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熙作为雄踞宋元之际诗坛数十年的爱国诗人,是南宋遗民诗人的代表。虽然对其籍贯有不同的观点,但其作为苍南、平阳两地历史上的文化先贤是毋庸置疑的。让更多人了解古代文化先贤的事迹及诗文成就,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林景熙像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号霁山,世居平阳坳中(即林坳,今苍南县藻溪镇元店、三岙村一带)。林景熙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曾冒死收葬宋帝骸骨,《四库全书》赞其“忠义感动百世”。其诗多写民生疾苦、亡国之痛,辞意委婉凄恻,感人至深。清初著名诗评家贺裳在《载酒园诗话·林景熙》中说:“尝叹诗法坏而宋衰。宋垂亡诗道反振,真咄咄怪事!读林景熙诗,真令心眼一开。”
▲林坳在今苍南县藻溪镇元店、三岙村一带
(箭头所指处)
林景熙年少聪颖,好学不倦,二十岁时就诗名在外,因而被推荐来到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市)就读当时最高学府——太学。当时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外舍考试合格,才能选升入内舍,再由内舍选升到上舍,而且内舍、上舍均有名额限制。上舍考试上等,才可以授职,称为上舍释褐。林景熙曾说自己“邅回三舍间,余亦跻寸武”,即经历了由外舍到内舍、上舍循序渐进的苦读过程。在太学就读的这段时间,他师从兰溪金履祥先生,研究学习理学。金履祥是浙东学派、金华学派的中坚,“北山四先生”之一,学者尊称为仁山先生。作为他的门人,林景熙同熊鉌等一起刊刻过先师文集。度宗咸淳七年(1271),林景熙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上舍释褐,时年三十岁。在当时这是同进士登第一样荣耀的事情,后来他还每每提及,如在《陪王监簿宴广寒游次韵》中感叹:“手折一枝惊昨梦”;又在《与邵德芳同舍三首》中写就“曾搴月窟一枝红”。至此他进入仕途,先任福建泉州教授,后迁礼部架阁(掌储藏帐籍文案之官),转从政郎(文阶官从八品)。
▲忽必烈灭南宋之战要图
咸淳十年(1274)七月,度宗死,贾似道立四岁的赵㬎为帝,专权误国,政治极端腐败。面对当局腐败消沉、苟且偷安和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的悲惨局面,林景熙毅然弃官回到故里,潜心探研经史,教授生徒。还经常与和他一样弃职归里、守节不出的同乡好友郑朴翁、林千之、陈则翁等饮酒赋诗,商论国事。德祐二年(1276)春,元军兵临宋都,伯颜入占临安。在临安陷落前,益王(赵昰)、广王(赵昺)逃离临安,于二月抵温州江心屿,建元帅府,传檄勤王,旋即南下福州。这年闰三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也来到温州,五月奔赴福州。林景熙此时正当英锐,在与同里周景灏商议之后,曾打算一同追随二王。他在《鞍山斋记》中表达了踊跃从军的强烈愿望。但终因联系不及和道路梗阻等原因,未能成行。在写给友人汪鼎新的诗中他还慨叹道:“征途险在前,而况车折轴”;“意远力不任,化作邓林木”。又托为商妇之词:“良人沧海上,孤帆涉何之?十年音信隔,安否不得知。”“妾身不出门,妾梦万里驰。”对在闽广沿海坚持斗争的宋室君臣,表达了深切的怀念。
▲林景熙冒死拾帝骸图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八月,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加,以修复旧寺为名,帅凶徒发掘会稽南宋六帝陵墓,盗劫金玉宝货。更是将六代皇帝与后妃的骸骨抛弃于荒野草丛之中,惨状目不忍睹。此时寓居越上的林景熙,出于民族义愤,与同乡好友郑朴翁扮作乞丐,背着竹箩,手持竹夹,冒着生命危险收殓暴露的陵骨。他们把银子铸成百十个小牌,系在腰间,来贿赂监守的番僧,从而捡得遗骸,装成两函。又假称函中装的是佛经,再秘密移葬于兰亭山中,并在土坟上种上冬青树作为标志,写下《冬青花》一诗:“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又作《梦中作》四首,“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其一),把皇陵被发掘比作蛟龙失珠,把骨骸比作寒玉。“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几吠鸦,水到兰亭声鸣咽南宋四库全书,不知真帖落谁家。”(其三),把宋帝的骨骸比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唐太宗死时将《兰亭集序》殉葬,而今昭陵虽被发掘,而王羲之真迹已到兰亭。以凄怆的声调记录了埋骨的经过,抒发了自己的悲愤,并希望将来能读到他诗的人,知道民族正气依然存在,并没有随着国家的沦亡而完全消失。和林景熙同时代的山阴人(今绍兴)唐珏也有夜往收殡陵骸的事迹。明嘉靖间修复会稽六陵,于陵旁建林唐双义祠,表彰他们的义举。文征明撰文书下《双义祠碑》,赞颂他们“高义卓行”“前无古人”。
▲林景熙“汗漫游”图
在大德元年(1297),林景熙由越抵杭,进行了一次跋涉长途的旅行。在杭州旧地重游,作《重过虎林》《故宫》《拜岳王墓》等诗。然后北出嘉兴。端午在嘉禾学宫,友人顾东浦偕博士载酒饯别。第二天随即从水路抵达云间(今上海松江县)。他对遁迹云间九山的太学同学邵德芳说:“尔来涉长途,征衣拂天姥。遥泛松江舟,薰风采芳杜。”他在云间居留多时,拜谒陆宣公祠、内史祠,寻访二陆故居、顾野王读书堆,以及秦皇驰道、吴王猎场遗址,作诗多首。渡过淀山湖后,到了苏州,虎邱寺、剑池、馆娃宫、真娘墓和吴江垂虹桥,此间都留下了他的踪迹和吟篇。在镇江,他凭吊唐诗人许浑的丁卯桥故宅,游览了鹤林寺、中泠泉、焦山寺胜迹和多景楼故址。南朝宋武帝刘裕旧宅如今成了僧寺,引起了他的很深感触:“青衣梦破满林烟,一掷乾坤亦偶然。僧屋翠微看月上,江山犹似永初年。”诗咏宋武帝的功业和身后衰微景况。“江山”句怀古伤今,寄其世变的悲慨。沉郁苍凉,极饶顿挫之致,是一篇很见笔力的名作。镇江之后,林景熙再没有往前走,便折返丹阳。从无锡回转苏州,又从苏州横越太湖进入湖州, 最后他溯钱塘江而上,到达桐庐,登临严子陵钓台,访问了钓台之东白云原唐诗人方干故居。夜宿七里濑,对着乱山雪意,滩声鸿影,开樽独酌,心中不禁涌起飘泛江湖的寥落感。这一次林景熙称为“汗漫游”的吴越之行,历经江南十座名城,沿途寻幽访古,登临赋咏,作诗五十余首,拓开视野和境界,在他的创作上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平阳腾蛟的林景熙墓
吴越游归,大德三年(1299)至十一年(1307),林景熙大部分时间在故乡度过。他在马鞍山麓建了一所赵奥别业,过着清贫的生活,还以颜回箪食瓢饮、乐在其中来解嘲。这时他除了教授生徒外,还关心地方公益事业。大德四年(1300),他为判官王秉仁写了《平阳县治记》使人们知道平阳建县的历史。大德五年(1301),他写了《公溥堂记》向州守孙筠进了药石之言,希望他能为老百姓做些好事。大德十年(1306),州判皮元修了阴均斗门,他欣然为其作记。大德十一年(1307),《平阳州志》修成,他作了序言。
至大元年(1308),林景熙六十七岁,忽然游兴勃发,北上杭州,然而不久即染病回到故里。又经两年,这位爱国诗人与世长辞了,享年六十九岁。晚年,他把自己的诗文收集起来,编成杂文十卷,诗六卷,诗集名《白石樵唱》。他逝世二十四年后,同乡章祖程的《白石樵唱》注释本便问世了。
▲《霁山先生诗文集》清康熙三十二年汪士鋐刊本
宋元易代之际出现的一批遗民诗人,如林景熙、谢翱、谢枋得、汪元量、郑思肖、真山民等,使诗坛重放光彩,使宋诗有了一个光辉的终结。其中谢、林齐名,并称翘楚,而从创作的实际成就来看,林景熙的地位又超过谢翱,林景熙的诗古近体兼备,诸体都有佳构,这一点使他能够在宋末元初的诗坛称雄。宋季遗民诗人多做近体,五古较有气格者数谢翱。林景熙与谢翱节义既同,才概亦略似。而他的七言歌行词气蹇拔,意韵沉至,比五古更能见出他的才力。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六说:“宋末盛传谢翱歌行,虽奇邃精工,备极人力,大概李长吉锦囊中物耳。林德旸七古不多见,而合处劲逸雄迈,视谢不啻过之。”他的五律,如《郑宗仁会宿山中》:“挑灯怀旧梦,移席近春泉。共话忽深夜,相看非少年。斗垂天末树,粦出雨余田。亦有茅簷下,饭牛人未眠。”感触深沉,而凝炼含蓄,句句稳妥,可称合作。但是,他最为擅长并且也最能体现他诗歌艺术风格的却是七言律体。现存其诗三百十五首(含补遗四首),其中七律八十五首,数量最多。清初范大士评其七律云:“俱秀健有骨,不必律以唐格,徒为优孟衣冠也。”
林景熙以诗名,而散文也很有成就,是位诗文并重的作家。他重视文章的学养,主张诗、文同道,“诗如其文,文如其人”。又认为诗本于文,一个作者如果没有散文的根底,是做不好诗的,“岂有拙于文而工于诗哉”?批评“裂诗文为二途而不知归一”的认识误区。其现存文集二卷,计四十四篇。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一些托物言志的讽谕小品。
附录
林景熙文集主要版本
1.《白石樵唱》六卷,(宋)林景熙,生前结集
2.《白石稿》十卷南宋四库全书,(宋)林景熙,生前结集
3.《白石樵唱注》六卷,(元)元统二年(1334)章祖程注释
4.《霁山先生文集》五卷,(明)天顺七年(1463)吕洪刻本
5.《霁山先生集》五卷,(明)嘉靖八年(1529)辽藩光泽王刊本
6.《霁山先生白石樵唱》十卷,(明)嘉靖十年(1531)冯彬校刻本
7.《霁山先生诗文集》五卷,(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汪士鋐刊本
8.《林霁山集》五卷,(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库全书》本
9.《霁山先生集》五卷,(清)嘉庆十五年(1810)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
10.《霁山先生集》五卷,民国四年(1915)冒广生《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
11.《霁山集》五卷,1935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12.《霁山集》五卷,196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
13.《霁山集》五卷,1985年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
14.《林景熙诗集校注》五卷,199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陈增杰校注本
15.《林景熙集补注》五卷,201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陈增杰补注本
主办单位
中共苍南县委宣传部
图文整理
洪振允
版本整理
陈以周
本期配音
陈婷婷
参考资料
1.陈增杰《林景熙集补注·前言》,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
2.萧耘春《苍南历史人物·林景熙》,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