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载荷着沉重的历史和版图上消失了
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实行“务存简易”改革措施,减少冗官和节省财政开支,下诏并省州、郡、县。其中,在并省的五百八十九个县名单中,赫然有“即墨县”的名字。从此,“即墨”这个载荷着丰富而沉重的历史和延续近千年的地名在中华大地的版图上消失了。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转眼间过了40年。就当人们对“即墨”渐渐淡忘的时候,隋朝建立,北方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四分五裂局面。随着新政权的稳固,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对全国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在这次区划调整中,重新设立即墨县。“即墨”浴火再生,以崭新的容颜重新出现在齐鲁大地的东方。
这次重新设立的即墨县,并不是名称上的简单恢复,而是县治和县域都有了重大变化。一是放弃原即墨旧县治(今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择址重建即墨县城。二是划定了新的即墨县域:大体在大沽河以东,五沽河、丁字湾以南,南到海岸线的区域。这块新划定的区域,包含了原即墨县东南部,原不其县(西汉置,北齐废)、壮武县(西汉置,南朝宋废)、皋虞县(西汉置,东汉废)的故地。
新建即墨县的县治选址为什么要选择现在的位置呢?虽然古人没有留下任何文字信息,但我们可以从古代一脉相承的建城思想,大约可以推断出当初即墨县城定址于今址的相关因素。
万历即墨城形势图
一是地理因素。《管子•乘马》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即墨县城的择址也大体上遵循了管子的这一建城原则。“川”有两个含义,一为河流之意,二为平野之意。笔者认为“广川”在这里表示广阔的平原之意。因为在以农为本的农耕社会,平原地区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食。如长安位于关中平原;城都地处城都平原;北京南临华北平原。即墨县城正处于峻山丘陵与平原交汇之地。即墨城东南部为高大嵯峨的崂山山脉;东部为低山丘陵。它的西部和北部,除了形单影只的马山、灵山外基本为开阔平坦的原野。元代即墨城西门的门额为“临川”。这里的“川”如果是指即墨城西的近西河、远西河的话,眼界未免太浅,不能和东门的“望海”相对应。笔者以为,元代即墨城门的三个门额皆是意象,而非实景。这个“川”当是指即墨城以西广阔的胶莱平原。这样,西门“临川”,与东门“望海”的意象更能对应起来,给人一种意象上的平衡感。这样看来,即墨县城的择址也算符合管子提出的“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了。
即墨县城新址四周河流纵横。淮涉河从东而来,环绕半个即墨城。石河头河从东北而下,与近西河合流,折而南下,是为远西河。古人多择水而居,或临江,或傍河,久而渐成城市。古人建城为何要临江傍河呢?主要是考虑以下因素:
便于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发展农业。
便于取水。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临近江河,地下水位较高,凿井取水相对容易。
利于防御。在冷兵器时代,河流近城,河流便是天然的护城河。明正德六年,刘六、刘七起义军攻打即墨城,就在即墨城岌岌可危之时,山洪突至,河水暴涨,起义军被淹,被迫撤离转移。一次洪水化解了即墨城破的危机,解救了一城百姓的生命财产。
航运便捷。隋唐时期,潮水高位时海水沿淮涉河入海口直达即墨城下,在此乘舟可出少海(今胶州湾)沿海岸线到达经济最为繁荣的江淮地区。这从明代邑人蓝史孙《淮涉寺》诗中亦可见一斑,“山势东来翠欲流,溪声西下泛沙鸥。孤城隐雾三春曙,危塔呼风六月秋。僧趁晚凉依绿树地理方志通海县,客携春酒笑红楼。墨民未必知淮涉,唐宋朝时通越瓯。”近河通海,航运便捷,这应当也是即墨城选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形胜因素。
所谓“形胜”者“得形势之胜便也”。《辞源》将“形胜”解释为“地势优越便利,风景优美”。《荀子.疆国》称“形胜”为“其固塞险,形熟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形胜”如此重要,古人在建都立国时都把“形胜”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参考。那么即墨城的“形胜”体现在哪里呢?古人是这样描述即墨“形胜”的:《寰宇记》:“土疏水深,山高海阔”;《山东通志》:“崂山埒级于岱宗,墨水汇流于沧海,齐封杰壤,汉密岩城。”《郡志》:“东掖沧海,南面华楼,西襟马岭,北负灵山。”;万历《即墨志》记载即墨的形胜为:“县东南一带,蜿蜒屈曲,崒嵂葱郁,大崂诸山也。鹤山自东赴之,中空可数里,沧波渺茫,水天无际,海为著奇观焉。北过天柱抵灵山,折而西,马岭雄踞,与胶西诸山竞奇争秀。两沽、白沙、墨、涉诸水,经带包络,流贯乎中。墨之形胜诚伟矣!”
万历即墨县令许铤称即墨形胜:“其地三面滨海,右伏马鞍,北主灵峰,二劳拱其南,天柱维其东,形胜为东方冠。”
三、风水因素。古人讲究风水,凡建屋造宅,筑城立衙,都要精心选址。按古代堪舆家风水理论,最佳的风水宝地为汭(rui)位。何谓汭位呢?汭位就是弯曲河道的内弯所包裹的凸岸,凸岸这个区位被称为汭位。好的风水格局讲究藏风聚气,而气遇水则止。由于汭位三面环水,如此则能很好地聚气,气聚则人盛财旺。这种风水格局在民间又被称为“玉带水”。“汭位择址”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故宫的设计建造。环绕故宫前面有两道金水河,一道是天安门前面的金水河叫外金水河,一道是环绕故宫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河。天安门处于外金水河的汭位,故宫太和殿则处于内金水河的汭位。
明白了以上道理,对隋代即墨城的选址也就不难理解了。我们看,淮涉河从东而来,在即墨城南弯成一个半圆状的弧形,这正是风水家眼中的“玉带水”,而即墨城正处于“玉带水”的汭位,是古代建城选址的绝佳位置。
北京故宫太和门前内金水河
或许有人会问,即墨城并不在淮涉河内弯处的汭位,而是偏北偏西了一些。其实,隋唐时期的即墨城和明清时期的即墨城并不重合,而是在今之即墨古城偏南的位置。《唐书•地理志》和《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即墨……东南有堰,贞观十年,令仇源筑,以防淮涉水。”以今之淮涉河形势看,河水不可能冲击即墨城东南,而是冲击即墨城的西南位置。但在隋唐时期,由于即墨城是在今之即墨古城的南面,所以才会导致淮涉河水冲击即墨城东南隅的问题,所以即墨县令仇源才修堤堰以防淮涉水。即墨城什么时间北移了呢?清代即墨县令李云鐶在《重修即墨县城垣碑记》中说,“因元屯军,故城稍迁而北之,今城是也。”正是这次北移,是即墨古城偏离淮涉河内弯的“汭位”。但在隋代,即墨城选址的时候,即墨城是应该正位于淮涉河“汭位”的。
由于隋代距今年代久远地理方志通海县,资料阙如,对于隋代即墨县城选址的个中缘由,笔者只能是以意逆志,凭空结撰,其实际情况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各位看官切莫认真。
作者介绍:韩文梁,号月庵,即墨文史爱好者。月庵谵语,不足为据,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关于方志即墨
为挖掘、传承即墨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学会会员交流学习。青岛市即墨区地方志学会申请并认证“方志即墨”微信公众号,希望大家踊跃投稿,文责自负,学会每年将选取优秀文章编辑成会刊。
投稿邮箱:
方志即墨
往期作品回顾
点击获取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