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例,即著作的体裁和凡例,是著作内容的表现形式

文体 2023-06-17 11:06

体例,即著作的体裁和凡例,是著作内容的表现形式。我国历代修志对于志书体例特别重视。宋代,方志数量很多,体例变化也很大,但总是把确定体例放在首位。明、清两代政府则制定统一体例,要求各地修志一体遵照。现代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尤其要重视体例。方志体例主要包括结构、体裁、章法(文字编写的一般原则)三项内容。

一、方志的结构

方志的结构指方志各组成部分的构成,即志书的编排形式。从结构层次上看,可分为多种类型,本讲注重谈章节体类型。章节体是指以章节为层次编排内容的篇目结构形式。篇目层次一般在三级及三级以上。社会主义新方志由于门类分得较细,有的层次可达六七级。根据篇目设置结构形式,章节体又可分为大编式、中编式、小编式3种类型。有的是以总志之下所设分志的多少而定,有的是以全书所设编(篇)的多少而定。以县级志书为例,大篇体式的一级目,即“编”只设7—8个大编。江苏省的《如东县志》为大编体式,除志首概述、大事记外,设地理编、经济编、政治编、军事编、文化编、社会编、人物编。中篇体式的一级目,即“篇”(或卷)增至20多个分志。《武进县志》为中篇体式,除去概述、大事记外,设建置区划、区乡镇街、地理环境、人口、方言、农业、 水利、卫生、交通邮电、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商业、财政金融、经济管理、党派社团、政务、民政、治安司法、军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体育、社会、人物等25篇。小篇体式的一级目一般增至四五十个分志,《江阴市志》(县级市)仅经济部分就设了21个分志。另外,从方志记述的时间断限上分析,可分为通纪体和断代体。

(一)通纪体

通纪体是以记述一地建置之始或事物的发端至志书所定下限或搁笔时为止而考虑设置的结构形式。我国的志书绝大部分采用这种形式设置篇目,因为不论是通志、府志、还是厅志、州志、县志、乡镇志、区所志,在记述上均要追古叙今,既记本朝又记往代,既重视现状又记述历史。统合古今,详今略古,是这种形式的主要特点。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经过反复研讨,大都采用通纪体,一般上溯事物的发端,下限断在完稿之日或完稿的前一年。尽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曾要求,首轮修志以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为上限,但多数志书均适当上溯到本地建置之始。我省二轮修志一般以衔接首轮志书的下限上限,下限断至2005年。

(二)断代体

这是仿照班固《汉书》等断代正史,记述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各方面发展情况的志书记述形式。这种篇目设置的志书,一般以“续志”标名。这种形式,在时间断限上,一般记述旧志断修之后至续修时的地方情况,或者记述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地方情况。对断限前的情况,适当予以追述,给人以承上启下的感觉。篇目设置多沿袭前志篇目设置的门类及体式,或稍作改动增删,按前志的门类续记旧志断限之后的事情。在编修方法上,通常只因袭不创新或多因袭少创新。断代修志多见于明、清及民国时期,或因前志体佳闻名而续,或以时间紧迫而续,或因经费不足,新生事物不多,不能大规模编修而续。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编方志不能照抄旧志的体例,而需要创新。但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地方志,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优秀的文化形式,这种形式经过改造,舍旧增新,仍能为社会主义新方志服务。所以,在创立新体例时,也不能完全抛开旧志的体例,而应该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将旧志中优秀的成份作为创立新志体例的基础。

新方志的新体例结构应根据以下原则来制订:第一,要符合现今的时代特点,凡现今时代有的,应包括进去,无的,不必虚设门类;第二,所列门类,要通行、易懂,能为一般的社会文化水平所接受,而且门类排列应有主次和轻重之分;第三,各门各类,要区分明确、眉目清楚和重点突出,不能相互重叠、彼此交错和失之繁琐,一般篇目不宜超过四至五级。

编修地方志是一件复杂繁难的新事,任何体例结构规划,任何拟目,都只能作为参考,不宜一概搬用,各地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根据新志编修原则自行取舍,斟酌门类从而编出多种多样的新方志。50年代后期以至最近以来,有不少热心志事的先行者曾为新方志拟订出多种不同的篇目,作为体例结构,供各地参考采用,这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各地修志工作者广泛借鉴,但是应提醒和鼓励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多方采择,不宜集中采用一种,以免将来新志编成后,发现格式一律的弊端而难以更改。

二、方志的体裁

地方志的体裁,是指方志的文字表现形式。方志的体裁基本上是来源于司马迁《史志》的八书和班固《汉书》的十志。其发展的总趋向,是和正史保持一致。随着修志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和修志理论的日益发展,为适应表现各种内容的需要,新方志逐渐形成了述、记、志、传、图、表、录7种体裁作为承载新方志的形式。

述,即指概述,是对一地全面情况和事物、历史和现状的概括介绍。概述居于志首,是志书的总纲。一般来说,方志的概述均独立成篇。它以简要的文字,梗概全貌,简述发展,记其变化,揭示规律,从而勾勒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系统的轮廓。概述纵述历史,横陈现状,可以述中有议,议中有述,使事实和议论浑然一体,瞻前顾后,由现状展望未来,既引起阅读的兴趣,又给人以精神鼓?。

记,即大事记或大事年表。大事记是按时期顺序记载本地的大事,为全书之经。大事记有利于克服各分志横排带来的结构松散的弱点,使志书的整体结构更加严谨。大事年表是以粗线条的方式勾画大事。大事记则对事实记得比较详细。

志,即各专业分志,是全书的主体部分。它是一种专门性质的著述。就其性质而言,专志除具有方志的科学性、现实性、资料性这个共性特点外,还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有所反映本专业的专门体例和专门内容,即:反映本专业的基本面貌,体现某个专业的特殊发展规律,由专业人员编纂,为专业发展服务。专志这种独特的个性,是人类进步、科学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产物,又是方志体例日益完备、不断发展的结果。?

专志是全志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方志的特性和功能主要是通过各个专志生动地体现出来的。专志的社会地位历来受到重视,其原因就是它有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业内容,这是志书的精华,最为经世致用。旧方志中的专业资料,在历史上曾起过很大的作用,现在仍有它的使用价值。编修专志的过程,就是对一个行业的情况,从历史到现实全面地、系统地调查研究的过程,也就是搞清行情的过程。

新专志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有从历史到现状广泛而翔实的专业资料、经验结晶和科研成果,这些对于各专门学科的理论学术研究和专业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另外,一个专志的编写,将带动一条专业战线从上到下数以百计的专业人员投入这项工作,通过三、五年修志实践,对于培养干部的理论化、知识化、专业化,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总之,编写专志是条条需要,块块需要,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子孙后代的需要,概括一句话,就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传,指人物传,专记对当地社会历史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人物,分为大传、小传、合传、类传、附传等。

图,分地图、绘画、照片等。各分志都应有适量的图。

表,是一种既易综括、又便省览的体裁,也是历代修志的一种传统手法。在新编地方志中,不仅人物、纪年立表,而且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体育、卫生等情况都可以综括为事表、物表、数字表等形式。

录(附录),指志尾附载的有辑录价值的资料或文献。附录是志书不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帮助加深理解正文,便于查考,增加志书的使用价值。

三、方志的章法

方志的章法,即对志书撰写的一般要求。撰写志书的一般要求,主要体现在一部志书的“凡例”中。甘鹏云在《方志商》中论道:“纂修通志,以规定义例为最重要,义例不定,如裘无领,如网无纲。”“凡例”有多种形式,除每部志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书之“凡例”外,全国性统一要求的修志“凡例”亦历代不乏。1985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行了《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二十六条,全国各地的修志工作都必须按照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去办。各省根据全国统一要求和本省实际情况,对所属市县的修志工作又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是其下属各级修志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志书撰写的一般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思想。这是一部志书的灵魂,也是一代新方志的时代特点。新编纂志书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志书断限。这是志书上下限的界定。必须明确告诉志书撰稿者、资料收集者,使其首先从总体时间观念上,明确这部志书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处的方位。

(三)志书文体。文体就是指文章的体裁和风格。地方志用记叙文体,叙而不论。它既不同于小说、散文、诗词歌赋,可以作抒情描绘,虚构夸张,又不象议论文体,可以大发议论。正如章学诚所谈:“志为史裁,全书自有体例。志中文学俱关史法,则全书之命辞措字,亦中有规矩准绳,不可忽也。”方志的编修,应尽力做到从实而书。叙述事实,不事空洞的议论,更要防止沾染宣传色彩,杜绝任何空话大话,要自始至终保持科学的态度,力争做到重要事件一件不漏,空洞言语一句不留。

新方志对文体的要求是:使用语体文,记述体。

语体文,指运用现代汉语著述的文体。历代志书的写作,使用的都是当时的语体。新地方志要使用现代汉语写作。民族自治地方的新方志,可以同时用汉文和本民族文字出版。除引用历史著述原文外,要力戒用文言文,也不要用半文半白、文白间杂的语体,更不能用骈体文。

记述体,是指把事物的特点、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和人物的经历,如实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文章体裁。记述文体有6个必要的因素,即: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在记述文体中方志地理书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交待清楚这6个问题。否则就不能圆满达到记载和叙述人物、事件的目的。志书对是非、功过、得失、褒贬、成败、经验、教训等要寓于记述之中,让事实说话,不须妄加评论,叫做“述而不论“。但在编修时要指导思想明确,立场、观点鲜明。

(四)志书内容。主要指全志包容量,即由几大块组成。专业志篇章的设置、排列顺序,各篇的机构沿革、内容述要的安排及有关内容的编写要求等,其写法要高度概括,言简意赅。

(五)编纂原则。指编纂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包括必须遵守的某些原则,如求实存真、详今略古、体现时代特点、突出地方特色等。

(六)立传标准。人物篇是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物立传标准,入传范围,收录内容,排列顺序,都应有一个原则的说明。

(七) 行文规定。指编写中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规定。如人物称谓、统计数字、计量单位、纪年方法、地名使用、行文处理、语言文字、标点符号、专业名词及其他特殊用语等。

(八)介绍资料。即资料来源、收录经过、材料的考证、鉴别及利用情况,特别要说明一些特殊材料的来源,以便后人查考研究。

(九)特殊问题的处理说明。主要指上列各项没有谈到而又必须说明的问题,如一些政治方面的问题。志书是流传千古的,一些问题在今人看来不成问题,而在后人看来就可能成为难点、疑点,在“凡例”中应有所提示。

四、志体与其它文体的区别

志书有自己特定的文体。它不同于文艺文体,不同于议论文体,不同于公文文体,不同于科教文体,也不同于新闻文体,和一般历史著述即所谓史体也有某些差异。通过辨析,可以把志体与上述各种文体严格区分开来。

(一) 区别于文艺文体

文艺作品允许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虚构故事和人物。文艺作品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人物刻划和景物描写,同时可以运用衬托、渲染、夸张、想象等多种文艺表现手法,塑造各种艺术形象。方志记述的是历史事实和现状,以及事物的发展过程。它以真实为其生命,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虚构和些许的虚假,也不允许有所谓“合理想象”。它要求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真实地、客观地记述事物,对所记载的内容要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考验,方志不采用文学描写手法。

(二) 区别于议论文体

议论文是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的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以理服人,启发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认识。议论文具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提出“要证明什么”;论据,回答“用什么来证明”;论证,解决“怎样去证明”。

方志的原则是“述而不论”。观点不能靠发议论不能由作者以论点方式明确提出,而必须靠史料说话。修志者对客观状况所持的观点和倾向性,应在事实的记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寓褒贬于事实之中”。方志只能靠大量的、真实的、经得起检验的资料来记实,不能用引证名人言论或科学上的公理、定律等做论据。方志的重点在“记”,以资料取胜,而不能杂以评论,进行论证。方志应通过大量的确凿的事实,让读者自己从中得出结论。当然可以有“画龙点睛”之笔,但要恰到好处。

(三) 区别于公文文体

公文文体包括命令、批示、批复、通知、总结、报告、计划和法律文书等。志体不同于公文文体,不要把志书写成总结。总结,属于公文文体的范畴,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总结大致由三部分内容构成:总结的名称、总结的正文、总结的署名和日期。正文部分是总结的主体,一般要说明情况,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措施。方志的写作方法,和工作总结不同。方志重在记实。虽然也要体现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但不能象写总结那样,由执笔者一、二、三、四地总结几条经验,再一、二、三、四地开列几条教训。经验、教训必须寓于事实的记述之中。

(四) 区别于科学文体

科教文体如教材、讲义等,是系统、完整地向学生讲授各类学科知识和科学道理的。它多以严密的逻辑思维讲解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方法。理性的讲解和技能、技巧的训练,是教材、讲义这种科教文体的重要特色。

新方志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乡土教材,是就方志的客观作用说的,决不意味着要把方志写成教材。志体与科教文体的教材,无论在体例上还是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方志也有知识性,但它是体现于资料中。必要的名词解释、专题说明,一般不入正文,只作脚注或附件。新方志要突出经济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各专业要突出自己的行业特点,这会涉及到一些生产过程、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从标题到内容,都不要写成教材、讲义形式。卫生志不能写成卫生学;医药志不能写成医药学;经营管理部分不能写成企业管理学;技术方面的内容,不要写成讲述科学技术知识的科普读物;记载产品的内容,不要写成产品说明书或商品广告。方志要写本行业、本系统进行经营管理和技术革新的情况,反映其历史和现实状况,必须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用原理说话。

(五) 区别于新闻文体

新闻有自身的写作特点、要求和章法。新闻一般由三部分结构而成,即:导语、主体和结尾。导语,就是把报道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引人注目的事实提炼出来,给读者一个总的概念。新闻文体包括简讯、消息、综合消息、评述性新闻、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等。方志不同于新闻,在时限上有自己的断限。新闻要干预现实,指导当前的各项工作。方志的本源是客观事实,但不能直接干预现实。方志既记历史,又记现实,不象新闻只记新近发生的事情。方志不采用典型新闻文体的“三段式”。

(六) 区别于史体

志有志体,史有史体,不能把方志写成地方史。史书是述史,志书是存史。史书在结构上一般采用竖排横写,即按时间发展纵排大篇,每篇横写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志书则采用横排竖写的结构方式。横排分类,竖写发展过程。史体作者可以出面评论,史论结合。史体中的史话则是通俗地讲述历史知识,它以介绍、叙说史实为主。只要不违背基本的历史事实,可以敷衍、割舍、剪裁,可以穿插一些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名人轶事、民谣谚语,可以用文学手法进行形象的描绘和人物的刻划,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要写得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志书要求作者把观点和倾向性,寓于史料的记述之中,不需要作者出面评论功过是非,必要时至多三言两语方志地理书的含义是什么,画龙点睛而已。方志不需“以论带史”,也不要夹叙夹议。史话的编写手法,方志不宜采用。

附件下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