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卦”的由来,纵然学易几十年你也未必知道这些易学知识
文|晓生
关于易经中“卦”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哪一种解释能让人彻底信服,今天晓生也试着解释一下,不能保证让你满意,但能保证这个角度你没尝试过,纵然学易几十年,今天这些你也未必能知道。哎吆~,你不信哦?哈哈,我也不信,不过好多我们不信的事情,最终都被证明都是真的。
圭表 从立柱射进阳光落到轨道的刻度上
好了,不开玩笑了,我们直接说“卦”是怎么来的,我们来看这个“卦”字,左边为“圭”,右边为“卜”,圭为圭表,卜为占卜,意思是借助圭表来占卜。
圭表为古代计时工具,相传公元前20世纪撷项最先使用,撷项是黄帝的儿子,其年代比伏羲要晚的多,伏羲时代当然没有这么先进的工具了,那圭表和伏羲及伏羲八卦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打开脑洞,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来一场华丽的场景再现。
在那遥远的远古时期,伏羲身披兽皮,腰系草绳,手中拿着根树枝,此时,正蹲在地上逗弄蚂蚁,他刚刚经过一场剧烈的脑力劳动,抽空放松一下,可实在是没有什么娱乐项目。
“万物之间到底有什么规律?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为什么花儿开了又谢……”伏羲又陷入沉思,这时太阳把他的影子拉的老长,像落在地上的一片乌云,看着那片“乌云”,伏羲慢慢的站了起来,“乌云”也随之越来越大,伏羲变得越来越高兴,最后都兴奋了,他找来根木杆子立在地上,就这样看着木桩的影子痴痴发呆。
许多天过后,伏羲终于在影子中找到了规律,他发现早晨的影子最长,就在地上画一长横,表示长影子,此后影子开始变得越来越短,就又在长横的上面画上两个短横,表示短影子,地面经过太阳不断照射逐渐升温变暖,由于空气导热较慢还是冷的上古奇书易经二十卦,此时地面是热的,空气是冷的,气温是逐渐升高的,伏羲把这种状态称为“少阳”,表示气温越来越高,阳气越来越重,用下面一长横,上面两短横表示。这就是“少阳”的由来。
同理,下面两短横,上面一长横为“少阴”的符号,表示阴气越来越重。本来想放张图片,可找了半天没有一张画法正确的,算了,大家知道就行。
由少阴、少阳开始,伏羲就这样慢慢推演出了八卦,那么上古奇书易经二十卦,又有人问了,伏羲时代没有圭表,那“卦”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是谁把伏羲推演出来的八个符号称为“八卦”的呢?晓生觉得有两种可能。
一是伏羲自己取得名。相传伏羲命仓颉造字,字成后天雨粟,鬼夜哭,龙潜藏,动静弄得相当大,看来应该是造字成功了,如果仓颉成功了,那么伏羲拿这些字给自己的“作品”取个名字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不过,这个只是传说,没有文物证明和文字记载。
二是“卦”的称谓可能始于周朝,因为甲骨文中没有“卦”字,商朝一般称卜和筮,“卦”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礼仪》,随后就是孔子的《易传》,所以说应该是周朝开始把占卜称为卦的,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不论“卦”字来自哪种说法,但是伏羲八卦的由来,晓生觉得应该就是用木杆参照日影得到的,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