钟儿所面临的却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身处皇宫的半个世纪,她身边尽是皇宫中最有权势之人,也脱离不了围绕皇位继承的斗争和 “子贵母死”制度的影响。在她的墓志中有这么一句话:“侍护先帝于弱立之辰,保卫圣躬于载诞之日”,尽管入宫身不由己,但她确确实实为两位帝王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孝明帝来到昭仪寺探视,这或多或少给了她一丝慰藉。纵然有这样的温情片刻,但王钟儿的一生依旧由不得她自己,正如本书封面上所写的那句话:她,如风中秋叶,如水上浮萍。没有她,历史就不完整。(龚思量)

洛阳新安县名人_黎晶黎晶文集:男儿河^^^黎晶文集:信访局长^^^黎晶文集:_洛阳名人文集有哪些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

郑岩/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1月版

推荐语:

本书讲述了山东长清灵岩寺一块被称作“铁袈裟”的铸铁残片令人唏嘘的前世今生。作者通过实物和文献等角度进行细致考证,确认所谓的“铁袈裟”,应是高宗和武后在灵岩寺铸以卢舍那像为中心的九身铁像中一尊金刚力士像在晚唐灭佛运动被毁的残片。之后,围绕着这块残片,又展开了佛教禅宗内部以及佛教与世俗权力之间的各种神化阐释,在各种合力的作用下,被解释为充满灵异色彩的“铁袈裟”,这明显属于更值得讲的好故事。破坏佛像的人忽然不见了,看客们纷纷为神通的出现而喝彩。这一碎片及其经历的种种劫难,成为拓宽艺术史边界的绝佳范例。本书下编更将碎片扩展至造像、建筑、器物、文学、金石和装置等更广泛的领域,试图从毁灭、破碎、再生、聚合等多元的角度发掘物质性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潜力。(黄晓峰)

《讣告》

【英】基斯·科尔克霍恩、安·罗/著 徐龙华/译,新星出版社·读库,2022年1月版

推荐语:

这是《经济学人》杂志讣告专栏的文章精选集,每篇千字左右,篇幅很短,但写得非常生动,既回顾了人物的一生,又准确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几乎每一篇都可以当作人物速写的优秀写作范例。在选择人物时,也没有规定说必须是名人,只要他们的人生有趣或者发人深省,都可以进入这个讣告专栏,因为他们相信,“每个生命里都有值得倾听的故事”。因此,我们可以在这精选的201篇里看到美国总统、戴安娜王妃,也可以看到作家、导演,更有大毒枭、黑帮老大、非洲独裁者,有纽约名媛、消防员、骗子等等,甚至他们还为一只非洲灰鹦鹉写了讣告。当然,他们也不避忌死者生前不光彩的那一面,坚持将一个人好的、不好的都写进讣告里。只不过洛阳名人文集有哪些,对于讣告这样的文体,我们的情绪有些复杂。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朋友圈时常见到讣告,我们既希望看到《经济学人》里这样优秀的讣告文章,又希望这样的文章越少越好。(顾明)

洛阳新安县名人_洛阳名人文集有哪些_黎晶黎晶文集:男儿河^^^黎晶文集:信访局长^^^黎晶文集:

《王赓武回忆录》(上、下卷)

王赓武、林娉婷/著 林纹沛、夏沛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8月版

推荐语:

王赓武先生是著名海外华人历史学家,在海内外学界享有盛誉。《王赓武回忆录》是他年近九旬之际亲笔撰述的唯一回忆录。此番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简体中文版,相信很多读者早已翘首以盼,而年终之际,在年度好书中再见此书大概也会觉得“就是它了”。

《王赓武回忆录》上下两卷都以“家”为题,叙述平实而温情——上卷《家园何处是》,回顾了少年王赓武的前十九年的人生,结束在1949年10月;下卷《心安即是家》则跨越几十年,从求学到成家到辗转各地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一路求索,一路“流浪”。王赓武的回忆录,作为故事读,这是海外华人中的一个个体,他历经殖民、战争、动乱、革命,是不断迁徙、始终漂泊的生命史;而作为一个史学大家,特别是一个在海外华人研究上用力颇深的史学家的回忆录来说,这也是他的学术成长史。身份认同,是海外华人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在《王赓武回忆录》中亦可看到他对于这一问题的最初的迷惘、思考和探寻。

还想提的一点是,《王赓武回忆录》的上下两卷都有女性的文字,上卷有母亲的回忆,下卷有太太的合作。为什么会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做这样的安排?当然,首先是母亲和太太都留下过这样的回忆文字。但这似乎还不够是答案。我想,这要归因于王赓武对两位女士的深深的感念。而如此温柔之用心,或许也是“他如何成为他自己”的一个原因。在回忆录的上卷,王赓武说:“我的故事真正的起点,是我们一家三口试图返回故乡中国,十五年间一次次的尝试及一次次的失败,最后只走到怡保。等待前往中国以及重返马来亚,这两者塑造了我的人生。”读过回忆录可知,王赓武在中国的时间实在短暂,不过十几个月,而这样一个“华裔”少年却最终成长为一个海外华人研究的大家,或许正是他心底的“温柔”,让他更能透过父母家族的爱和教育感知到“中国”于他的意义,“家”于他的意义。(于淑娟)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尹吉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7月版

推荐语:

尹吉男主编“开放的艺术史”丛书,自2005年起至今有皇皇三十几册,我们终于等来他自己的这本文集——《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恰如这本书的绪论中所写的:“生成从未停止过,生成方式要比古史辨派所说的‘层累造成说’还要复杂和多样,不是单一模式。生成的临时结果并不会固化在历史中。它们并不是仅仅朝着丰富的方向运行洛阳名人文集有哪些,有时也朝着少和消亡的方向运行,在物和知识的互动中也会产生各种变体……所有过去的知识,不论正确与否,清晰还是迷幻,都有自我生成的能力,像生命或病毒一样充满生机。”

这本书中的一些章节也曾以文章的形式单篇发表过,在那些时刻就曾引起种种反响。其中《“董源”概念的历史生成》一篇,首次发表于2005年,我在十年前才第一次读到,因为略略知道“层累说”,读下来即大受震动。且摘引其中总结性的一段如下:“董源概念的历史生成一方面意味着南方品评权力的最终确立,一方面意味着江南文人心目中的绘画史主线的最终形成;与此同时,影响市场和金钱关系的鉴藏谱系业已完成。实际上,我们会注意到这样的线索:历代画家和鉴藏家都愿意相信董源及其画迹的历史存在。这其中暗暗运行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由个人和地方趣味引导的信任表现在崇拜者和被崇拜者之间尤为明显。在这个信任链上,米芾、董其昌至为关键。他们本身具有书法家、画家、品评家、鉴定家、收藏家和文人的多重身份。换句话说,他们本身具有的典范意义更使人们对之确信不疑。董源本人及其作品的真实性似乎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董源作为一个知识概念所衍生的历史过程的真实性,成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脉络的一个关键。”(韩少华)

《起初·纪年》

王朔/著,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2022年8月版

推荐语:

时隔15年,王朔再推长篇新作,《起初·纪年》是四卷本系列小说《起初》的最后一卷,却最先出版,因为他和编辑都认为这一卷文字最顺,阅读体验最好。可见,他对写作还是有一点野心的,对读者的反馈还是有些期待的。虽然他在自序里很谦虚地说,是因为怕给人物起名字,叙事又一向是他的弱项,所以他就偷懒,找到一个人名现成的汉武帝的故事,但《起初·纪年》绝不是一部历史小说,还是我们熟悉的王朔。他将擅长的北京话写作嫁接到历史故事中,看着汉武帝等历史人物像现代北京人那样耍贫嘴,有种错置的幽默感,读来特别开心,又不觉得违和。小说里大量的对话,王朔说是为了避开不擅长的叙事,于是以日常对话代替,即所谓“聊天体”,个人认为,小说写作中最难的部分恰恰是对话,以及如何将日常生活文学化。(顾明)

黎晶黎晶文集:男儿河^^^黎晶文集:信访局长^^^黎晶文集:_洛阳新安县名人_洛阳名人文集有哪些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

葛兆光/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10月版

推荐语:

本书是“葛兆光讲义系列”中的一种,葛兆光先生对大学人文教学有个说法:给大学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这部讲义的主旨是超越国境区域史研究。他认为,这个研究要考虑全球史研究潮流的影响。在传统的“满天星斗式的世界史”之外,还有一种“台球撞击式的全球史”,就是重点描述各种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就好像古代禅宗诗歌说的,“一波才动万波随”,看看互相交错的涟漪和波纹,一圈一圈怎样互相波动互相影响,这当然才是理想的全球历史。具体来说,则是把“东部亚洲”或者“东海/南海”作为一个区域,充分研究环东海南海地区的互动和联系,比如明清中国、朝鲜、日本、琉球、安南之间,加上东南亚的吕宋、暹罗、爪哇、满刺加诸国,以及从南海过来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西洋诸国的互动。书中的多个个案研究,都是从全球互动的共时性视角来观察,在阅读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要不断调试潜藏于内心的那些民族主义的刻板印象。与此同时,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拓展阅读的书目和方向,第四单元则全部在讨论主题涉及的重要历史文献,确实是金针度人。(黄晓峰)

《毫无意义的工作》

【美】大卫·格雷伯/著 吕宇珺/译,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7月版

推荐语:

这是一本光看书名就能引发人们无限共鸣与感慨的书。为什么那些“毫无意义”的工作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为什么员工及其老板明明知道某项工作毫无意义,却仍然要自欺欺人地忙碌其中?大卫·格雷伯告诉我们,“狗屁工作”造成的“精神暴力”让人陷入愤怒和怨恨,也让社会付出了巨大代价。今天的资本主义已经不再是原来所设想的市场经济,而更接近“封建式的管理主义”。“狗屁工作”不在乎产出和效率,其存在的意义在于维系所谓的“工作价值”、社会秩序及权力结构。纵观全书,不仅理论分析穿透有力,其对大量“打工人”的学术访谈也生动真实,犀利地揭示了“劳动异化”的当代形态,进而“倡导大家去思考和讨论真正自由的社会具体会是什么样的”。(钟源)

《现代政治思想史:从霍布斯到马克思》

【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著 周保巍 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版

推荐语:

本书探讨了近代早期至19世纪末期的一系列重要政治思想家的观点。书中不同的思想人物独立成章,以霍布斯为开端,依次介绍了洛克、休谟、卢梭、联邦党人、伯克、边沁、密尔、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思想,并内在展现了近代以来政治思想发展的趋势。作者力求剖析时代的焦点人物,并致力于将主要思想家的观点与政治史上的新潮流联系起来。本书不仅全方位地呈现了自霍布斯至马克思的十位伟大现代政治思想家的所思所想,而且还铺陈出他们各自所置身的社会氛围和历史情境,勾勒出他们的思想在其中得以孕育和建构的政治论辩与智识语境。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观察、理解和认知现代政治生活的各种相互竞争的政治话语,在革新和颠覆了人们传统政治认知的同时,也引入了观察和解析政治现象的新方法、新视角和新变量,拓展了人们政治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也许更重要的是,本书并不是对思想家进行孤立的研究,而是对现代政治思想转换和时代特征之间的关联进行会通性考察。(黄晓峰)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

【日】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著 曹逸冰/译,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2022年9月版

推荐语:

2022年,日本知名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有6种著作被多家国内出版社引进,有人因此将这一年称为“上野千鹤子年”。《始于极限》是身为“40后”的上野和“80后”社会学者、作家铃木凉美的往来书信集。铃木凉美身上有着众多看似自相矛盾的“标签”,她毕业于东京大学,拥有硕士学位,做过大报记者,但高中时就在原味店卖过内衣,大学时代更从事过夜总会女招待和AV女演员的工作。这样一位经历复杂的年轻女性在与前辈的通信中真诚地诉说自己的想法和困扰,上野则回报以亲切的关怀和犀利的观点。围绕“情色资本”“母女”“恋爱与性”“婚姻”“认可欲求”“能力”“工作”“独立”“团结”“女性主义”“自由”“男人”十二个话题,两人在书信往还之间为读者敞开了一条进入女性主义的门径。这本书在上野的著作中属于较通俗的一类,对于了解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世界而言都是很好的入门读物。(朱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