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乡民间戏剧演出活动历史悠久,早在160年前的清末时期,各村戏剧子弟班就已为数不少。至民国年间,外地人搞的营业性戏剧团体经常来我乡演出,如京剧班“燕月桥”、“宝林”、“徐四老旦”、“李三子”、“海外红”、“张洪安”等,周姑子戏班有“王妮子(王焕奎)、“陈袢子”(陈正业)、“鲜樱桃”(邓洪山)等 。在传统节日,集市及庙会等场合进行演出。本地区各村民间戏剧演出活动直接受其影响,也有些戏剧艺人应邀前来传(教)戏。当时的演出场所及舞台是选择在宽阔的场地,用木板搭起临时戏台。本乡各村子弟班演出一般为义务公演,外地剧团演出报酬多由村里总付或收门票。也有的富户在演出时当即“赏钱”。
抗日战争开始之后,我乡戏剧演出活动曾一度冷落,解放战争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演出配合形势的新剧目,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宣传教育。
解放以后,许多文艺团体(市京剧团、市五音剧团)以及张店区文化馆多次派员直接下乡辅导,促进了我乡戏剧演出活动的开展。其活动费用,一般由集体支付,演员出勤给予合理报酬。全乡19个村均曾组织过业余剧团,由村党支部领导,团支部主办。除上演新剧目外,还演出过许多传统剧目。本乡的流传剧种及演出活动列下:
京剧 最早有子弟班演出的村是孙家村、南家村、大徐村,始于清末时期,各村皆有戏箱。演出过的剧目有《秦香莲告状》、《百兽图》、《打金枝》、《三娘教子》、《借东风》、《苏三起解》、《黄金台》、《捉放曹》、《武家坡》等40多个剧目。
解放后,又有房家村、义集村、黄家村、苏村、傅家村、孙家村、南家村相继办起业余剧团。演出的传统剧有《空城计》、《打渔杀家》、《铡美案》、《铁弓缘》、《回荆州》、《甘露寺》、《徐策跑城》等。并于60年代中期开始,演出了许多现代题材的剧目,如《红嫂》、《迎春花》、《夺印》、《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
五音戏(亦称“周姑子”或“肘鼓子”戏) 清末已有传入,最早的子弟班有大徐村、宋家村,民国年间相继有孙家村、唐家村、房家村子弟班,演出的剧目有《狮子洞》、《王定保借当》、《梁山伯与祝英台》、《探亲家》、《站花墙》等40多个。
解放后,小田村、相公庙(今向阳村)村、浮山驿村、义集村、苏村的业余剧团也演出过五音戏。剧目有《王二姐思夫》、《赵美蓉观灯》、《墙头记》、《胭脂》、《姊妹易嫁》、《老少换》等。上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演出的现代剧目有《亲家婆顶嘴》、《龙马精神》、《娶女婿》等30多个。
吕剧 解放后传入我乡,1952年,黄家村最早有业余剧团演出,房家村与高家村于1955年曾有演出。后有南家村、孙家村、张冉村、傅家村、小田村、向阳村、河崖头村、浮山驿村、义集村、苏村、小徐村也演出过吕剧,先后演出过的传统剧目有《李二嫂改嫁》、《双蝴蝶》、《王定保借当》、《拾玉镯》、《井台会》、《借年》、《小姑贤》、《姊妹易嫁》、《挑女婿》等。 50年代以来,各村演出的现代题材剧目有:《李二嫂改嫁》、《红嫂》《打碗记》、《都愿意》、《追报表》、《两垅地》、《沂河两岸》、《三定桩》、《山鹰》、《红梅迎春》等。
歌剧 1947年春,驻军(即新四军)某部文工团在黄家庄曾演出歌剧《白毛女》。
建国初期二十世纪戏曲与话剧关系,各村陆续有歌剧演出,最早的有营子村,其次是房家、河崖头、苏村、傅家等村。后来二十世纪戏曲与话剧关系,黄家、石家、义集、向阳、小田、张冉、唐家、孙家等村也演过歌剧,全为现代题材剧目,如《送郎参军》、《山村姐妹》、《志强和秀云》、《刘四姐》、《农奴戟》、《白毛女》、《血海深仇》、《三世仇》、《人民的委托》等30多个剧目。
话剧 张冉村于1946年演出过《王虎参军》,解放前后,又相继演出过《改邪归正》等剧目。建国以后,孙家、傅家、义集、石家等村也曾有话剧演出,全为现代题材剧目,有《解放》、《恶霸抢亲》、《孙大妈盼解放》、《漳河湾》、《山村姑娘》、《丰收之后》、《前进风波》、《槐树庄》等20多个剧目。
其他剧种 清末民初,唐家村曾演出过笛梆子戏《辕门斩子》、《丁僧扫雪》等。
解放以后于1954年,张冉村业余剧团曾演出过黄梅戏《拾棉花》剧目。1980年,唐家村曾演出过湖南花鼓戏《吹鼓手招亲》。
农村基层戏曲活动的开展,活跃了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特别是解放前在物质文化极其匮乏的农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