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忠鹤
提要
《医闾先生集》被列入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部全面展现明代大儒贺钦个人思想与言行录的别集,不仅是研究贺钦本人和明代学术思想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明代东北史的珍贵资料。珍贵的是,这部古籍是目前保留下来的唯一一部生活在明代的、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写的著作。
壹 贺钦去世二十年后才刊刻
《医闾先生集》,这套被辽宁省图书馆收藏、列入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文集与辽宁地域紧密相关。
据史料记载,作者贺钦是明朝人,出生并定居在医巫闾山脚下的义州(今锦州市义县),别号“医闾山人”,世称“医闾先生”。《医闾先生集》是贺钦的个人文集和言行录,它也是目前保留下来的唯一一部生活在明代的、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写的个人著作汇编,有多个版本存世。
《医闾先生集》是明朝嘉靖二十三年刻本,版框高19.1厘米、宽14.1厘米。每页9行,每行18个字,钤“有妫(guī)之后”“怡怡堂珍藏”等印记。
辽宁省图书馆古籍文献中心主任刘冰介绍,《医闾先生集》之所以被纳入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序列,一方面是因为这部书刊刻于明嘉靖年间,距今较为久远,从那时保存至今且较为完整的刻本很少见。另一方面,作为贺钦的文集和言行录,这套书也是研究明代东北地区历史的珍贵资料。
《医闾先生集》初次刊刻是在明嘉靖九年(1530年)。此时,贺钦已经去世20年了。因为家境清贫,贺钦在世时一直没有财力刊刻自己的文章。他去世后,其子贺士谘将整理后的书稿交给他人,几经辗转,最终刊刻成书。
辽宁大学历史学部教授、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武玉梅曾对《医闾先生集》进行过认真点校,并于2011年出版过一本《点校本〈医闾先生集〉》。在此过程中,她认真梳理过《医闾先生集》在历史上的几次刊刻情况。
明嘉靖九年在完成初刻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医闾先生集》进行了第二次刊刻。当时,同为义州人的四川道监察御史齐宗道是主持者,他对该书进行了认真校订,修改了众多错误后进行刊刻,这就是嘉靖二十三年刻本,也是辽宁省图书馆珍藏的这套刻本。
清朝在编修《四库全书》时,将《医闾先生集》收纳其中,名为《医闾集》。虽然此次编修依据的是明嘉靖二十三年刻本,但清朝编者对其中涉及建州女真的内容进行了删改。比如,记录建州女真寇边情况的《明故镇国将军辽东副总兵韩公墓志铭》和《参戎李公墓志铭》两篇文章全被删掉,《漫记》一文也删掉了四五段文字,而保留下来的段落中,“虏”“贼”等字也都进行了改换,因此,《四库全书》收纳的《医闾集》已不是原貌。
后来,该书又有两次重刊,一次是在1933年至1936年,被金毓黻编入《辽海丛书》,二是1936年,此书被编入《四明丛书》,书名为《医闾集》。二书均以“嘉靖九年刻本”为底本校订刊刻。
除了上述版本外,《医闾先生集》还有《丛书集成续编》本、《四库明人文集丛刊》本等。武玉梅表示,尽管此书的版本不少,但该书既无单行影印足本行世,也无简体标点本出版,不便后世学者利用。所以,她出版《点校本〈医闾先生集〉》填补空白。
贰 教育学生要躬行实践
明正统二年(1437年),贺钦出生于义州。其祖上是浙江宁波定海(今浙江省宁波市定海区)人。明永乐年间,贺钦的父亲贺孟员到辽东戍边,定居在辽东广宁后屯卫(治所在义州城内)。
明景泰七年(1456年)明代的广西名人文集,20岁的贺钦参加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当时辽东都司隶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乡试,以乡试第二名的好成绩名震义州。10年后,贺钦中进士。成化三年(1467年),任职户科给事中。
贺钦为人耿直。他在《医闾先生集》中直言:“古人事一职,岂肯苟然,为是职,尤不可以苟为者。”意思是说,做官不能苟且枉为,尤其不能草率做事。正因如此,明成化四年(1468年),贺钦因谏言未被采纳,以风湿病未愈为由,辞官回归故里,直至1510年去世。40余年里,贺钦没有离开过辽东。
居家期间,友人曾劝说贺钦出仕,贺钦先后写诗两首直陈心迹。一首是《和鄱阳守愚丘先生韵》:“声利沉疴幸已瘳,烟霞痼疾岂须忧。非关遁世矜高节,自是匡时乏远猷。琐闼两年空窃禄,云山十载免包羞。管宁本是辽东客,不愿重过五凤楼。”另一首是《再和鄱阳守愚丘先生韵》:“白云堆里得安身,名利无干远世尘。静把简编窥往哲,每将菽水奉慈亲。江山秀丽诗怀壮,窗户清幽瑟调新。幸有此般闲快乐,任他人醉五陵春。”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决心。
在义州,贺钦除了闭门读书、精研学问外,还传道授业,用己所学教书育人、影响乡邻。与一些理学者不同,贺钦特别强调“为学须躬行”,也就是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医闾先生集》记载,贺钦曾问学生会不会耕田、织布。学生们回答说:“不会。”而且,学生强调没有空闲时间来耕田。对此,贺钦质问:“此何言也?男耕女织,此正当为之事。今有不会种田者乎?不为耳。若曰无闲工夫,吾乡未尝以无闲工夫不种田也。汝辈读书,只是不信,如《葛覃》《七月》等诗,只是口诵而已。此是吾乡所缺者,却将粮食易衣,少间衣食俱不足矣。着意为之,不愈于外面奔波也。”意思是说,贺钦质问学生明代的广西名人文集,你们是没有时间吗?只是不愿意去做而已。乡里人拿粮食去换衣服,用不了多久,粮食和衣服就都缺了。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贺钦对耕读结合的重视。
叁 填补了明朝中期东北史料空白
《医闾先生集》共九卷:一至三卷为《言行录》,记叙贺钦的言行。四至七卷为《存稿》,收录了贺钦所撰写的墓志铭、书信和一些记事性文章。第八卷为《奏稿》,是贺钦的奏疏。第九卷为《诗稿》,收录了贺钦创作的各体诗。
武玉梅表示,《医闾先生集》虽然是一部带有浓重个人色彩的别集,但它所呈现的明代学术思想价值,尤其是明代中期东北的军事、教育、风俗等史料价值十分珍贵。
在明朝,辽西地区是边关重地,在抵御女真、蒙古等外族入侵、劫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到明朝中期时,辽东沿线到底构建了哪些防御设施?这些营建的州城卫所到底在什么位置?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缺乏完整且翔实的史料。虽然在《大明一统志》《四镇三关志》《辽东志》等一些史书中也有记载,但有关明朝中期,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军事防御的详尽史料仍然缺乏。
《医闾先生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史料缺乏的不足,尤其对辽东的义州卫、辽阳等地营堡的概况进行了翔实描述。在《义州修建缘边营堡记》中,贺钦对义州明代营堡建置沿革进行了描述,大意为:
明初,将军马云、叶旺从山东半岛渡海抵达辽东半岛,建立了辽东都司,义州卫是辽东都司的下设机构。“靖难之役”后,朝廷允许朵颜3个卫所自立,将大宁卫等城的百姓迁入北直隶,而作为与朵颜三卫相邻的义州卫,就成了阻挡外族军事势力入侵明朝的重要关口。书中记载:“义州遂两面受敌,而缘边凡百六十里最为要害地焉。”
明正统年间,提督王九皋建六马营堡,每堡50人,军官一名,各堡与守城形成犄角之势,城中官兵“轮番设伏,内则保疵(庇)耕牧居民,外则救援台空戍卒。小寇入则粘踪断其归路,大举至则协力助为声援。”
后来,明朝军备松弛。时值元蒙残余势力入侵,明朝廷遂将营堡军队全部撤回城内。弘治六年(1493年),虽然分守参将王铭修建了大清堡,“驻军五百”,但很快又被攻灭。弘治十六年(1503年),分守锦义参将韩良弼在张用和、余宗周的支持下,在大清堡的西南依次重建了大宁、太平、大康、大安、大定5堡,加上大清堡一共6堡,每堡中多者700人,少者400人,并且在堡周围开垦土地,堡中守备一边耕种土地,自力更生,一边守卫堡城,保障一方平安。
记者了解到,“六堡”中有些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比如义县大定堡乡大定堡村,在村中依然可寻些许明代的踪迹。
(本版图片由辽宁省图书馆提供)
新视角
用历史名人滋养文化辽宁
朱忠鹤
概括而论,辽宁文化主要由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移民文化等几大部分构成。不论哪一种文化,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和推动。换言之,有了人,文人与文化才会各美其美,相辅相成。这里的“人”,当然也包括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名人。
正是因为采写古籍《医闾先生文集》,才知道这部文集的作者、明朝大儒贺钦在祖籍浙江宁波的热度。虽然贺钦本人出生于义州(今锦州市义县),他的一生中除了在京做官的两年外,余生几乎都是在义州城内度过的,就连去世后,他也葬在了义州,并深受当地人怀念。可以说,贺钦就是地地道道的辽西人。
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祖籍宁波的广受追捧。不仅在宁波的贺氏祠堂中可以找到他的名字,而且在当地媒体及相关宣传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贺钦的事迹,甚至贺钦的传记出现在2012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中,这件事也被宁波当地媒体迅速传播,广为传颂。
这是笔者始料未及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辽沈大地也曾诞生不少历史名人。比如说慕容家族中的慕容廆、慕容皝,耶律家族中的耶律倍、耶律楚材等。一些名人也曾因踏足这片土地而名留青史,从燕太子丹、秦始皇到曹操等,都在辽宁这片土地上留下过清晰可辨的历史足迹。这是辽宁宝贵的文化资源。
以贺钦为例,除了他在诗文中所展现的淡泊名利、闭门苦读的坚韧学习精神外,他躬行实践,对一个地方的学风和文化引领、对浓厚家国情怀的坚守等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深入挖掘、整理与弘扬。他所倡导的“耕”“读”结合,对今天的教育工作同样有所启迪。
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挖掘,一方面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攀附、不拔高,另一方面还要对诞生于此地或对当地历史文化产生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名人尽可能地挖掘,从名人故居到故地,从书籍到史料,尽可能让历史文化名人鲜活、生动起来。
这方面国内已经有过不少成功的案例。苏轼是当代最为鲜活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出生地、流放地、故居地等,已经成为当地最闪亮的文化招牌,甚至还有机构规划出了“苏轼流放地”的旅游线路,就连他的书法墨迹、传世画作和诗词中所反映的景物,也成为当地二次文化传播的载体与名片。
辽宁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除了那些摆放在博物馆内的文物、矗立在城中郊外的历史建筑,我们不妨让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名人成为滋养“文化辽宁”的养分,让辽宁因人而生动、因人而更加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