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国人的性格:汉族和族韩族的三个民族性格

三国 民族 2023-09-27 10:06

气质和文化有关系吗_文化气质是什么意思_中国文化的气质是指人

今天我们来聊聊中日韩三国人的性格,确切的说是汉族 和族 韩族这三个民族的性格。为什么要聊这三个民族的性格呢?因为从历史和地理环境上来说,这三个民族同属于一个文明圈,那就是汉字文明圈。当然我们三国之间,对于各自文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那是非常清楚的。

但是从西方人的视角,来看东亚这片土地,则是一团浆糊。他们一般会这样认为:我们英国和法国历史上是世仇,光百年战争就打了两回,法国和德国也是世仇,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几度反复易手。但我们却可以摒弃百年世仇,联合在一起,共同生活在欧盟这个大家庭内。当然了,英国现在脱欧了,这个另说。

你们中日韩三国为什么就不能,联合成像欧盟这样的超国家组织呢?你们的文化是如此相近。你们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西方人是很难分得清楚:中国人 日本人 韩国人之间的区别。就像我们分不清楚,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之间的区别一样。所以有必要来探讨一下,中日韩三国,也就是汉和韩三族,民族性格的异同。

日本著名作家司马辽太郎中国文化的气质是指人,曾经在其《从长安到北京》这部著作中,提及自己被“汉字文化”这个共性所吸引的状况。书中是这样叙述的:我自幼就学习汉文,文王、子路、萧何、虞美人、王葬、李白、安禄山、文天祥等人物,都似乎活在我们共同的过去之中,很难把他们看成外国人。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错觉,认为活在汉书世界中的那些人,跟现在的中国人不是一个谱系,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持有这种或许不可以称为‘错觉’的无意识看法的,肯定不只我一人。”

这段文字坦率地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的意识,表现了对从属同一“汉字文化圈”这个固定观念中延伸出来的、对异质文化的“错觉”的反省。

文化气质是什么意思_中国文化的气质是指人_气质和文化有关系吗

追溯渊源,中日韩三国同源于儒家文化,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因此,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汇的共性是:忠诚、奋发、积极进取,有一种自强的奋斗意识。但是,性相近,习相远。我们三国在交汇的同时,也各自向不同的方向,越走越远。

除了儒家文化以外,道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文化的柔和与自然,让中国人性格在刚性中充满了弹性,这种弹性极其可贵,它将近乎于崩裂的张力松弛下来,让强悍的心态变得中和。

儒道互补的文化渊源滋生了华夏民族性格的优点:奋进但不唯成功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上善若水中国文化的气质是指人,至柔至坚。同时,它也形成了华夏民族性格的缺点:忍耐,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战斗,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文化气质是什么意思_中国文化的气质是指人_气质和文化有关系吗

日韩有共性,它们原生本土文化不成体系,主导文化都源自母国(中国),是文化的输入国。也就是说,在学习母国文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性格。

先是接受了儒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严以自律(这方面,日本更强),精诚团结,整齐划一,造就了近乎于执拗、偏激的爱国心理,虽然没有举国体制,但却从心态上形成了家国一体化的统一意识,对外显示着极其标准的一致人格性。

不可否认的是,日韩文化在吸收母国文化的同时,形成了自身的优点,比如耻感意识。他们有羞耻心,所以日韩两国常有自杀之事出现。对他们来说,不能体面的活着,那么就选择体面的死去。

这一点又不同于西方文化热爱生命的人本意识,莎士比亚说人乃“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人是动物,但人是动物中最精美最伟大的动物,因为人有丰富的思想与情感。

相比之下,中国人也不缺乏热爱生命的思考,余华小说《活着》、电影《芙蓉镇》中“象牲口一样活下去”的思想,是中国人对生命意识自发的认识。

中国文化的气质是指人_气质和文化有关系吗_文化气质是什么意思

因此,日韩两国学习儒家文化时,只修得服装、礼仪和建筑(至今,他们引以为豪的传统保护也仅限于此)。只习得等级制之皮毛,没有领会先秦儒家关于人本、人性和生命的精华。没有学到孔孟儒家文化的温润人性。

中日韩三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性,那就是都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中国人认为自己是汉字文明圈的缔造者,有着厚重的历史,悠久的文化,非常的自豪。日本人认为自己是东亚现代文明的开拓者,有着高素质的国民,和保存着最精致多彩的古中国文化,也是非常的自豪。韩国人认为自己是东亚信息文明的先行者,引领着亚洲的流行文化,也是非常的自豪。

从诚实度上来看,日本人最诚实,一般不说谎。而中国人谎话是一大特产。韩国人一般也不说谎,但有吹牛X的潜质。当我们将三国的国民行为,与地理位置相对应的话,不难发现:中国人是大陆德行,雍容大度,圆滑世故。日本人是岛国德行,细致认真,心胸狭窄。韩国人是半岛德行,自尊心强,心怀怨恨。

中国文化的气质是指人_气质和文化有关系吗_文化气质是什么意思

和服是在依照古代中国吴地(今天的江浙沪包邮区)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和服基本上由直线构成,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能显示庄重、安稳、宁静,符合日本人的气质。和服在腰部用宽带用力捆住,并将腿部全部遮住,而依靠腰带使胸部很突出地被表现出来,这与日本女性对胸部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日本女孩到了小学五年级必定需要戴文胸,所以看起来比较早熟。在日本,比起容貌难看来,胸部小的女人更会感到自卑。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它是从黄帝垂衣裳起,一直到明末剃发易服为止。经过4700年历史的积淀,历代汉家正统王朝不断推除出新的情况下,发展出来了一种民族服饰。汉服具有端庄大气,飘逸灵动的特点。用料远远超过覆盖人体的需求,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气质。交领右衽系带,很符合中国人阴阳互动,能进能退的哲学理念。

有诗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是有伸缩性的,胖了你就系松一点,瘦了你就系紧一些。完全自由调控。不过目前汉服的诸多魅力,还只有一小部分体会到,广大汉人由于传统中断的原因(剃发易服)。再加上民族意识淡薄,鲜有体会到汉服的种种好处。不过广大汉服同袍都有切身的体会,小编认识的好多同袍,自从穿上汉服起,现代时装基本上都不穿了。

从饮食角度来看,韩国的辣椒酱,日本的梅干和中国的榨菜,这三种食品既可做佐料又可做食品,储藏方便,携带简易。对于韩国人来说,辣椒酱是最一般的副食品,在饮食生活中起着核心作用。离开辣椒酱就谈不了韩国的饮食文化。无论是高级聚餐还是百姓的餐桌都少不了它。不就是辣椒酱造就了韩国人率直、激烈和热情的性格吗?

气质和文化有关系吗_文化气质是什么意思_中国文化的气质是指人

在日本食品中,比起甜的、辣的和咸的东西,酸味食品是最高级的。在“酸”的含义中,有沉郁和内向的意思,有时甚至有很浓的凶险意味。梅干的酸味正符合日本人内向、不轻易表现自己内心的性格。

中国的榨菜是用一种跟萝卜差不多的植物腌制的副食品。它不像辣椒酱那么辣,也不像梅干那么酸,它是容易中和的咸味,可以加上甜的或酸的佐料一起吃。榨菜中包含了中国人看似单调、绝对却又容易中和的多样性的性格。

辣椒酱与韩国人,梅干与日本人,榨菜与中国人,即使透过这种简单的食品,也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的气质是指人_气质和文化有关系吗_文化气质是什么意思

中日韩三国人之所以会有这些异同性,与三国的历史发展关系很大。中国因为身处亚欧大陆东部,最最富庶的农耕区。所以经常受到北方野蛮民族的侵袭,所以我们要修长城嘛,不想让那些北方的恶贼来抢掠我们的劳动成果。但是民族的发展和人一样,总是有兴有衰。

中国文化的气质是指人_文化气质是什么意思_气质和文化有关系吗

当我们的文明走下坡路的时候,北方的恶贼就打进来了。他们不仅抢掠财富,有时候甚至住下来不走了,还要我们认他们做干爹,改造我们的文化和思想。于是很多精致的文化要素,在中国很难保存。因为一直有北方蛮族的侵袭。这也就慢慢造就了我们中国人忍耐的性格特征。这种民族特征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不断的塑造着这个民族的勇敢与软弱,奋进与退缩,真诚与狡猾,自信与自卑。

日本处于亚欧大陆的最东端,在古代世界基本上是文明的边缘地带。历史上的野蛮民族很难侵袭到这里。历史上仅有的一次蒙元企图征服日本的文永弘安之役,也以惨败告终。所以日本人唯一没有被蛮族影响的,华夏文明最后的保留地。所以很多古中国,两汉魏晋,隋唐宋明的,在中国本土早已消失很久的文明要素,留存在日本。因为他们没有受到蛮族的入侵,所以可以静下心来,细细打磨这些文化要素,而将其发挥到极致。这也就形成了日本人认真细腻的民族性格特征。

韩国也处于亚欧大陆的最东端,他离文明中心,中国本土的距离比日本要近得多。在历史上韩国人一直扮演着中介者的角色,把中华文明介绍到日本。韩国处于半岛地带,历史上和中国一样,也屡次受到北方蛮族的袭击。所以韩国也修了长城,来抵御历史上的契丹,女真,蒙元,和之后的满清。

但韩国和中国有一个不同,就是蛮族从来没有试图全面征服韩国,而是将韩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政治上有一定的独立性。从历史来看,韩国长期活在大国的夹缝中,周旋于大陆与海洋强权之间,这也就造成了韩国人脾气火爆的民族性格特征。当然了有人认为是泡菜吃多了的原因。

纵观中日韩三国民族性格的特征,基本上是历史的发展,和地理位置环境的不同所导致。这三国民族性格各有其优缺点,正像没有十全十美的个人一样,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民族,一个民族有长处,必然有他的短板。中日韩三国都应该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补足短板。当然如果时代允许的话,也希望三国能够修复历史伤痕,共同将东亚文明(汉字文明圈)推陈出新走向世界,在世界文明圈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