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青少年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青少年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传递着文化自信。本文以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要素作为切入点,分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重大意义,总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方法,旨在促成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统编教材

一、统编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传统文化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升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途径。“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1]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内涵、特征和实施策略都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育人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担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得文化素养得以不断提高,主动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统编教材温儒敏老师强调,统编教材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2]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选文和其他板块均渗透了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要素,包括汉语言文字文化(成语、民俗谚语、对联文化)、传统文学文化(古代诗词、古代散文、古代小说、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传统文化(历史名人故事、特定历史事件)、传统民俗礼仪文化(服饰民俗、装饰民俗、禁忌民俗、武术民俗、民间戏曲等)、传统艺术文化(建筑、园林、绘画、雕刻等)、传统科技文化(天文、农学、历法、军事、物理)、传统道德伦理文化(交友原则、诚信美德)、传统政治文化(民本思想、大同期望)。

传统文化相关选文的数量大大增加,并且在选文、综合性学习、写作教学中都有所渗透,可以看出统编教材对于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这都是基于学习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情绪波动比较大,有些孩子会出现叛逆的行为。丰富的文化知识则可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通过学习积极向上主题的选文中国礼仪民俗文化内涵分析,学生可以得到熏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占据重大地位,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统编语文教材中不难发现有许多古诗词蕴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时伤事、忧国忧民,寄托着诗人胸中的抱负,传达着诗人爱国的情思;李白的《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了诗人昂扬向前拼搏的志向,凸显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诗人面对挫折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精神。教材中的古诗或选文弘扬了爱国主义情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励着世人奋发向上,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会慢慢提高,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二)拓宽学生文化知识视野

如前文所说,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多种要素,学生在学习教材文章的同时,历史知识、文化常识、科学艺术知识也就印在了脑海里。

教材许多选文记录了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者历史事件,比如:七上《江南逢李龟年》的安史之乱、《纪念白求恩》的抗日战争、七下《邓稼先》中的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阿长与〈山海经〉》的太平天国运动、《老王》的文化大革命、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九一八事变、《三顾茅庐》的农民起义与诸侯割据。同学们在学习文章时,为了加深理解,需要“知人论世”,引入时代背景,语文教材这一媒介便可以悄无声息地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那么在学习历史时,对于重大历史事件早已了然于心。

中国酒桌文化礼仪_中国礼仪民俗文化内涵分析_中国餐桌礼仪文化120字

至于绘画文化,音乐文化,建筑文化,也体现在各篇精妙的选文中。如七下《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三本中国绘画书籍《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丛画》《诗画舫》;八上《梦回繁华》中的“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八下“安塞腰鼓”;九下的“喇叭唢呐”;八上“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1]学习文章的过程,就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的过程。

中国酒桌文化礼仪_中国餐桌礼仪文化120字_中国礼仪民俗文化内涵分析

(三)落实时代要求,促进文化繁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并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了落实时代的要求,统编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的元素,便于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吸收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尊心,发扬英勇无畏的红色革命精神,主动承担起继承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饱含激情与昂扬精神的青少年的传承下,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必定会走向世界,成为多元文化交融中的主流文化。

三、现阶段统编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餐桌礼仪文化120字_中国礼仪民俗文化内涵分析_中国酒桌文化礼仪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发动力,是主动求知的起点,但是现阶段的学生生活在时刻充满着新鲜感的信息社会中,很难对传统文化抱有十足的兴趣。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并没有主动积累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的意识,对于选文中提及的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总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没有主动去学习了解的兴趣与爱好。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较为一般,其中学生多对节日习俗比较感兴趣,对古代科技发明和古诗文作品缺乏深入了解的兴趣。这种现象多与学校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和教师的授课方法较为单一相关,究其根源在于一直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的学校系统和教师未能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据调查报告显示,了解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老师仅为参与调查总人数的半数,教师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并不高。[1]另外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也未达到要求,自然很难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介绍相关文化知识。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大多数教师认识到传授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但依旧沿用最传统的“教教材”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简单提及,要求学生自行了解并背诵教材上出现的文化知识,当前学生学业压力大,很少能有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状态。长久以来学生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下丧失兴趣,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并未提高。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合理的方式稍加讲解,即可以调动学生的上课兴趣,又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印象,学生结合自身理解进行背诵还可以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或者生活常识中去。比如说,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位在廉颇之右”说的就是古代的座次之礼。中国古代重视尊卑等级,教师此时便可以引申讲解古代礼仪知识,找同学演示文中场景的座次。此篇文言文中涉及到的“左”“右”之分常常出现在文言文及古诗词中,《鸿门宴》中也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接触过礼仪知识,学生便可以推断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中国餐桌礼仪文化120字_中国酒桌文化礼仪_中国礼仪民俗文化内涵分析

(三)家长思想认识不高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家长的教育以及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长远的,当前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较低与一些家长固守“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点密不可分。

当前国学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一些家长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与学生的价值观念、言谈举止及自身修养的积极影响,早早便让孩子接触优秀的国学典籍。但这种现象大多存在于家长自身文化素养较高且重视学生教育的优势社会阶层中,大部分的家长漠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当前家长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很少有父母会主动阅读国学书籍,只是一味地传递学业成绩重要的观点,为学生提供良好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家庭少之又少,学生在家庭中无法得到熏陶感染,在日积月累中理所当然认为学习课余知识没有必要,丧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国餐桌礼仪文化120字_中国酒桌文化礼仪_中国礼仪民俗文化内涵分析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涵,提高思想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并能“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教材中经典古诗词、优秀文言文、名著阅读等内容大量增加,在教学内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便是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教师应利用好统编语文教材,努力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

中国餐桌礼仪文化120字_中国酒桌文化礼仪_中国礼仪民俗文化内涵分析

学习古诗文和文言文便是老师向学生传授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好的契机。例如学习八上《孟子二章》中《富贵不能淫》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充分地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这句话在现在依旧可以指导我们为人处世。此时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文言文字词、翻译和主旨的教学了,教师可以设计活动,让同学们谈谈历史故事中或者影视作品中古往今来不畏强权、坚守本心的人物,最后点明引导学生们必须要不忘初心,坚守正义,无论何时都要做一个正直坦荡的人。

教师也应善于挖掘现代选文中包含的传统民俗文化,学习这类课文时介绍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课堂兴趣。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社戏》这篇文章时,可以在文中作者和小伙伴一行人去观看社戏时介绍社戏这一民俗活动,出示图片或者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社戏的来源、民间的庆祝形式,进而了解江南的民俗风情。还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谈谈家乡的民俗与江南民俗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更好的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风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国酒桌文化礼仪_中国礼仪民俗文化内涵分析_中国餐桌礼仪文化120字

(二)拓宽视野,重视课外阅读

统编教材中囊括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呈现方式多为整散结合,综合性教学为整,选文中的知识为散,要想深入了解课堂中零散的文化常识,仅靠教材远远不够,必须要课下大量的阅读和积累。

统编语文教材采用的是“三位一体”的阅读组织模式,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种方式。统编教材对课外阅读的要求不再是泛泛而谈的指定一些书籍,每册书都包括《名著选读》部分,每个年级的教材中包含四次名著选读的课。教师需要做的是挖掘课外阅读书目中的文化因子,将其作为任务点渗透到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去。例如在学生课下阅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时,老师可以布置小任务:全书中有着充满独特京味儿的语言,请同学们找出并摘抄自己喜欢的相关句段,并作赏析。“用北京话写北京人”是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在读《骆驼祥子》时一个简单的小任务,便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地道的北京话以及北京文化。学生在阅读其他文章时也会有意识地品析不同地域的不同语言特色,品品王安忆文中的上海情怀,了解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文化。语言与文化是相通共生的,这样的训练可使积累文化常识与提高语用能力双管齐下。

(三)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语文教学提倡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提醒我们,从课堂学习到课外生活,都应用灵活的方法进行渗透。

1、情境体验法

课堂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参与体验、感知、实践,从而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和积极的情感体验。[1]例如课堂导入时运用情境导入法,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为了让学生快速走入诗歌情境,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让学生快速地了解诗人的处境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学生了解了写作背景便更容易走入文本,与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角色体验法

课堂上的角色体验法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根据文言文内容设计短小的课本剧让学生在课堂上情景再现。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在完成字词与翻译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人物对话中的身体姿态、语气、语调,而后可选择同学扮演项王、沛公、项伯、张良、樊哙等人,还原鸿门宴的场景。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就是与文本对话的的过程,在还原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与人物形象。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教学方法在使用时必须要有师生精心的设计,否则可能只是流于形式,课堂效率底下,教学收益甚微。

3、文艺作品熏陶

近两年央视开展的系列传统文化相关栏目质量和口碑都很好,新颖的形式和竞技类活动令人耳目一新,如《汉字听写大会》《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一堂好课》等。这些节目多开设在周末或者假期,老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推荐学生观看相关节目,例如:寒假期间观看《中华诗词大会》,记录下每期节目中最喜爱的五句诗词,听听康震、蒙曼等名师是如何解释赏析这些诗词的;学习《琵琶行》时,观看《经典永流传》,尝试着把诗词唱出来。这些形式新颖且轻松有趣的节目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爱,属于优质的课外资源,如果能加以利用,或许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积极性。

4、实践活动

对于校方而言应该多多组织课外文化体验的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或者访谈活动。比如学习红色革命经典篇章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党支部旧址或者革命纪念馆中国礼仪民俗文化内涵分析,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了解党和人民浴血奋战的艰苦历程。

通过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大力宣传传统文化不失为一条好途径,比如在节日时可以举办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宣传节日习俗;开设诗社、国学社、书画社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定期组织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赛、诗词大会等知识竞赛。有着良好的氛围的学校文化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五、总结

“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说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与身心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统编教材中选文系统渗透着大量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凭借。虽然当前由于教师自身素养不足以及学生学习意识薄弱,传统文化的学习还不够深入,但是随着各方面的大力宣传,从国家到个人对传统文化愈发重视。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子,配以课外阅读材料以及优质的教学资源,采用灵活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

[3]郑新丽.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要素选编分析——以七、八年级为例[J].语文建设,2018(17):4-9.

[4]张维维. 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5]芦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知教学路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

个人简介:李玢岩,山东东营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本论文在借鉴了传统文化教学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要素作为切入点,侧重分析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重大意义以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方法,旨在促成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学科传语躬行久

教学修文雅韵长

主编:杨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