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精选点评:四书看过背过,仅评论四书

国学 儒家 2024-01-20 14:02

四书五经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书五经》是一本由宋元人注著作,中国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页数:1780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书五经》精选点评:

●四书看过背过,没看过五经,仅评论四书,真是一些迂腐的不可救药的垃圾。

●待精读

●绝对的经典。总有些人对中国的古典哲学持怀疑态度,虽然千百年前的经典在当今现实社会不能完全照抄,但最核心的哲学思想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当代中国的很多现实问题其实是可以从四书五经中找到解决办法的

●这套书很早就翻阅了小学中学时候,主要是读左传。

●可惜不是从小就有人教,初中了自己看的,现在也还在看。这些还是从小有人教再好不过。

●摊手。

●找不到自己读的那个版本了

国学宝库!

孩子读四书五经的利和弊_孩子怎么读四书五经_读四书五经的孩子将来

●舅舅的书,小时候跟着背过。

●看了好多年才看完

《四书五经》读后感(一):這套《四書五經》不錯

雖然外面書皮比較圡,還是簡體,但裏面都是原始版本的繁體豎排本。

四書五經都在裏面,最經典的註釋,沒什麼現代人亂附會的東西,足夠精簡。分三冊也方便攜帶,硬皮包裝精緻,適合真正反覆閱讀的人。

《四书五经》读后感(二):翻出来1985年的版本

前日去中国书店买《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的时候,本也想买一个好版本的四书五经。可惜未有找到。

回家来孩子怎么读四书五经,在自己的书藏中,反而翻到了在大学期间就买到的一套《宋元人注四书五经》,里面有朱熹注的章句集注,应当和这本书是一个版本。1985年11月第2版,1988年7月第3次印刷,才15元。这在当时可是半个月的生活费呢。

有此经典版本,预备开始拿来研读,并抄录之。慢慢来。

《四书五经》读后感(三):四書五經不須評

四书五经不须評論,因这是國人必修的课,也属世界经典。而且不可说:读过,应该是恒定的进行时态,没读过的先看看目录,就知道不是一部通常令“反叛”讨厌的道德书。即便是,你又怎样呢?

目录:

四书 1大学 2中庸 3论语 4孟子

五经 1易经 2书经 3诗经 4礼记 5春秋三传

你要想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不用买《诗经》,就买《四书五经》,什么都有,合算呢!

孩子读四书五经的利和弊_读四书五经的孩子将来_孩子怎么读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读后感(四):“四书五经” 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

“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熟悉的一个词组,甚至已经成为简单描述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符号。“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四书》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论语》在汉代即是妇孺必读的书,《四书》自宋代以来是中国人必读的书,作为当时人们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成为其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是通过口耳相传,蒙学读物与民间文艺,接受并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其中的“仁爱”“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核心价值,《四书》的主要内容,又通过私塾乡校、教书先生,通过唱戏的、说书的,从各种渠道流向社会,影响世道人心。 “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五本经典书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的合称,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孔子的编辑或修改,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五经”长期作为官方指定的教科书,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无可替代。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孩子怎么读四书五经,《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矣;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矣;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矣;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矣”。“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庄子·天下》揭示了“六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旧唐书》简洁允当概括为:一曰《易》,以纪阴阳变化; 二曰《书》,以纪帝王遗范; 三曰《诗》,以纪兴衰诵叹; 四曰《礼》,以纪文物体制; 五曰《春秋》,以纪行事褒贬。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四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四书》里很多内容告诉人们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宋代张载(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也是他对儒学精义的概括。按梁启超先生的说法,《论语》《孟子》等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早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 南宋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与千年前就有了的“五经”双峰并峙,共同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基础柱石。汉唐是《五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教科书,使孔子的儒家思想几与基督教《圣经》、伊斯兰教《古兰经》相似。人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它。《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翔实的记载了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客观上延续了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与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六艺五经,是后世文章的源头和典范。《颜氏家训·文章篇》云:“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则说:五经如要典重,则学《书》;要婉丽,则学《诗》;要古质,则学《易》;要谨严,则学《春秋》;要通达,则学《戴记》……略得其意,微会其通,自然不同于世俗之为文矣。2000多年前,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指出:“《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四书五经》读后感(五):中华文化的宝典: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熟悉的一个词组,甚至已经成为简单描述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符号。“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四书》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论语》在汉代即是妇孺必读的书,《四书》自宋代以来是中国人必读的书,作为当时人们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成为其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是通过口耳相传,蒙学读物与民间文艺,接受并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其中的“仁爱”“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核心价值,《四书》的主要内容,又通过私塾乡校、教书先生,通过唱戏的、说书的,从各种渠道流向社会,影响世道人心。

“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五本经典书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的合称,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孔子的编辑或修改,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五经”长期作为官方指定的教科书,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无可替代。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矣;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矣;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矣;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矣”。“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庄子·天下》揭示了“六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旧唐书》简洁允当概括为:一曰《易》,以纪阴阳变化; 二曰《书》,以纪帝王遗范; 三曰《诗》,以纪兴衰诵叹; 四曰《礼》,以纪文物体制; 五曰《春秋》,以纪行事褒贬。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四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四书》里很多内容告诉人们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宋代张载(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也是他对儒学精义的概括。按梁启超先生的说法,《论语》《孟子》等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早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

南宋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与千年前就有了的“五经”双峰并峙,共同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基础柱石。汉唐是《五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教科书,使孔子的儒家思想几与基督教《圣经》、伊斯兰教《古兰经》相似。人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它。《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翔实的记载了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客观上延续了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与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六艺五经,是后世文章的源头和典范。《颜氏家训·文章篇》云:“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则说:五经如要典重,则学《书》;要婉丽,则学《诗》;要古质,则学《易》;要谨严,则学《春秋》;要通达,则学《戴记》……略得其意,微会其通,自然不同于世俗之为文矣。2000多年前,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指出:“《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