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起源
印度教是长期积累的一整套哲学和形而上学观念。一般情况下印度教并不被当作一种正式的宗教,而是更多的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印度教植根于一种向往灵魂获得自由,返回最纯净状态,远离俗世的虚妄、劳苦、欲求的哲学。很久以来,印度教的形成使不少学者备感困扰——并无正式的文献记载印度教究竟是如何起源的。但是,这门宗教据信已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很可能是世上所知最古老文明的一部分
佛教起源
佛教的诞生源自乔达摩坚定不移追求觉悟时连续的49天冥想。历史上,印度人认为菩提树是神圣的,因为佛陀(悉达多)是在一颗菩提树下达到的觉悟。很多印度的圣人和智者都追寻佛陀的脚步,在菩提树下冥想以求觉悟。佛陀的认识围绕着四个主要思想,通过它们理解觉悟或者“涅槃”——一种所有苦厄都不存在的状态。这些想法形成了佛教的“四谛”:“苦谛”,生命到处都是苦痛;“集谛”,一切苦厄的根源在于人类为了追求现世暂时的愉悦而拥有的自私欲求;“灭谛”,消灭一切苦厄的方法是消灭一切欲求;“道谛”佛教与印度哲学研究,克服欲求,达到觉悟的方法是追寻“八道”,即欲求和克己之间的中道。
相同点
佛陀的教导囊括了印度教传统的诸多思想,但它们也有着相当鲜明的不同。转世概念两种宗教皆有,佛陀认可一种循环、乃至重复的历史观,其中世界反复被创建、摧毁,循环往复。佛陀不认可的是婆罗门僧侣的特权,因而他否定了种姓制度。两种宗教的最终目标——印度教徒的Moksha和佛教徒的涅槃颇为接近,都包括达到一种完美觉悟的状态,从转世的链条中解脱
印度教战胜了佛教
佛教在印度命运多舛,它逐渐衰落是由自身“无常”的思想所致。“万事皆空”是佛教的核心理念,它暗含无常的概念。无论消逝的是暗喻、象征、还是实物,佛教其最初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可能正是由于这一思想,导致了佛教在被顽固种姓制度分割的古印度社会举步维艰,当年印度文明和婆罗门传统都认为一个人一生的道路是由他生来归属的种姓所注定的。佛教却拒绝这一看法佛教与印度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不因人的天生种姓而歧视,反而重视通过个人严格道德要求和取向自律的普世道路。
另外一个让佛教在印度衰落的重要原因是1323年后在北印度克什米尔和东印度孟加拉发生的Bhakti运动(虔诚派运动)。作为对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矫正,一个更加集体而先验的印度教从部分隐匿的吠陀经中诞生。“Advaita Vedanta”(不二,梵语为单数)传播一种形式的觉悟。达到这种觉悟可能更依赖于通过了解自身所有的组成和特征。不二形式的印度教不以种姓、民族、宗教或其他社会分割而歧视。在这种思想下,婆罗门(最高种姓)和首陀罗(最低种姓)都可以接收到不二形式的印度教永恒智慧,从而获得“Moksha”或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