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卦解析:职员如何应对老板或甲方的不合理要求

能量 纣王 2024-06-05 16:05

明夷

卦象中的爻是什么意思_六十四卦卦爻呈象_卦象爻象怎么看

明夷上地下火,在坎宫,属水。

内卦离火,这表示,在下的、在先的、根源性的主体,状态是轰轰烈烈、蒸蒸日上。外卦坤地,表示,在上的、在后的、浅表枝节性的客体,状态是绝对吸能、顺应承受,不光吃肉、还连皮带毛不吐骨头。表示内环境主体虽然起始能量充裕,但还是经不住外环境客体的吸收消耗,能量由盛转衰,光明耗尽,因此以“明夷”为喻。

这个卦里用了箕子作为例子,这是一个超级忠贤的大臣(明)夷于贪婪的商纣王(地)的过程。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是,职员被老板或甲方爸爸提出不合理要求,但仍然默默隐忍、尽力努力靠近。比如前段时间“老板要求每天出图100张”的事件,那些坚持工作、没有辞职的员工就是“明夷”。

对比“晋卦”是“没能力的跟着有能力的混”,那么“明夷卦”就是“有能力的跟着没能力的混”了。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译:最初,有动力,明夷这个卦是飞升的状态,像鸟儿拍打翅膀飞起来一样。君子发展力强劲,三天不吃东西也不饥虚。适合行动起来做点事情,(在某个专业内)有主控权和发言权。

释:关于“垂其翼”这句,我查了很多资料都觉得说不通。鸟类在天空滑翔的时候,不会垂翼,只会展翼。只有它们想向上飞、拍打翅膀的时候,翼才会呈现“垂”的姿态。结合明夷卦的发展过程,初爻阳爻既然“有动力”,那么垂翼动作也一定代表有力的状态才对。

主体一开始是通过某种努力,飞升到高位的。能力强得可以“于行,三日不食”,能做大事,有话语权,专业性很强。

比如箕子。箕子是商末王朝的太师,这个职位就是他通过展现自身的能力,逐步提拔上去的。只有主体身居高位,本身有了能量(火),然后,才有可能发生明夷的变化。所以明夷的最开始,主体要先培养出强大的专业能力,“于飞,垂其翼”六十四卦卦爻呈象,拼命拍打翅膀飞上去,能力强,能干大事,有发言权。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译:第二阶段,没动力。明夷,能量消失在辅助腿,缓下来以增益能量,很好。

释:左和佐同源六十四卦卦爻呈象,有支撑辅助的意思。但这个“股”和六四的“腹”,究竟是喻卦体还是喻状态,我也没搞清楚,只能强行解释。我的理解,明夷卦是“有能力的人跟着没能力的人混”,由有能力的人支撑辅助没有能力的人。在第二阶段,有能力的人“明夷于左股”,也觉得“猪队长推不动”了。“用拯马壮”按字面来解释就是:“用来拯救能量的增强”。六二没能量了,缓一缓、喘口气、休息休息,这有助于九三的能量(马力)增强(壮)。

箕子和比干齐名,都是商代贤臣。商纣王荒淫,无论忠贤怎样劝谏都没效果,甚至比干还因谏被杀,使得贤臣们陷入迷茫困顿。这很符合六二爻的状态。

在现实中,专家常常会被老百姓大骂“砖家”,就是因为专业性和实践性有相背离的地方。普通人不了解专业者的思维,常常发生冲突,令专业者在刚开始的实践工作中备受打击,“夷于左股”。大致就是这种感觉。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译:第三阶段,有能量。能量消失在南巡,领悟到了要领,有缺陷短板,不能发展下去。

释:“南狩”这个词具体是什么意思,我还不太确定,这似乎都是文王那个时代的事情。我历史知识匮乏,只能根据卦义,暂且把它理解为某种“下基层,做实事”。“大首”我理解为“要领”“关键点”,“疾”是外伤,我把它理解为“缺陷”,这在兑卦中解释过。

据难以考证的故事说,箕子在比干死后,曾经悲伤地说:“比干因谏而死,我就不能再随意进谏了。否则,如果纣王因我上谏而杀了我,就是白白增添他的罪过了。”然后又有人劝他离开,他说:“不要。我效忠纣王,如果劝不了纣王就弃他而去,那我不是在以宣扬纣王的坏处来讨好民众吗?我不忍心这么做。”总之,就是那种,被人踩了脚还要说“对不起硌着您了”的大好人。不管怎么样,他似乎已经在踏实努力(南狩)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得其大首),自己再有能力也帮不了大王,因为这是有先天缺陷的,下不能犯上,按这条路子肯定发展不下去,“不可疾贞”。

从六二爻缓过神来以后,专业人员在这一爻是有能量的,因此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想要理论联系实际、寻找中立的突破口。在这个努力中,领悟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意识到不能带着短板发展。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卦象爻象怎么看_卦象中的爻是什么意思_六十四卦卦爻呈象

译:第四阶段,没动力。明夷卦发展到了卦体的腹部核心位置,产生了自我牺牲的念头,于是走出自己原有的执念。

这一爻,主体进入外卦阶段,火和地正式相交。“火”决定牺牲自己,把自己完全奉献给毫无能量的“地”。

箕子见商纣王不听劝,又怕惹怒纣王杀人、给纣王添罪过,于是就装疯。据说他把头发也剪了,装成癫狂的样子,要么就只会弹琴,纣王以为他真的疯了,就把他关进牢里,贬成奴隶了。这就是箕子的取舍:既要效忠,又不给纣王增加杀业。

这一爻也可能是专业人士下定决心豁出去,死心塌地地努力对接甲方爸爸的魔鬼要求。基本是这个样子。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译:第五阶段,没动力。像箕子一样,光辉灭尽。有利于发展。

可惜了箕子,既是能人、又是忠臣,却被昏君纣王给关在牢里白白浪费了。箕子极为忠贞,后来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灭了商纣王,解救了箕子并请他为周朝做事,都被箕子拒绝了。箕子宁可被埋没,也不为新王效力。但是这是有利于发展的,因为箕子忠于自己的内心,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既没有被昏君杀死,也没有违背自己的信念,在夹缝中生存了下去。这是箕子这个“火”被熄灭的核心时刻,箕子的才能被狠狠地埋没了。

这样能解释得通,时间线也差不多。据说文王是被纣王关在牢里的时候写作的周易,那时候纣王虽然还没有被灭,但极可能已经把箕子贬为奴隶、囚禁起来了。说不定,文王就是在牢里遇到箕子,交谈后得知他的状况,感慨之下把他录入了周易的吧?

专业人员放下自己的专业傲气,全力对接甲方爸爸。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译:最后,没动力,不明亮了,暗下来了。开始高高在上,后来却被浪费埋没了。

箕子本来位居一国太师,是个大牛人,可谓“初登于天”。可惜纣王不惜人才,导致箕子最后流落乡野、沦为亡国臣奴,碌碌无为,“后入于地”。

这种感觉,可能每一个和甲方爸爸打过交道的人,不用说就能领会吧?

《卦辞》曰:明夷:利艰贞。

译:光明消失,有利于艰难的发展。

外环境有过分要求,员工拼命死磕去达成,这对员工来说是牺牲的事,但是也有利于提升技艺、维护大局。因此,明夷是艰难的发展。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译:光明隐没在大地中,光明消失。自己内心非常努力、蒸蒸日上,对外界服从听命,蒙受大难,文王就是这样。“有利于艰难发展”,牺牲自己的才德光辉,团队内部大患难,仍然端正心志,箕子就是这样。

现实生活中,很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都是技术人员“内文明而外柔顺”而产生的,正因为他们内在很努力很有才能,外表又服从于没有专业才能的人群(如老板,消费者)。仔细想想,我们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好像真的忽略了感恩这些甘愿“明夷”的奉献者呢。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译:光明隐没于大地,光明消失。聪明圣贤要走进普通大众,为他们发光发热、耗尽自己的才能,从而彰显出自己的价值。

以上三种说法虽然各有表述,但译出来的含义都是相一致的,我想我对明夷卦的解读应该是基本到位了。

这一卦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保持积极上进,时刻准备奉献自己,春蚕到死丝方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