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路径的提出源自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的启示。在这部反思和批判西方中心主义的著作中,柯文试图在中国自己的历史逻辑中梳理中国现代化的线索,其理论模式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中心/地方”之间业已形成的格局提供了研究反思的依据。一种着眼于地方的文学现代化进程研究开始凸显自身价值。四川大学教授李怡由对中国文学成都路径的研究首发,根据地方路径这一概念指示的研究思路,给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学术增长点。地方路径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理论方法方面看,地方路径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新的文学研究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地域文学、地方文学研究。地方路径的重点在于路径,意味着一种历史过程的动态意义。借助地方路径研究,有益于追踪和挖掘现当代中国文学的复杂结构和丰富路径,以及其介入世界进程的方式、走向世界的历史经验。同时,地方路径也是对以往传统文学研究关注时间意识的逆反与转向,地方路径是对文学与文化研究空间意识的深化,切实展现对空间存在的体验和观察——人都是生活于具体而微小的空间之中的,空间中隐含着属于不同地方的人生和情感的体验;空间中蕴含着现实社会中的制度、秩序和个人对社会关系的心理感受。鲁迅1934年4月19日在与木刻工作者陈烟桥的通信中讲道:“我的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的风俗,街头风景,就是为此。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鲁迅是把具有地方色彩的作品带到世界的先驱,他指出对文学艺术地方色彩的倡扬是地方走向世界的路径。应该说,文学创作是如此,文学研究亦是如此,当真正实现了自觉于自我意识、自觉于地方经验的时候,地方就真正通达了世界。地方路径这一理论方法的价值与意义也于此处凸显。研究者通过分析和研究文学的“在地性”,必将为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空间地图和世界文学结构方面带来新的重要突破。
二、从文学阐述实践方面看,地方路径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地,引发了对地方文学的重新审视,以及对地方作家和作品的重评文学和历史哪个有意义,一些边缘作家和文学现象被重新发现并被赋予意义。同时,地方路径也为经典重读提供了新的视角及重要的理论资源,将对重写文学史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怡在其2020年发表于《文学评论》第4期的论文《成都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中,以内陆腹地的成都为例考察了李劼人、郭沫若等知识分子的个人趣味、思维特点,并作了细致的分析研究,提出成都存在另外一种近现代嬗变的地方特色,认为这一走向现代的地方路径值得剖析,它与上海路径、北平路径一起,绘制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丰富版图,并认为沿着这一方向,有望打开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的可能。循着这一思路,在发现成都之外,中国文学还可以在南京、高邮、广州、西安等许许多多的地方发现,通过不同地方的发现,进一步发掘和梳理中国社会、文化、文学自我演变的内部事实……比如以作家叶兆言、汪曾祺等为例,他们的创作中流灌着南京、高邮特有的文化趣味和审美特质,他们在写作中展现的个人趣味表现出与时代主流的某种差异,具有明显的南京品格、高邮品格。这种切实的地方体验及文学表达是当时当地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地方品格的累积与突破,不断充实作为共同体的中国品格,从而将形成现当代文学、文化的另一种内涵。而不同地方、不同群体的对话和并进,必将逐步建构出现当代中国文学认知的新格局。以地方路径重新发现历史发现文学,这是一种思维、视角、阐述的突破,从中可以厘定中国现当代文学可能具有的多样、丰富、差异化的路径,并最终构成超出现有文学史叙述的多种结构的可能。
三、从思维根源方面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地方路径研究方式目的在于寻找中国现当代文学建构和发展过程中的多元路径,最终是为了重返文学史现场,在文学史的原始形态中,探寻以研究者的路径去解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地域性、多元性的重要意义。地方路径虽然开拓了文学及文学史研究的视野和思路,对传统研究进行了有益补充,但也实难带来文学史研究范式的根本性转换。这一内在的思维根源提示我们应从容地在地方、区域、阶层、族群等领域钩沉历史和文学的脉络,至于能否突破宏大历史叙述,不是唯一的追求。这些对来自地方的局部研究的辨析,终将丰富我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知,丰富我们对五四以来文学传统内在机理的认知。这一路径能够促使研究者发现散落在历史深处的知识碎片及文学根须,通过这些被忽视的材料文学和历史哪个有意义,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空间版图及价值意义。
上世纪20年代,闻一多提出:“真要建设一个好的世界文学,只有各国文学充分发展其地方色彩,同时又贯以一种共同的时代精神,然后并而观之,各种色料虽互相差异,却又互相调和。”这一论断可以被视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地方路径的前行方向,也可被视作地方路径研究的基本原则。让我们审慎地重审地方路径研究还可以推及的领域,思考带给我们的启发和细节,在更多的方向和领域加以尝试。
【作者系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此文获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时代应用型旅游人才研究中心”基金资助(子项目编号:2020SKJ06);此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钱钟书学术著述的文体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BZW020)阶段性成果;此文受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