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生五十和天命至道,须臾离不开易。
《易经》乾卦第五爻爻辞有云:“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儒家先师孔子在《论语述而》里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据记载,孔子五十之后始学易,用了韦编三绝的功夫,方从《易经》奥理中悟得了“知天命”的功夫,其格局由探究人道及世道升华转向了精研天道及命理。
到五十,守正出奇。从至纯守正中创造出大奇迹和大周天,而不再是小打小闹的瞬间小聪明和局部小成功。到位要得位,得位要当位。真当位,真决策,真取舍,真成就。
1、学易通世界奥妙
到现在,我断断续续研读《易经》已经逾十年,对易经的三易(不易、变易、简易)和阴阳(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有了一定的领悟易经常识三易,易经大理已经刻入了我的生命思想系统之中。当然,离孔子练就的那个韦编三绝功夫,距离肯定不止十万八千里。不过,即使如此,《易经》仍然带给了我永久而深沉的影响。通读《易经》之后,我们完全可以确认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大道之源(甚至代表了世界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高度),其大道相通、大道至简的工具性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洞察万事万物的规律特点并能正确进行取舍。
为什么能这样?最主要是《易经》的成书特点,由伏羲的《连山易》到神农氏的《归藏易》,再到周文王推演的《周易》,均遵循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事”的规则。尤其是读了《周易》之后,我们就会明白,后世诸子百家的学说,无不是从《周易》中汲取出丰富的营养。当然,《易经》是简奥的、抽象的、概括的、统领的,而诸子百家的创始掌门人基本是专业的、专攻的、专注的、专一的。如道家主要阐发了以坤卦为尊的大道,儒家主要阐发了以乾卦为尊的圣道,兵家主要阐发了以师卦为尊的胜道,法家主要阐发了以讼卦为尊的治道。
2、自进至世事洞明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作为,趋利避害”,这是老祖宗教给我们主动生存与灵活发展的智慧,讲究“天地人合一精进,万物圆融大共生”。而西方是分类解剖科学,可以借鉴解决局部问题和短期问题,但无法解决全局问题和长期问题,因此只能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残酷市场机制来解释及接纳万事万物自进化与瞎折腾。
一个人活到了五十岁的时候,除了那些仅仅吃饭、做事、娱乐活到五十岁的人,还有更多同时做到学习、思考、领悟、创造、战斗、担当到五十岁的人。本文的读者,当然主要是后者,或者是希望成为后者的人。这些年届五十岁的人,头脑意识里有精明能干的实战成就,更有大智若愚的睿智澄明。他们往往居于各类组织的顶层,或者在所从事的领域里达到顶尖水准!他们非常清楚,一时的成败得失和迷雾疑云左右不了日常决策,而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的功夫已经修炼至炉火纯青。
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绝不含糊;在小是小非面前,他们绝不纠缠。在什么位置干什么样的活、担什么样的责、得什么样的果,清清楚楚,一目了然。面对五十岁的人,不要再故弄玄虚玩小心眼;到了五十岁的人,自然也懂得共商共治共创共享的道理。财务自由、行动自由、决策自由固然不可少,但思想自由、精神自由、境界自由更为重要。
3、谦和达中庸至境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五十岁的人应有之态度。懂取舍,得自由;懂取舍,得持久。不固执,达中庸,揽全局,通长久。不做俗世的王易经常识三易,就做专业的王,至低也要做自己的王,在自己所喜爱及热爱的领域里力争做到冠军境界!
浮生苦短,五十爆发。不问廉颇尚能饭否,而问自己还能否奋力再出发!不问是否功成名就,而问自己是否做好了系统布局与全程安排!五十知天命,您是否真正能做到?是否还在一意孤行?是否还在刚愎自用?是否还在犹豫徘徊?是否还在利益纠葛中不分主次轻重!当然,即使到五十,我们也不能自封“大师”,也不要接受众人吹捧的“大师”,务必保持中性谦和的态度,让时间和事实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及贡献!务实是干好实事,务虚是研透原理。
绝不逆天而行,而要自创天地,敢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五十当知天命,阳为主,阴为辅。该放下的绝不留恋,该拿起的绝不畏惧,取舍自由方得至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