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大饭店》剧作代笔被指“金帛积”

近来,打假斗士方舟子高调指控韩寒文章代笔,田博微博爆料海岩《五星大饭店》剧作代笔道教名人文集,一时间,围绕“代笔”的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各方指天画地,口沫横飞。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文坛卷起千堆雪,实在热闹。

回眸吾国历史,代笔之风由来已久,无代无之。孔子述而不作,《论语》由弟子集体代笔而成。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吕氏春秋》,兼儒墨道教名人文集,合名法,洋洋洒洒二十万言。汉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八公,主持撰写《淮南子》。两大巨著,取精用宏,代笔亦功不可没。

曹丕曾有名言: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捷才过人的曹植,又疑又嫉。《三国演义》记载:曹植入见,惶恐伏拜请罪。丕曰:“吾与汝情虽兄弟,义属君臣,汝安敢恃才蔑礼?昔先君在日,汝常以文章夸示于人,吾深疑汝必用他人代笔。”祭出七步诗之命,其来有因。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滕王阁序》文采飞扬。无怪乎,请其代笔者门庭若市,《唐才子传》称其家中润笔收入“金帛盈积”。反观唐末宰相韦昭度,出身名门望族,早年起草公文,囿于才学不济,求人代笔,日后当上宰相,遭到宦官田令孜讥讽:“在中书则开铺卖官,居翰林则借人把笔。”

明代严嵩,凭借子严世蕃代笔的青词,赢得迷信道教的皇帝欢心,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时人讥为“青词宰相”。代笔之力,不可谓不大。后来严世蕃沉溺女色,对代笔意兴阑珊。严嵩圣眷日衰,终于倒台。一代权相天山冰消,莫非成也代笔,败也代笔?

明清鼎革之际,多尔衮的《致史可法书》与史可法的《复多尔衮书》,前者文辞优美,气势如虎,由上海才子李雯为清摄政王捉刀,后者委婉刚劲,绵里藏针,出于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之手。将遇良才,隔空叫阵,煞是好看。

清初,文坛领袖钱谦益年老体衰,又值顾姓巡盐御史为父求文三篇,润笔三千两白银。钱身患重病,难以下笔,他人代拟,又恐文采欠佳,故恳求前去探视的黄宗羲勉为其难,为己当枪手。见其犹豫不决,干脆将他反锁入书房。好个浙江才子,不到一个晚上,三篇字字珠玑的宏文大功告成。

乾隆一辈子,写诗总数不下43000余首,御用文人如沈德潜多有代笔。晚年沈编著文集,收录那些代作。此事传到皇帝耳朵里,难免恼羞成怒。沈虽已作古,但罪不可逭,死了也不能放过,当然要仆其碑,剖其棺,戮其尸。代笔之人如此下场,何其可悲!

1905年,清政府派出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回国前,谁来主笔撰写考察报告,成了天大难题。最后,找关系请梁启超与杨度,为五大臣写出《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和《实行宪政程序》。说来可笑,杨度从未去过欧美,梁启超可是大清通缉要犯。

蔡锷病逝,红颜知己小凤仙,请大名士易宗夔代撰一副挽联: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孙中山病危,著名的《总理遗嘱》就是由汪精卫代笔起草,孙先生极为满意,一字未改。

冯雪峰曾代鲁迅写过两篇文章:《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和《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当他读给鲁迅听时,鲁迅除了签上名,不置一辞。但鲁迅在编订本人作品时,特意将这两篇代笔文章排除在外。

才子倪匡为金庸《天龙八部》连载代笔,待金庸漫游欧洲回港,倪匡直言相告:“金庸,真不好意思,我将阿紫的眼睛弄瞎了!”让金庸叫苦不迭。

放眼域外,西方学者幽默表示:“代笔这一行,不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但历史之悠久,远超你我想象。”公元三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出现楔形文字,代笔应运而生。各大宗教经典,多由后人“为圣贤立言”。苏格拉底思想流传至今,哲人高足——柏拉图巨细无遗的代笔,当记首功。

《圣经》更是最早的一部“代笔巨著”,其作者究竟为何人?迄无定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偌大一部作品,从头到尾未留下代笔之人身份的蛛丝马迹,真可谓尽心竭力。

作家莎士比亚,剧本、诗歌、散文无一不精。杰作《哈姆雷特》、《麦克白》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脍炙人口。不过文学专家始终怀疑,莎翁或许只是一群“幽灵作者”如学者培根、才子马尔罗、牛津公爵爱德华,甚至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笔名而已。

生活放浪的作家,著作上百部作品的大仲马,传言幕后枪手无数。他唯一要做的,是在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大名。《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据说就是他与马奎的“合作成果”。

1851年,《纽约每日论坛报》约请马克思撰稿,流亡英国不久的马克思,考虑英文水平不过尔尔,请求恩格斯代笔。后者十年前定居英国,英文流利,满口答应,19篇署名“马克思”的通讯,陆续发往纽约,读者大表欢迎。该报决定长期聘用马克思,1853年,马克思开始直接用英文撰稿。一段佳话,见证二人珍贵友谊。

没有捉刀代笔者的妙笔生花,文体明星波霸乔丹、贝克汉姆、鲁尼的自传,要冲上畅销书排行榜,纯属痴心妄想。名写手乔纳森在英国《独立报》透露:“他们说出来的那些话,哪怕我只是照原样写出一半来,估计这书要么胎死腹中,要么沦为全世界的笑柄,而我估计也会打破饭碗。”

政治人物与捉刀者的关系,更不必说。从古罗马时代的凯撒大帝,一直到今天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幕后捉刀者的功劳,无人可以抹煞。

君不见,1978年,苏联领导人勃涅日列夫因出版文学作品三部曲《小地》、《处女地》与《复兴》,获得列宁文学奖。勃氏死后三年,《旗》杂志爆出猛料,总书记的三部中篇小说,出自一班御用文人之手。

前年逝世的索伦森,参与撰写肯尼迪就职演说等历史名作,肯尼迪总统曾称他为“知识输血库”。美国媒体誉为“二十世纪白宫捉刀第一人”。肯尼迪总统的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此句据信正是索伦森的神来之笔。但对外界的好奇发问,索伦森永远是微微一笑:“不要问。”

代笔代笔,乍看起来,大可站在道德高地指指点点。但一笔抹煞,未免过苛。或许其中别有隐情,并不单纯。若能因势利导,兴利除弊,方是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