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探索古代思想,融通中外文化,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创新的前沿: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哲学院分会场“古代哲学与文明交流互鉴”于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502教室举行。本次哲学分会场共举行5场报告会,10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慕尼黑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优秀博士生在研讨会上分享了他们在古代哲学与跨文化交流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张霄教授主持,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致辞。臧峰宇院长首先向与会嘉宾表达了热烈欢迎,对一起踏上这次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探索古代思想中塑造的人类文明根基的深邃智慧表示期待。他指出,古代先贤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有力地证明了哲学探索的永恒性。从东西方文明古国到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我们祖先的哲学探索至今仍在与我们产生共鸣,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是孔子、孟子、老子,对古代智慧的研究揭示了令人惊叹的思想多样性,每一种思想都对存在的本质、伦理、政治和人类状况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臧峰宇教授强调,在我们这个时代,研究古代哲学和文明仍然重要。当我们面对相互联系的全球世界的复杂性时,古代哲学提醒我们人性的共性和哲学探索的普遍性,通过研究不同文化的不同哲学传统,我们可以培养更广阔的视野,促进理解、共鸣和相互尊重。他指出,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最前沿的思想、接触不同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它能创造知识纽带、建立学术共同体。最后,臧峰宇院长讲到:“希望在这里建立的学术联系能为你们今后的哲学追求提供长久的支持和陪伴。愿本次研讨会成为一个激动人心的讨论平台,激发新的观点和思想,为古代哲学的传承及其在现代世界的发扬光大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场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姚新中教授主持和评议。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 首先就“柏拉图是否认为模仿是现实性的?对《理想国》第十卷艺术批评的分析”这一主题作出报告。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十卷中认为,诗歌等模仿性艺术会给人的灵魂带来不良的构造而应被禁止。这一规范性立场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争议。其中一种解读是“模仿性艺术由于逼真地描绘了它所要描绘的事物而使人败坏”。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并指出正是因为模仿性艺术只能描绘表象而非事物本身,所以才总是失实的,没有必要主张诗歌和艺术是对事物本身的逼真描绘。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庞雅文的报告主题是“孟子与亚里士多德论爱”。她详细阐述了孟子哲学中的“仁”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友爱”概念。孟子主张人们应该无条件地主动去爱所有人,以爱为基础的德性可以塑造理想的政治体。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共同体的纽带只能是利益型友爱,而不可能是利他的友爱。
第二场报告由北京大学程炜教授主持和评议。来自牛津大学的 探讨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Γ.4中不矛盾律的范围”。他指出,学界对于亚里士多德所辩护的 不矛盾律的具体版本的范围或外延存在分歧。根据一种解读,亚里士多德不承诺同一非本质属性是否满足不矛盾律,而另一种解读认为他支持了更全面的不矛盾律版本。提供了详细的文本及理论上的论述,支持更为全面的解读。
清华大学戴碧云的报告主题是“盖伦论理智灵魂:一种形质论的阐释”。她认为,盖伦用逻辑和解剖学的知识更新了柏拉图理智灵魂位于大脑的论证。学界对盖伦是持不可知论还是物理主义者存在不同观点。戴碧云对以冯斯泰因为代表的物理主义解释作出反驳,认为盖伦对灵魂实体持不可知论,并对混合理论进行了亚里士多德式质形论改造,持一种质形论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记芬副教授主持和评议了第三场报告。来自慕尼黑大学的Pawel 就“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中的自由意志与善的等级”这一主题阐述了奥古斯丁四等的善的价值理论。他详细介绍了奥古斯丁在《论自由意志》中对各种善的论述,以论证奥古斯丁并没有受到斯多亚学派“中立物”学说的影响,因为这一学说不符合奥古斯丁关于存在与善之间关系的形而上学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曹嘉芮的报告主题为“荀子‘情之所欲’作为道德动机何以可能?”她指出,面对“荀子之‘欲’不能成为道德动机”的诘难,需要基于荀子的“欲”概念本身,在性-情-欲一体的理论基础之上,证明荀子的“情之所欲”实际上是一种向善的自然情感,能够通过推动心产生按规范行动的意向,促成道德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玮教授主持和评议了第四场报告。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田楚雨以“一切的量度:亚里士多德论德性与规则”为主题发言。通过对所援引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三处文本的再阐发,田楚雨对 以“真理独立于好人存在”阐释“好人看到真理”提出质疑。她详细论证了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好人是定义“合德性的行为”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好人之好先于规则,以此提出一种对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的建构主义理解。
北京大学李文琪探讨了“亚里士多德论思虑的起点”这一问题。他论证了谋划总是起始于愿望,而不可能是欲望或意气,由此出发阐述了谋划如何构成确定实现愿望所规定的目的的手段人民大学哲学院研究生,并反驳了认为不自制者和不节制者有起始于欲望的谋划的观点。
最后一场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洋副教授主持和评议。中国人民大学陆君瑶阐述了“马克思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其对‘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启示”。她认为,马克思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凝练适用于时代的理论思想,其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科学方法,对当代中国“第二个结合”的思想提供了方法借鉴。要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必由之路,应在实践辩证方法基础上融通发展、守正创新,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定性历史语境中与时俱进地赓续人类文明新形态,巩固文化主体性,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同样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 (谷民德)的报告主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的进路及方法论:西方的视角”。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研究者,他从西方视角出发,探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他认为,基于马克思主义对时代和文化的敏感性,并能够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迁而不断调整这一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基本理念成功替换其所包含的西方文化理念人民大学哲学院研究生,这种替换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创新的前沿: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哲学院分会场“古代哲学与文明交流互鉴”至此圆满落幕。此次研讨会凝聚了来自海内外年轻学者的学术智慧,研讨会上报告人的精彩发言和听众的热烈提问激发出学术创新的火花,与会者在争鸣与碰撞中共同探索古代哲学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本质,不仅促进了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也为古代哲学的研究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