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人民思想发展十分迅猛,衍生了大量的学术派别 ,因而被后世所推崇称为“诸子百家”,而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诸子百家逐渐没落,而儒家一步步成为正统思想,推崇至今,今天,小卡就为大家解读一下儒家是为何能过从诸子百家脱颖而出,成为历代帝王的统治思想的。
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就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共计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则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
儒家,暂且不论,我们先聊聊其它11家的思想,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见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当初也叫道德家。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盘继承)而不论老庄派还是黄老派,两者都主张无为而治。这与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所相背离,因此,没落也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墨家,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明显统治者所需要的思想相背离。
法家相对而言可以说是地位稍好一些了,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但是法家重视法律,反对儒家的“礼”诸子百家比较儒家,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也是统治者所不能容忍的,因此也决定了法家只能是辅助统治者治理国家诸子百家比较儒家,而不能占据统治思想的地位。还有一点,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这与统治者追求国家稳定,奉行“祖宗之法不得变”的观念更是相背离。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因此,名家的理论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学术沿传里,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 名家的没落,除了因为不受上位者的支持之外,也因为弟子们并无能出前人的创新主张。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邹衍综合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在政治伦理上,阴阳家认为“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赞成儒家仁义学说。同时强调“因阴阳之大顺”,包含若干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汉初阴阳家还存在,武帝罢百家后,部分内容融入儒家思想体系、部分内容为原始道教所吸收,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便不在了。
纵横家可谓是当时做出名的流派了,时至今日,仍为人们所向往。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等。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当然,从汉朝开始,对于大一统朝代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而剩下的五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以及医家 ,从其定义上来说就不可能作为统治思想,但是其作为辅助思想一直流传至今,是我们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子所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是因为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只有儒、道、法。
那么,我们最后重点聊一聊儒家,儒家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的呢?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当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焚书坑儒"后,儒家受到重创,差点一蹶不振。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得儒家重新兴起。
董仲舒对儒家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改革。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他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际上要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就是要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因而,儒家思想适应了历史的发展,担当起维护封建统治的重任。可以说,汉代,是儒家成为国家统治思想的关键时期。
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流传几千年而不衰,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最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儒家思想强调人不是平等的,“忠君孝廉”,“内圣外王”,虽经历各种思想潮流的冲击,扔长期占据古代社会主流地位。首先,经世致用为统治者进行统治提供了思想支撑和精神武器(根本原因)。其次,吐故纳新,创新机制,顺应社会发展(内在原因)。而且,儒家积极入世,兼容并蓄吸收其他百家学说,以儒为主,集法、道等众多思想于一身,成为古代统治者进行治理的有效工具,长期居于古代社会主流地位。
以上,就是小卡对儒家思想为何能够成为古代统治思想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观点,欢迎评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