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概说第一节什么是戏曲?戏曲学的奠基人

戏剧 戏曲 2024-04-04 12:05

第一章 戏曲概说

第一节 什么是戏曲

一、什么是戏曲?

1、戏曲”名称的最早出处:

至咸淳(1265-1274),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声歇。——[宋]刘埙《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

2、文献中的“戏曲”名称: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最终确定了用以指称中国传统戏剧样式的“戏曲”概念。然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

《辞海》: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二、现代戏曲学的奠基人

1、王国维(1877-1927)中国传统戏曲和话剧的联系,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朝秀才,著名学者。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等,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

2、吴梅(1884-1939),字瞿安,号霜厓中国传统戏曲和话剧的联系,长洲(今苏州)人。戏曲作家、表演家、理论家、教育家、收藏家。著有《奢摩他室曲话》《顾曲麈谈》《曲海目疏证》《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瞿安读曲记》《曲学通论》《南北词简谱》。著名门人有任二北、卢前、唐圭璋、王季思、钱南扬、万云骏等。

第二节 戏曲 · 戏剧 · 曲艺

一、戏曲与戏剧

1、同一关系:在中国古代,戏曲是戏剧的唯一形式,戏曲就是戏剧,戏剧就是戏曲。

2、并列关系:在现代,戏剧有时专指西方话剧,和古代戏曲形成并列关系。

3、属种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样式。

二、戏曲和曲艺

戏曲主要以歌舞表演故事,曲艺主要以说唱表演故事。

戏曲主要是代言体结构,曲艺主要是叙述体结构。

三、曲艺及其种类

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以说讲和歌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辅以动作、表情、口技等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情景,反映生活。

演员人数常为一至二三人,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拆唱(分角色唱)、彩唱(化装表演)。

按历史渊源和形式特点,有评话、相声、快板、大鼓、弹词、道情、牌子曲、走唱、时调小曲及少数民族曲艺等。各地现有三百多个曲种。

第三节 戏曲的基本特征

1、创作-表演的二元艺术体系。

混合型的剧本创作结构。

戏剧表演的综合性。

戏剧的程式化表演。

戏剧的虚拟性表演。

2、元明及清代前中期是以创作为中心的戏剧时代,出现了众多戏剧名家名作。清代中后期以来逐渐转到以表演为中心的戏剧时代,出现了众多戏剧表演名家。

3、戏曲剧本文字通常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个部分。

4、戏曲表演特征

综合性:戏曲表演综合了诗歌、音乐、舞蹈、杂技、说唱、表演、美术等多种文学艺术元素,是一门综合艺术。

程式化表演:程式动作指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经过艺术夸张的规范性表演动作。“唱念做打皆精,文武昆乱不挡。”

虚拟性表演:虚拟动作指演员在表演原需附着实物的活动时,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所做的动作。 扬鞭——骑马,划桨——行船

第四节 戏曲的发展过程

1、宋杂剧:北宋时出现了,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戏剧形式。此前的表演皆是单一性而非综合性的艺术表演。

2、世界三大古剧:

古希腊戏剧(公元前)

古梵剧(公元后)

中国古典戏曲(十世纪后)

3、北宋灭亡后,中国的南北方出现了不同的戏曲发展形式。

北方由宋杂剧演化为金院本(行院的脚本)和元杂剧。明清两代杂剧发展变化并走向消亡。

南方在宋杂剧之后出现了南戏。南戏在宋元两代得到了大力发展。明清时,南戏演化为传奇。

清代中期(乾隆后期),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兴起,以昆剧为代表的传奇走向衰落。

“花雅之争”:

雅部——昆剧

花部——地方戏(以京剧为代表)

戏曲进入了以表演为中心的时代

4、北方:宋杂剧——金院本——元明杂剧。

南方:宋杂剧——宋元南戏——明清传奇。

清中叶:地方戏取代传奇,发展迅速。

5、戏曲发展的三次高潮

元杂剧的成熟是戏曲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明清传奇的创作(明嘉靖至清乾隆)是戏曲发展的第二次高潮。

京剧等地方戏的兴起(清中期以后)是戏曲发展的第三次高潮。

第五节 戏曲的价值和地位

1、戏曲几乎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全民共享的娱乐活动。

2、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东方艺术的重要成就。

3、在当代,戏曲也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分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