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文学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文学 记忆 2023-08-31 16:03

一、基本情况

四川外国语大学冯亚琳等著《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民族价值观》,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该成果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批准号:)的研究成果;结项证书编号:,结项等级为优秀。该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批准号:),表彰证书编号:。

二、主要内容

(一)基本内容

该成果从梳理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瓦尔堡的“社会记忆”、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的谱系关系着手,探讨了普遍意义上的“文化记忆”与文学的关系、其交汇点以及文学演绎“记忆”的可能与特性。在此基础上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研究,一是把作为知识体系的德语文学视为德意志民族“文化记忆场”,着重讨论德语文学作为“存储记忆”的数个重要方面;二是通过重读经典作家和文本,考究德语文学在文化记忆方面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具体研究文学回忆的“演示”特性与策略,考察“记忆媒介”,探讨“身体感知”与“文学形象”的记忆功能,追问虚构与回忆之间的关系以及回忆与同一性构建的关联。

(二)重要观点

作为知识体系,德语文学本身就是德意志民族文化记忆巨大的储存场,凝聚在文学史、文学经典、文学素材、主题以及体裁中的核心概念诸如“家庭”、“义务”、“秩序”、“荣誉”、“劳动”、“断念”等具有自十八世纪以来以市民阶层世界观为主导的民族价值观的质量。但这些价值观念并非一成不变,恰恰相反,德语文学自它的萌芽和滥觞之日起,它就一直走着一条错综复杂的发展之路。研究证明,文学与文化记忆的关系重重叠叠,发生在多个层面上:文学可以是文化记忆的媒介,但同时也可能是文化记忆的对象;它必定受到文化记忆当下性的影响,但也会反过来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和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作用。

(三)创新点

在研究内容方面,该成果既关注了文学作为知识体系形成的历时性,同时也讨论了反映在文学文本中文化记忆的共时性。在研究方法上,该成果注意全面把握文化记忆理论之精髓,在此基础上寻找记忆与文学的切合点,结合文学的产生原理,阐明文化记忆理论对文学研究的指导意义。该成果从研究过程到结论比较文学文化价值,都明显区别于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常用的互文理论和对经典化过程的研究,既着眼于文学的社会体制化过程,研究记忆与文学的关系,又通过对“文学演绎”的研究,考察文学与文学外记忆话语的关系。该成果首次在(包括德语国家在内的)德语文学研究界系统运用文化记忆理论来解读德语文学的发展史,首次通过解读德语文学的一系列经典作品,透视德意志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在个案分析中,把记忆问题与媒介、身体、身份建构、互文性等结合在一起比较文学文化价值,充分体现出跨学科特点。

三、价值和影响

(一)学术价值

一小时故事女主文学比较_比较黑暗的文学_比较文学文化价值

该成果研究内容丰富、复杂,研究方法具有前沿性和跨学科特征;通过灵活运用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的基本观点,解读一系列重要的德语文学作品,这在研究方法和学术实践上为国内外国文学、尤其是德语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

(二)应用价值

该研究通过解读作为德意志民族文化记忆之重要载体的德语文学,发掘德意志民族以往三个世纪存储在其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记忆,由此把握其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演变历程。这种考察及其成果将有助于我们对德意志民族和德语文化圈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在文化记忆视角下,通过考察文学这一重要的文化记忆载体,研究德意志民族在其复杂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如何构建并维系其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记忆意识,维护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可资借鉴的参照意义。

(三)社会影响

该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受到中宣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表彰。该成果出版以来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日尔曼学界的“记忆”研究并在邻近学科产生了积极反响。著作者曾多次受邀到国内多个大学为青年学者讲授文化记忆理论;阶段性成果《文化记忆理论读本》被数所大学列为研究生参考书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