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本上古奇书,其中所记录的内容,即便是在古人看来,亦实属荒诞不经,所以历代都将其看做是志怪类书籍。
《山海经》一书的成书年代非常早,早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都知道在汉武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伟大的史学家叫司马迁,写了一本伟大的史书叫《史记》,但就是这位大史学家太史公,在提到《山海经》时上古奇书山海经有多大,也表示自己无法搞懂,承认书中的东西他不敢妄加评论。
现在学术界给出的权威观点,认为《山海经》一书成书于战国时期,鄙人不敢苟同。要知道对司马迁而言,战国时期是一段离得非常近的历史,就好像我们现代人和清朝一样,你会对清朝出现的书,比如《红楼梦》产生这种晦涩难懂的感觉吗?
其实答案还是要去书中找。
当我阅读《山海经》的时候,我发现玉这种东西在书中有些极高的地位。
在书中,介绍一座山或者一条水,首先会说的,必定是其中是否有玉。
我们知道,人类文明在新石器时代之后,进入青铜时代之前,有过一段“玉器”时代的文明过渡阶段。玉制工具比起石器工具来说就是一次生产力革命。包括生产工具和武器等等。直到后来金属的发现和加工,人类进入青铜时代,玉器成为了礼器,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当认识到这一点,结合玉在《山海经》一书中至高无上的崇高地位,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山海经》成书时,是一个玉器为主的遥远时代。
但是书中也多次提到“金”,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金不是黄金,要知道古人所说的“金”其实是铜!这里的“金”翻译过来只能翻译成金属,如果翻译成黄金那是要闹笑话的。
书中多次提到“金”,说明当时金属已经被人们发现和熟悉,人类已经开始步入青铜器时代。
所以基本可以肯定,《山海经》一书成书时,玉器仍是主体,但金属的出现正在来势迅猛的取代玉器的地位。
至于具体时间,这已经根本无法考证了,我们只能推测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产力水平,借以猜测大概的时间段。
至于书中出现的很多后来才有的事物,则很明显是后人在编纂和整理时留下的痕迹。举个例子,比如书中提到“郡县”的概念,这明显是秦朝以后的人编纂时不小心留下的,因为“郡县”这个概念是秦朝统一之后才出现的。也正是这些类似于BUG的存在上古奇书山海经有多大,才会干扰到我们对于事物真相的一正确判断,所以才会有人认为《山海经》一书是战国时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