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娟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深厚的内涵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中心小学学生的固本培元工程。以课程和活动为载体,感悟传统文化,诵读化经典,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已成为峨山镇中心小学学子最基本的文化根基。近年来,峨山镇中心小学把传统文化教育确立为学校德育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扎实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学校独有的德育教育渠道,为学生的人生涂上了浓墨重彩的底色。
加强课程研究,促进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方法。
学校依托《弟子规》《笠翁对韵》《三字经》等传统教材在国学讲堂展开教学,同时学校自编教材《金色童年书香为伴》《书香伴童年》《我的童年我的梦》《行规礼仪儿歌读本》等校本教材。开设“行规礼仪课程”,以“人生八德”教育为切入点,以《弟子规》为落脚点教学言谈举止、坐卧行立的基本礼仪;播放德育及名人成长故事动画片,开展“礼仪”教育,举行“感恩”教育报告会,培养孩子儒雅的书香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构建多元传统文化课程,铸就雅致人生
学校立足于“课程即德育”“课程即生活”“课程即生命”,开设了传统文化书法班、葫芦画课程、励志合唱团等。葫芦画社团以经典人物、牡丹花草为载体,从小处入手,通过指导学生读经典、画人物,了解经典人物、花草的特点,读书做人,绘画修身。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周三下午开展“微善行动”活动,总结一周内的微善举,用传统文化知识绘人生、谈感想、诉说学生们的成长与收获。师生在微善行动中绽放出生命的精彩,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有了生命的摇篮,使无形的德育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让翰墨文化张扬个性,提升学校传统文化的形象力
学校“以培养幸福的人”为核心理念,加强传统教育,营造翰墨文化,引导每一位学生树立“学好《弟子规》,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伟大志向。配有专职的任课教师,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练习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弟子规》书写练习,语文教师组织好学生每天一页《弟子规》内容钢笔书法训练。
“翰墨飘香育桃李民俗文化礼仪视频教学,书道立德润童心”。为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书法文化,展示学校教师风采,提升教师三笔字书写水平。每学期全体教师以学校统一下发的钢笔作品纸创作了钢笔字书法作品《弟子规》;又以同题创作了小黑板粉笔书法作品和毛笔书法作品。所有作品编号密封,学校组成学生评委团进行评比。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做到“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硬笔、软笔的基本技法,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它体现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有积极地推进作用。
让微善种子植入灵魂,提升学校传统文化的执行力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做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者、践行者,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真正做到“知德、积德、传德”,用“爱与责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通过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开展“光荣与责任”师德演讲比赛、参加大型公益论坛、参加转变工作作风专项教育活动、撰写师德承诺等一系列活动,峨山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已经把践行传统文化落实到本职工作上。紧紧围绕“建好、管好、用好”的创建目标,努力把“留守儿童之家”打造成为“留守儿童的乐园、亲情教育的基地、爱心互动的平台”。每逢周六,留守儿童之家暖意洋洋。趣味课堂,弥补了留守儿童课业无人辅导的遗憾;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了方便,增进了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各种娱乐活动的开展,为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在学生中,学校始终坚持把善的种子播种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开展了孝信雅行教育工程。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为契机,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关爱长辈”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来活动的步步推进,校园充满了书香气息。师生通过传统文化活动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认识水平民俗文化礼仪视频教学,培养了文化气质,提升了综合素养,良好的校纪校风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与此同时学校的办学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