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科学》 20 12年第l期踟c妇J S c伦n c锱面Y m 加锄N b . J。 20 J2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的审美意蕴黄仲山( 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24 88)摘要: 古代文学文本中借助大量意象的组合来造境抒情, 其中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审美意蕴较为丰富的一种。 亭意象的审美意蕴可以在造型、 色彩、 景观和意境方面体现出来。 通过对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审美意蕴的研究, 可以从中体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和精髓。关键词: 亭: 亭意象; 审美意蕴中图分类号: J206.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0 0 一8 69 l( 20 12)0 l—- 0 156_ - 0 5亭是中国文学传统中的重要意象, 在历代文人的作品中极为活跃, 尤其是六朝以后, 随着园林亭进入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亭与文人结缘日深古代文学文化的意蕴, 宴集之乐、 逸游之兴、 家园之怀、 离别之痛、 格物之思、 登览之感等, 无不与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小小一亭的咏叹, 常涵括了文人对天地宇宙的智慧之思以及对古往今来历史流变的浩然之叹。亭作为一种意象符号, 出现于历代文人作品中, 具有一种历史的延续性, 涉及到文人情感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也因此而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蕴含, 通过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的研究, 我们可以管窥中国审美文化的脉络和精髓所在, 从而略知民族审美文化的总体风貌。
本文在古典文学文本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古代的审美文化理念, 拟从造型美、 质感与色彩美、 景观美与意境美来探讨亭意象的审美表现特征。一、 造型之美亭是一种有顶无墙、 无门无窗、 空间开敞、 内外通透、形制灵巧别致、 形象鲜明飘逸的建筑物。 其自身形体的美被文人充分发掘出来, 常被比附为君子傲视独立的形象,代表一种开放的姿态和敞亮的空间与胸怀, 其意象也因造型上的特征而具有卓尔不群、 飘逸灵动的美, 生发出通透、轻灵、 飘逸、 超拔等审美蕴涵,1. 有亭翼然一飘逸之美欧阳修在《醉翁亭记》 中这样描绘: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 【, 删,歇阳修以“翼然” 来形容亭的外部特征给人的整体印象古代文学文化的意蕴, 不仅贴切而且传神, 因为中国的亭檐角斜出, 灵动而丝毫不显呆滞, 这种造型上的特征使它在外观上呈现一种翠飞多姿的美感, 许多文人把它概括为飘逸之美。 这种飘逸文人常借形象的事物以喻, 如白居易《题西亭》 : “何人兹造亭, 华敞绰万余。 四檐轩鸟翅,复屋罗蜘蛛。 ” ∞呻5)以鸟的翅膀来形容亭的檐角, 言其翘檐就如飞鸟展翼, 亭整体的造型“如鸟斯革, 如犟斯飞” 唧, 这种比喻不光形似而且神似。 另外, 还有人用弯月 、 弯弓等物来喻檐角, 也十分形象。’中国的亭由于造型上的特点, 给人灵动而不滞重的感收稿日期: 20 ll一0 9 一19作者简介: 黄仲山( 19 8 0 ~),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博士研究生。156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