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上岸考生征稿启事

各位同学大家好,本公众号一直征集各种经验贴稿件,不论你是最新上岸的,还是去年上岸的,抑或是更年长的学长姐,来稿不拒,绝对欢迎,形式不拘,衷心感谢!

具体征稿启事今年与去年相同,详情请戳:

作者和稿件简介:

这位同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上岸考生,是总分第一名(也是初试第一名),取得了415的高分!

这篇帖子,非常详细地对北外这个较为冷门的专业(梅香真的第一次听说跨文化研究)进行了“考情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当丰富的复习指导意见!帖子的作者没有做目录,但是梅香想要代为做一个目录呈现给大家:

使用前须知

一、关于这个专业

二、我的个人情况

三、公共课经验(略,详见微博)

四、专业课备考时间表

五、专业课笔记怎么做

六、专业课怎么背

七、真题怎么用

八、信息怎么找

九、浅说一下各科怎么学

十、关于心态

其中,梅香觉得顶顶珍贵的部分,都标了颜色。其中,第八点和第九点特别特别适用于“北外考生”去看,这里不仅“授之以渔”,而且还“授之以鱼”——作者直接给出了一些重要官网的列表和官网所含的信息,同时根据北外的考试特点,提出了不同科目的不同复习法。

而本目录中的第六点“专业课怎么背”,则适合所有学校所有专业考生来看!而且建议大家可以拿个笔记本,总结成关键词,做成tips,比如,其中提到了“记忆知识的底层逻辑”,“背一些情节梗概/原文细节”,“把笔记当素材背,实现知识迁移”,“注重记忆文学史中朝代绪论”……

这个同学建议“背书”和“理解”相互结合,这个方法适合大部分考生。

本帖还有一个亮点:(请真的感谢帖子作者,真的太贴心了)作者给大家准备了一份“书单”,这份“书单”是单独的一个word文档,但是梅香决定附录在本帖结尾处,方便大家及时查阅!

祝愿作者未来在北外学习进步,前途光明!!!

本文设置为原创,但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赞赏,梅香会截图打款详情,悉数交给作者!以下是原文。

北外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初试第一名

415分备考经验

(附参考书目)

初试第一 复试第二 总分第一

我的微博:-

公共课经验可以在我的微博里找,初试笔记可以私信联系我购买(保证价格不会虚高)。

使用前须知

我虽然是初试第一,但两门专业课总分其实是第二,看这个都不如去看我牛逼的双80+公共课经验啊哈哈哈!(不是)

我虽然专业课不是第一,但是也写了经验贴,因为以下这些内容,算是我针对自己备考阶段的不足而总结的经验教训,以及结合我后续学习发掘出来的新经验。

再者,我虽然算是学姐,但其实也只是比各位学妹学弟早考了一两年而已,算不上什么富有经验的人。我真的主张不要太依赖别人的经验贴,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你。以下经验切勿当成金科玉律,提到的资料你完全可以不看,而且你完全可以反对我,所以仅供参考。

与其关注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我认为我整个备考过程中的大方向和大方法是更有借鉴意义的,即:

广泛阅读(不局限于专业知识)、保持思考、信息搜索、重复记忆、坚持到最后一刻。

一、关于这个专业

我一开始想考文学院的比较文学,但是比跨不用考语言学,考的是文学小综合(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概论、西方文论),且研究方向偏向于文化研究(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我更感兴趣,所以改选了这个。

比跨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不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相对而言更注重外语。

其他关于这个专业这个学院的情况,指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官网、“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关于老师研究方向,参考官网中心成员简历,同时善用知网高级搜索。

二、我的个人情况

一战考生,本科理工985汉语言文学,从初试来看,题很简单很基础,中文系占优势。

自觉记忆力和理解力比较好,擅长自学,看过一些原著。

但是本科考试我比较功利,都是突击,所以专业课相当于从零开始。

三、公共课经验

请在我微博搜索关键词“公共课”,这里不重复叙述

开始时间因人而异,我是9月开始,每天各学1-2小时左右,但基础不好的话英语可以现在开始背单词学语法,政治可以7月开始。

四、专业课备考时间表

1、5月初~9月初

第一遍过教材,做笔记,同时尽可能多地看选读材料。

(我七月在准备期末考试八月躺平看奥运会,所以时间这么长,事后我很后悔,所以请不要躺平,因为躺平摆烂带来的最大后果是焦虑,容易恶性循环。)

2、9月~10月末

第一遍记忆,目的是梳理脉络、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软件:X-mind

3、11月中旬~考前(没错11月初我又摆烂了因为心态有亿点崩)

重复多遍记忆,运用一切碎片化时间,忘了就背,不断巩固,同时力所能及地看一些拓展论文。

说我自己的经历,并不是让大家照着做,只是想告诉大家,不用太焦虑,我经历了无数次摆烂和心态崩塌,但最后还是努力让自己调节心态,最后很好地完成了复习任务。

但摆烂到底是绝对不行的,我考前一个月是复习状态最好的时候,不是吃睡就是学习,所以我认为自我调节和坚持到底是最重要的。(好像听起来有一点子矛盾。)

五、专业课笔记怎么做

1、Plan A

一个一个字手写是不现实的,太慢了。

建议去tb买一份所用教材的笔记(记得先让商家发预览),pdf转word,把这份笔记作为雏形和框架,在复习初期边看教材和其他材料,边增删成自己的笔记。

2、Plan B

你也可以选择买我的笔记,方法同上,但有很多已经修改过整理好的内容,我教材只过了一遍,因为已经将所有的要点都呈现在我的笔记上,最后我一直拿着笔记在记忆,很方便。我自己的笔记,出售价格不会贵得离谱,但也不会像做慈善一样便宜,因为也是我搞了大半年的。

但无论选择哪个,总结就是,我不建议直接买份笔记就来背,一个是你也不知道这个笔记和原教材差别有多大,再一个是做笔记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和思考、梳理自己学习逻辑的过程。

六、专业课怎么背

做完笔记之后,先通读一到两遍,背完最初的几遍极大概率是什么都没记住,这太正常了,不要因此而影响心态。最初的背诵,其实不求记忆,只求梳理一下文学发展的脉络以及做思维导图,并努力理解一些重点难点,查找核心论文及硕博论文来为自己解惑或补充笔记。

真正开始记忆:

我不建议逐字逐句死记硬背,文学是很活的,必须要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同时也不能一点也不记忆,没有记忆就没有思维,长期重复理解性记忆之后会在脑子里培养文学思维,这样答题的时候起码不会太离谱。

以下是我背专业课的一些方法:

1、背的时候要多问自己为什么,多主动探究文学现象之下的原因,试图明白这一学科的一些底层逻辑。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政治和其他文科类专业课。记住,切勿浅尝辄止,看似会了实际上根本不会,换个问法问你就傻了。

比如说,政治马原政经那一块,你一定要了解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不明白这个是无法理解为什么有的概念它是那个意思外国文学文化课考什么内容,所以不能只简单记忆一些现成的结论。

你还可以从一些微观的现象去看待整个宏观的发展。比如说,联系神话-先秦叙事-六朝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可以大概梳理出“叙事文学”文体发展的动因及其特征。这些是教材里没有的,需要你自己在学习和背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广泛阅读来得出结论。

2、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记忆。

比如要背一些情节梗概/原文细节/重点诗句,才能理解教材里的抽象结论说的什么意思,然后再背。

3、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脱离原文,用自己的逻辑和话语进行论述(前提是关键术语要记住不能瞎编)。

当你觉得教材里的话你背起来很难,那就放弃,找一些其他的论文和权威资料帮助理解,然后换成自己的话来记忆。

比如对一部作品、一个作家风格的解释,尤其是古代文学里的很多评价真的很难懂,那就替换成一些你能明白和记住的近义词。

4、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重复记忆。

有人可能在追求要背多少多少遍,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背了多少遍,反正忘了就背,忘了就看一眼,一切以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为准则。

5、记一些重点的文论家的品评。

比如钟嵘、刘勰、沈德潜、黑格尔等等……教材里都有,看到的时候别忽略掉,起码记两句。

6、把笔记当成素材背,而不是去背上面给的原封不动的答案。肖四同理。

保证如果提问方式你没见过,也能用自己背的知识来进行迁移回答。

7、个人来讲,默背和不停思考,比出声背和机械地默写有用得多。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失败。一直在机械背诵看似很用功,实际上会妨碍我们自己思考的过程,就是事倍功半。所以一定要边背边思考!

比如,宋代诗文变革为什么会发生,是否可以联系前代?是否可以从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来看?对后代有什么影响?可以发散思维,保持思考的习惯,答题也不会很死板。

我认为,文学是时代与社会的产物,学习文学不能对历史没有了解,所以要有意识地去对背景知识作简单的了解,明确文学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比如明清时期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文言小说、白话小说的流变的原因,有文学内部,也有外部原因。(虽然很复杂)

还有,这个专业可能偏向于一些文化研究,所以可以关注一些能够体现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作品,比如《神曲》、魔幻现实主义、明清小说戏曲、中国近代文学。

8、充分利用中国古代文学里每一个朝代的绪论,它提供了这个朝代文学的总背景、总特征,或者当你不理解某一个具体的点的时候,可以往总体特点上去靠。(同理,相同流派的作家作品也可以用“求同存异”的方法来记忆。)

比如,可以思考记住元代叙事文学成为主流的社会背景、明代思潮的流变、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自觉。同理,还比如应当掌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总社会背景和新特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总特征。

9、关于要不要押题,我认为你可以通过研究真题来有重点地学习,但是不可以投机,也就是不要觉得这个地方一定不会考。所以必须要保证全面复习。

比如,今年中国文学的两道论述题,都是我平常复习的时候绝对认为不会是重点的题,但是,索性我还是不敢放弃,所以就背了,没想到今年这个冷门考点直接变成30分论述题。

但是,也请不要首尾倒置,别因为关注太多细枝末节而忽略了对真正重点的复习。

再者,试图通过看老师的研究来押题也不太现实,我试过,感觉没什么太大关系,不要寄希望于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才是最稳妥的。(可以重点关注一些在国外有传播的作品,比如以前我看到名词解释里出现了一个我听都没听说过的小说,去查了才发现这个作品在邻国传播很广。)

10、如果自己的思考真的感觉进行不下去,可以看一些优质的论文以及网课来帮助自己。

我在这里推荐梅香的一些真题解析和文学评论课程,虽然我看得不多,但是收获很大,能够让我在解题的过程中把握住文学史一些方面的脉络和特点,推荐!我同学因为要考文学评论所以之前报了梅香的诗歌赏析,她的评价也很高。

总结就是:理解、思考、重复

七、真题怎么用

从你决定考这个专业的那一刻起,就要开始研究真题。结合你所了解的这个专业的研究方向,来把握出题风格、重点内容、重题率等等。看教材和记忆的时候都要重点关注。

我的笔记里也有对真题的重新整合,比如按照时期来分类真题,来把握每个朝代文学的重点。

目前来看,北外比跨初试外国文学重题率高,但提问有点绕,需要思考下怎么回答;中国文学重题率低,但提问很直接。

八、信息怎么找

学校与专业相关: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官网:近五年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信息公示(北外现在不公布参考书目了,最近的书目在2019简章里)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官网:老师研究方向、期刊论文等学术成果、有时候可以蹭点文字版讲座等等

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公开网:查找往年录取考试的成绩公示(但我要说明很重要的一点,不要太参考往年成绩,比如380+在去年是稳的,就觉得自己考到这个分数就够了,因为你完全无法预判今年会不会分数暴涨。我身边就有很多这种例子,所以不要给自己设限,专注于学习知识和拓展思维,能多努力就努力,能考多高就考多高,而且高分也没有想象中那样难不可攀。虽然听起来有些内卷的意思,但现有条件下,这是最好的办法。)

研招网:在线咨询板块搜索北外,能找到很多研招办对往届考生的回答,比如报录比、报考人数等等,在规定时间内也可以自己询问(虽然我问了三次都没人回答我…)

微信知乎搜索关键词,如“北外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能够搜索到一些前人的经验

电子版学习资料:

鸠摩搜书(我很多书都是在这里找的)

微信读书(强烈推荐,原著、一些重点教材、复试拓展阅读都是在这里找到的)

微信搜索(有很多资源类公众号)

超话、淘宝……

总之就是运用一切你能想到的信息检索的方法,记住,考研不是高考中考啦,勤奋与智力固然是一方面,对信息的搜集、对形势的分析也占很大因素。

我自认为我在信息搜索的这方面能力还蛮强的,而且问学姐问题的前提是你一定对既有的信息作了充分的了解,别让别人觉得你是伸手党,很败好感。

九、浅说一下各科怎么学

1、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

参照上文

2、比较文学概论

比文对我来说是相对陌生的学科,说实话杨版教材看得我晕头转向的,多人合著的特点可能就是每一章风格和安排差别过大,有的章节行云流水,有的章节障碍极大(对不起主要是因为我太菜),所以我的阅读体验不是很好(仅代表我一个菜鸟的个人体验,完全没有贬低这本教材和编者的意思),可以先看一些北外教授写的章节(具体参考本书编者那一页,你会发现这几章也是出题重点,而且写得很清晰明白)。

我的方法是先看陈版比文概论,虽然没那么新,但是话说得很简单,目录给我提供了关于比较文学的清晰的学习脉络,即“比较文学的定义和由来等概况→几大学派及其主张的研究方法→一些具体分支比如形象学、主题学等”,我读起来觉得非常舒服,边看边做笔记,对比较文学这门学科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配合一些老师的课食用更佳,可以体会到中西文学文化的那种汇通性。

在有些基础性认识之后,可以看杨版教材的其他内容,扩充笔记。

此外再推荐一本专著,虽然我没读完,但也很有帮助:

《比较文学研究范式实践》(微信读书可搜)

我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需要你充分联系文学史所学内容的学科,虽然有的理论可能有一点点抽象,但是努力用自己背过的文学史实去理解,就会好很多。

3、文学理论

我没有特意准备,考场上是根据我本科课程留下的朦胧模糊的知识在胡诌(不是)。

但是今年和去年都有文学理论的名词解释,可能以后会是出题内容的一方面,我推荐一些我本科学习时用的教材吧,放在参考书目里。

文学理论的学习也要和文学史相互阐发。

4、文学的海外传播

其实这几年都没有考这方面的,但是几年前考过一道类似的论述题,说实话在参考书目里是找不到的,如果想准备这方面的知识,可以搜索知网论文。

关注硕博论文、核心、重要会议论文即可。

十、关于心态

我很认同之前一位学姐在经验贴里说过的,不要把文学考研当成一种很艰苦的事业,其实更可以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把它当作自我提升的机会。

虽然我考研过程身心俱疲,但是我认为考研对我的磨砺和提升是巨大的。智识上的提升固然是一方面,但同时我现在坚信,文学不死,因为能让所有人在命运里相遇。你会在文学及其流变中看到时代的洪流浓缩在一个人的不平则鸣之中,在一个民族的哀歌声中,以及表现为信仰失落之后人们心灵的瘫痪。我觉得现在的我和准备考研前有什么区别,就是看待其他问题时也能更冷静和宽容。我其实希望每一个来考文学研究生的人都能意识到文史哲的无用之用,以热爱作为支撑,但是大环境内卷如此,也是一种个体的悲哀和遗憾吧。

虽然过程很难很苦,我也不敢保证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但是全力以赴准备一件事,本身就是值得怀念的。而且我认为这个过程中所锻炼的自学能力、抗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能帮助你走向另一片旷野。所以,一直向前跑吧,不要总是顾虑,反正总不会错的。

参考书目

首先声明,除了北外指定的书,其余的我没有全部都认真阅读并做笔记,只是作为扩充我知识的辅助,不必焦虑怎么这么多啊看不完啦。(红色为重点推荐者)

教材类

613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考课文化内容是什么_外国文学考课文化内容有哪些_外国文学文化课考什么内容

《外国文学史》欧美本、亚非本 朱维之版(北外指定)

《外国文学史》上下 郑克鲁版

《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版(北外指定)

《比较文学概论》陈惇版(北外指定)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

《西方文学十五讲》徐葆耕

(个人推荐 可以在正式复习开始之前先简单看看 作为入门)

《世界文学史》张德明

813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史》四本 袁行霈(北外指定)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两本 朱栋霖(北外指定的是精编 看你喜欢哪个)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 李春青

《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 骆玉明(个人推荐 提供新视角)

原著

不一一列举,教材里的重点作品都要尽量读,硬着头皮也最好要读。

(但是不要占用太多时间)

辅助类(包括初试和复试)

(根据我的微信读书阅读记录排序,与重要程度无关,但加粗变色为我重点看过的)

《阁楼上的疯女人》

《日本文学思潮史》叶渭渠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

《金枝》弗雷泽 (没看懂)

《第二性》波伏娃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两期

《西方汉学十六讲》张西平主编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西方正典》哈罗德·布鲁姆

《诗学》亚里士多德

《中国叙事学》浦安迪

《杨周翰作品集:攻玉集·镜子和七巧板》

《比较文学研究范式实践》

《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以杨宪益英译作品为个案》

《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总论》

《葛浩文翻译风格研究》

《美国汉学纵横谈》顾钧

《中西文化交流史》沈福伟

《东西流水终相逢》张西平

网课类

顾钧: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杨宁:西方文论、文学理论

纪录片《纽带》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导论:理论与实践

清华大学 中西文化关系史

刘擎:20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

金理:中国当代小说选读

(文学史我没有看网课,但是B站上有很多大牛的资源,自己搜索即可)

公众号(不用特意每篇都看外国文学文化课考什么内容,日常刷刷有感兴趣的就看看)

汉语言文学考研大本营

梅香文学考研基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