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号杂谈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万象纷呈而又数不胜数的大小地名。每个地名都记录着人们对自然地理现象与人文地理事物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全部过程,因而它们被称为研究历史的“活化石”。今天,我们一起探索“活化石”里的故事。
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地名,那么,什么叫地名?地名就是地方的名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自然地理实体、居民点和行政区域等地物所起的称呼。
地名的产生比文字的出现早得多。文字产生以后,口语地名被记录下来成了文字地名,地名的文字记载历史也就开始了。我国的上古文献,如孔子编选的《尚书》、删定的《诗经》等,便载有大量地名,说明我国地名记载的历史非常悠久。20世纪初以来陆续出土的殷墟甲骨卜辞上刻有500多处地名,这不仅大大补充了上古文献记载的不足,而且提供的地名所出现的年代要比最早的传世文献记载上推了将近1000年。
我国究竟出现过多少个地名?只要稍微统计一下古代地理著作中出现的地名就会发现,有历史记载的地名数量惊人。甲骨文记载了500多处地名,《山海经》中就有地名1100多处,全文仅有1000多字的《禹贡》也记载了130多处地名,《汉书·地理志》涉及的地名超过4500处,《续汉书·郡国志》超过4000处,《宋书·州郡志》超过2000处,《南齐书·州郡志》也超过2000处,《魏书·地形志》则超过6000处。而早期记载地名最多的首推《水经注》,全书记载的各类地名达1.5万处。自唐代《元和郡县志》以后,历代地理总志在正史地理志以外又大量增加了地名的记载量。再以地方志而言,宋元以来我国现存方志超过8000种,共计10万卷。若以每卷平均涉及地名50处计,则单单地方志一项涉及的地名即有500万处以上。在中国整个历史时期的全部著作中,地名更将是一个难以估计的数字。
“中国”的自称、别称与他称
在众多地名中,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无疑应该是“中国”。
中国,是伟大祖国的名称,这个令人骄傲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 年):“楚失华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四是指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宋元时期的地理志 地方志,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所以,如果要译成英文,千万不要、也不能把典籍里的“中国”一词不分青红皂白地直接译作“China”。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含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包含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3000 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例如汉朝,正式国号是“大汉”,匈奴人在与汉朝交往的官方文书中也称“汉”,而不称“中国”。又如唐朝,正式国号是“唐”或“大唐”,吐蕃、回纥、南诏等政权与唐会盟的盟文中称唐朝为“唐国”或“大唐国”,日本则称中国为“唐土”。其后如宋、辽、金、元、明、清各朝,国号分别是“宋”“辽”“金”“元”“明”“清”,而不叫“中国”。清廷与外国签订的许多条约上,署的国名多数是“大清”。
“中国”之名最早出现在外交文献上的是1689 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方代表索额图的头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从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开始,“中国”一名以战败国的身份多次登上过国际舞台。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 of China,简称China。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 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文全称the ’s of China,简称仍是China,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魏晋文献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南北朝时已经多处使用,如北魏首都平城有一城门就叫中华门。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偓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关于地名,当然还有不少有趣的知识和典故。
偏僻的地名用字
古人云:“北人不识盱眙,南人不识盩厔。”“盱眙”读xū yí,因县城原建在山上而可远眺,许慎《说文解字》以张目为盱、直视为眙,故名,今为江苏县名。“盩厔”读zhōu zhì,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的秦岭山区,古以山曲为盩、水曲为厔,故名,到了1964 年简化为“周至”。
地名与传说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传说故事也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今河北省迁安市东北35 华里处的建昌营,有一条“仁义胡同”。相传乾隆年间,赵、孟二家为邻,因院墙占地发生纠纷,互不相让。赵家写信给远方做官的儿子,要儿子通过官府给孟家施压,以逞强势。儿子的回信,只是一首诗:
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他二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赵家细细品味宋元时期的地理志 地方志,觉得为堵墙而与邻居反目不值得,于是主动将院墙内缩二尺;孟家为其感动,亦让出如数尺寸。从此以后,两家礼尚往来、和睦相处,乡间传为美谈。所以,这条有四尺宽的胡同被冠以“仁义”之名。不过,这个故事流传甚广,各省都有不同版本,例如福建泉州市有“礼让巷”,因故事说林、唐两个官宦之家各礼让三尺,旧时也称“六尺巷”;按照安徽桐城的说法,“各让地三尺成巷”,礼让的主人公又变成了清代重臣张英。不过,无论如何变换主人公,表达的意思实质上是相同的。
成语和对联中的地名
“邯郸”是自先秦以来没有变更过的地名,有一个成语产生在邯郸,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邯郸学步”。其实不止邯郸,神州大地到处都有美丽的成语故事,含有地名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
向上滑动阅览
成语 地名 今地
杞人忧天 杞 河南杞县
中流砥柱 砥柱 在河南三门峡市
逼上梁山 梁山 在山东梁山县
稳如泰山 泰山 山东泰山
齐东野语 齐东 山东半岛
暗度陈仓 陈仓 陕西宝鸡市东陈仓镇
黔驴技穷 黔 重庆市彭水县
夜郎自大 夜郎 贵州北部
乐不思蜀 蜀 四川
得陇望蜀 陇、蜀 陇指甘肃,蜀为四川
福如东海 东海 东海与黄海
寿比南山 南山 陕西西安市南终南山
终南捷径 终南 陕西西安市南终南山
阳关大道 阳关 甘肃敦煌市西南的南湖乡
逐鹿中原 中原 黄河中下游地区
东山再起 东山 浙江临安市境内
合浦还珠 合浦 广西合浦县
痛饮黄龙 黄龙 吉林农安县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 海南岛三亚市
新亭对泣 新亭 南京市南
渔阳鼙鼓 渔阳 北京市及其附近
白山黑水 白山、黑水 东北的长白山、黑龙江
泾渭分明 泾水、渭河 陕西的河流名称
完璧归赵 赵国都城 河北邯郸
对联中出现地名的故事也有不少,比如民国初年,有位浙江督军叫朱瑞,系海盐县人。在一次宴会上,厨师上了一道杭州名采“西湖宋嫂鱼”,却忘了放盐,有人乘机讥笑道:“海盐竟然无盐了。”朱督军怕丢面子,开口道:“我出一上联,不知哪位能对出下联,上联是:‘海宁产海盐’。”海宁、海盐均系浙江省的县名,满席人顿时张口结舌。此时,一个浙江龙游籍的勤务兵正端菜进来,脱口说出下联:“龙泉任龙游。”龙泉、龙游也是浙江省的县名,对仗工整,平仄得当,满座为之称赞。
(以上内容摘编自《中华地名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