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讯2023年6月27日下午,省作协在淮安召开文化传承发展与江苏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交流如何用新思想引领江苏文学高质量发展。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郑焱主持座谈并讲话。
赓续传统文化 谱写现代华章
——“古老的河道消失了,但‘道’留了下来”
“文学创作目前要注意的,一个是来路问题,一个是去路问题。”在省作协副主席、小说家叶弥看来,文学创作需要跳出现成的框架,在发掘继承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性的眼光和视野。“写作应该有明朗的来路”,叶弥说,写作的来路不仅需要作家立足当地文化,更需要作家从整个中华民族的根脉出发,寻找和思考文化的去路,而关乎去路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性的光彩。
省作协副主席、诗人胡弦结合自己的写作对传统与现代问题进行了进一步阐发。胡弦近期创作推出诗集《水调歌头》,该书由20首书写运河的小长诗组成。创作过程中,胡弦对主题写作、对传统文化,乃至长诗写作都有了新的感触。“我出生的村庄在苏北乡下的黄河故道,后来我才知道它不单单是黄河,它还叫泗水,曾经还是大运河。知道这些的时候,把村庄的前世今生,放到历史的长卷里考量,就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流徙感。”“古老的河道消失了,但是‘道’了留下来。”胡弦以此比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他认为,历史意识其实是一种独特的当下意识,写作者要善于利用古老的素材呈现当下美学的理想,探索它在当下的存在,实现当下和传统的对接。
秉持开放包容 坚持守正创新
——“创新是写作者永远要面对的课题”
省作协副主席、小说家朱辉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突出特性”深有感触。他认为,“五个突出特性”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以创新性和包容性作为支撑的。五千年来,中华文化一直在创新中传承与发展,它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拥有深入血液、代代相传的强大文化基因。作家应在写作实践中认真落实对“五个突出特性”的理解,创作时既要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要积极促进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这样的作品,才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
“和世界上所有的古文明不同,中华文明是几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省作协副主席、小说家胡学文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个突出特性”的论述,既是对中华文明的高度概括,又指出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奔涌向前的密码。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叙事资源,越来越多的写作者倾向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情感滋养和叙事方式,并创作出了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根脉都是中国式的,但又有创造性的发展,有着世界性的审美和视野。“文学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更谈不上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这是写作者永远要面对的课题。”
连云港作家周永刚认为文学文化如何传承文学文化如何传承,文学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作家对时代的深刻认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作家应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秉承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只有怀着对文学的热爱,对时代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创作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坚定文化自信 承担时代使命
——“吾若不写,无人能写”
儿童文学作家赵菱在发言中历数自己与孩子们相处时的几件小事:想要有个大一点的房子来贴奖状的小女孩,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性格坚韧不拔、11岁就获得世界帆船冠军的“乘风破浪的男孩”,关心她手指伤口的温馨班级……与孩子们的相处让她感慨“孩子身上有着诗人般的纯真”,也让她觉得“儿童文学事业是最幸福,也是最符合我的天性的事业。”赵菱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让我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担当。我深深感到,作为儿童文学作家,要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就是要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反映出中国孩子阳光向上、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
在网络文学作家赖尔看来,悠久而瑰丽的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创作的源泉宝藏。中国古典名著的写作题材、叙事方式、历史背景、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网络文学作者。赖尔认为,面对文化传承事业,网络文学作家要守正创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深入学习传统文化,要扎根生活,拓宽视野,敢于、勇于、乐于挑战更复杂、更深邃、更广阔的创作领域,持续热忱地进行文学创作,不断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领略中华文化的根脉和精髓。
“总书记的话,我感受最深的是‘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淮安青年作家张秋寒坦言,自己从大学开始创作,那时候创作节奏很快,这几年正有意识地放缓写作步伐。“像唱歌一样,不唱错歌词,不唱错音符,对一个歌者来说并不难。难的是听音识人,难的是余音绕梁。”他表示,今后将秉承“守正”的正气和锐气,以“吾若不写,无人能写”的严肃态度,对待自己的创作。“我们对逝去光阴的缅怀更大程度上源自于前人在他们的时代里所贡献的创造,临摹只能是起点,唯有创造性的写作生生不息,具备唯一性的作品源源不断”。
挖掘地方资源 做好文学工作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徐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沈士峰在发言中从把握创作导向、提升文化供给、推出精品力作、拓展文学平台、加强队伍建设、拓展融合模式等方面介绍了徐州的文化文学工作,重点交流了地方作协如何做好文化传承。他指出,作协作为文学组织单位,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在历史和现实的贯通中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要把握文学发展规律、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在物质与精神的辉映中深刻把握新的文化使命;要不断拓宽视野格局、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在理论与实践的共鸣中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盐城市作协秘书长徐向林对当地文化资源如数家珍,他以“白、红、绿、蓝”四种颜色形容盐城的地方文化脉络:白色指盐城两千多年“煮海为盐”的发展史;红色指盐城曾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现今有128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红色镇村和248处革命遗址遗迹;绿色是指盐城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蓝色对应的则是盐城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将市场红海变为市场蓝海。他认为,地方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果,为本地作家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今后应坚如磐石地延续文脉,坚定不移地展现文韵,坚持不懈地宏开文景,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宿迁作家王其成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了如何在青少年群体中加强文化传承工作。王其成说,现在的学生业余时间很少,社团活动被课业挤压;希望作家能多在校园开办文学讲座,与师生交流文学创作,“这些工作,长远来看对文学的传承是有作用的。”
郑焱在总结讲话中针对文化传承工作,对全省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入学习关于“两个结合”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肩负的新的文化使命和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要求;二是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省文学系统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将其纳入主题教育理论学习重要内容,进一步凝聚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共识;三是要以更有力的思想引领、更深邃的文化内涵、更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江苏文学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江苏大地上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推出更多富有中国精神、时代内涵、江苏特质的精品力作,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江苏文学界应有的贡献。(俞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