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的地名学价值,学术界尚未论述过

摘要: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的地名学价值,学术界尚未论述过。作者在通读全书基础上,又仔细爬梳相关文献,挖掘了它在地名渊源解释、地名命名原则的归纳与升华、地名文献引录诸方面的贡献,认为是中国地名学史链条上关键的一环,具有很高的地名学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不足。

关键词:地名学;《太平寰宇记》;乐史

虽然宋代国力积贫积弱,文化却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在灿若群星的宋代典籍中,产生了五部著名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从而使宋朝成为历史上拥有地理总志最多的一个朝代。这五部地理总志,卷数多则二百,少则十卷,既有官方著作,也有私家撰述,编纂目的各异,志风异彩纷呈。

《太平寰宇记》二百卷、目录二卷,北宋乐史撰。乐史(930—1007)字子正,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初仕南唐为秘书郎,入宋后举进士,为著作佐郎,尝知陵、舒、黄、商四州,转太常博士,出掌西京磨勘司,长期寓居洛阳。一生好著述,有著作23种、计900卷,篇幅大的著作今惟存《太平寰宇记》而已(以下简称《寰宇记》)。新编《全宋文》第二册存其文九篇。《宋史》卷306有传。

《寰宇记》撰成于北宋雍熙末至端拱初年期间,所载政区主要是依太平兴国后期的制度。四库馆臣评价说:“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自是而大变”。钱大昕则认为“有宋一代志舆地者,当以乐氏为巨擘”。

今仅就乐史《寰宇记》在地名学方面的贡献,略予论述。

1. 地名渊源解释

一般说来,全国性的地理总志对首都所在和经济发达地区记载最为详细,对这些地区的记述也最能体现出该志的价值。北宋初年,作为首都的东京开封府下辖开封、浚仪、封丘、陈留、尉氏、雍丘、襄邑、考城、阳武、中牟、太康、长垣、酸枣、扶沟、鄢陵、东明16县,其中的长垣县唐时尚名匡城县,东明县系宋太祖建隆四年(963)新置,其余县名与唐朝完全相同。这16县于唐时分属汴、陈、许、郑、滑、曹、宋七州,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在这16县中解释渊源的地名有12个,即:汴州、浚仪县、陈留县、高阳城、外黄县、尉氏县、襄邑县、鹤城、酸枣县、内牟县、陶城、太康县。《寰宇记》卷1、卷2为开封府内容,在这16个县中解释渊源的地名计有:汴州、琵琶沟、浚仪县、新里县、东明县、寒泉、望京楼、云响城、陈留县、箜篌城、太康县、冰井、长垣县、守节县、圉城、祺城、外黄县、新汲县、石仓城、汝池、尉氏县、高阳城、襄邑县、龙城、七女冢、陶城、康阴县、内牟县、杞县、圃田县、酸枣县、扶沟县,共32个。在同样的地域范围之内,《寰宇记》的地名渊源解释是《元和郡县志》的2.7倍。虽然,东明为宋初新置的县,望京楼之得名在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但还有十多个地名的得名在李吉甫生活时代之前,《元和郡县志》却缺载,如卷8许州扶沟县备载建置沿革,就是没有得名的原委,甚至卷7汴州浚仪县下提到了“琵琶沟”,也不讲它的来历。这些地方《寰宇记》都作了补充。可见,《寰宇记》在开封府地名的渊源解释方面,比《元和郡县志》详尽得多。

北宋定都开封,《寰宇记》开封府部分的地名释名详于《元和郡县志》乃情理中事。但是,在唐都长安所在的京兆府及其下辖23县范围之内,《寰宇记》有关地名渊源解释的内容也胜于《元和郡县志》。《元和郡县志》卷1、卷2“京兆府”,依次诠释了霸陵、樊川、御宿川、龙首山、子午关、新丰、三原县、醴泉县、奉天县、奉先县、咸阳、慈石门、便桥、蓝田、思乡城、金城县、马嵬故城、茂陵、煮盐泽、池阳、望夷宫、土门县、频阳县、钟官故城、太平宫、甘泉宫、盩厔、姜维岭、司竹园、武功县、稷州、好畤县等32处地名的来历。唐京兆府23县在《寰宇记》中分属雍、耀、乾、同、华五州。《寰宇记》不但也解释了上述32处地名的渊源,而且另外又解释了万年县、南陵、洛女陂、皇子陂、马冢、长安县、大兴城、白鹿原、周氏陂、兴平县、坑儒谷、六门堰、五柞宫、渭南县、凤凰原、半日村、天乳山等17处地名的渊源。例如,《元和郡县志》卷1蓝田县:白鹿原“在县西六里”,并无渊源解释;《寰宇记》卷26蓝田县:白鹿原“在县西北六里,按《三秦记》云周平王东迁之后,有白鹿游此原,以是得名”。案《三秦记》乃汉代辛氏所作,曾是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的参考书之一,但《元和郡县志》无“白鹿原”的得名,《寰宇记》对此作了补充。

如果拿北宋初年的江南东道为例,比较一下《元和郡县志》与《寰宇记》有关地名渊源解释数量的情况,结果会更明显(参见表1)。

表中除了明、处、汀三州的释名《寰宇记》与《元和郡县志》持平外,其余各州的释名《寰宇记》都比《元和郡县志》为多,湖州部分《寰宇记》的释名比《元和郡县志》还多出了八倍。许多在《元和郡县志》中没有渊源解释的地名,在《寰宇记》中得到了解释,例如玄武湖,《元和郡县志》卷25上元县中仅有11字:“在县北十里,周回二十五里”;《寰宇记》卷90上元县“玄武湖”条则云:“宋元嘉末,有黑龙见湖内,故改为玄武湖也”。《元和郡县志》中有地名渊源解释但无史料出处的,《寰宇记》也作了补充,如娄湖,《元和郡县志》卷25仅云:“(张)昭封娄侯,故谓之娄湖”;《寰宇记》卷90作渊源解释,并注明出自《舆地志》。《寰宇记》新立条目并解释其地名渊源的情况更多,如金山寺、莫愁湖、白鹭洲等,例繁不备举。总而言之,江南东道部分的地名释名数量,《寰宇记》是《元和郡县志》的3.87倍。前述北宋开封府、唐代京兆府的地名释名数量,《寰宇记》分别是《元和郡县志》的2.7倍和1.5倍。因而大致说来,《寰宇记》有关地名渊源的解释,大约是《元和郡县志》的两、三倍。《元和郡县志》一共解释了931处地名来历,故《寰宇记》解释渊源的地名即使保守的估计,也至少在两千处以上。这应是毫无疑问的。在中国地名学史上,应劭《汉书集解》的地名释名首先超过了一百处,郦道元《水经注》首先超过了一千处,而《寰宇记》则超过了两千处,这是地名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2. 地名命名原则的归纳与升华

随着历代地名渊源解释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汉唐时代的学者们逐渐总结出许多地名命名与更名的原则,大大丰富了中国地名学的思想宝库。不过,古人关于这些原则并没有集中的阐述,更无系统性可言,而是零星地分散在各种典籍的少数具体地名解释之中。笔者沙里淘金,初步研究《寰宇记》后得到以下一些认识,现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2.1 “因山为名”原则

作为地名通名的“山”,最早见于甲骨文中;以山为名的具体实例,先秦时可能早已有之。不过,见于文献记载有关以山为名的论述,则是汉代及其以后的事了。南朝宋人盛弘之、山谦之和十六国北凉学者阚骃,最终明确归纳为“因山为名”或“以山为名”四字原则。到了唐、宋时代,“因山为名”原则业已得到巩固和普及。《寰宇记》不仅在卷9,20,23,30,32,46,49等内容中有“因山为名”的记述,在卷21、卷74等也有“以山为名”的记载,并且还有“因山以名地”(卷19)、“以山名县”(卷43)、“因山取名”(卷48)、“因山以名”(卷50)、“因山著名”(卷54)等诸多的说法,说明这条原则至此业已得到普遍使用。

此后的地理总志如《舆地纪胜》、《方舆胜览》、《读史方舆纪要》、元明清《一统志》等均有“因山为名”的大量记述,因已普及,故不缕述。

2.2 “因水为名”原则

东汉刘熙《释名 · 释州国篇 》:“兖州, 取兖水以为名也”;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汉中郡“因水名也”,沈约《宋书·州郡志二》寻阳太守:“寻阳本县名,因水名县”。这些都是“因水为名”原则的雏形。郦道元在此基础上向前发展一步,提出了“因水为名地”、“藉水以取名”的说法。最终明确地将它归纳为一般普遍意义上“因水为名”原则的,则是唐朝的事。“因水为名”在《通典》里出现了一次、在《元和郡县志》中出现了六次、在樊绰《云南志》中出现一次,“以水为名”在《元和郡县志》中出现了一次宋元地理志地方志著作,可见到唐朝中期此原则已得到最终完善并被熟练运用了。

到了宋代,《太平寰宇记》中不仅有“因水以名”(卷32,54,58等)、“因川为名”(卷35),也有“因水为名”(卷29,128,167等)等说法,说明这条原则在宋代已渐趋普及。

2.3 以具体地理实体为名的原则

地理实体既有自然属性的,也有人文属性的。上述因山为名、因水为名均是以自然地理实体为名的典型原则,除此之外以地理实体为名的原则还有:

(1)因原立名。唐贾耽《县道记》:“隃糜县,因原以为名。”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3邠州永寿县:“武德二年分新平县南界于今理北三十里永寿原西置永寿县,因原而名。”《寰宇记》卷27雍州兴平县:“魏黄初元年改为始平国,因原以建名”;卷31乾州永寿县:“因原立名。”

(2)因津以名邑。《寰宇记》卷6陕州:阌乡县“因津以名邑焉”。

(3)以草为名。《寰宇记》卷29华州下邽县:“古莲勺城在今县北二十二里,莲勺,以草为名。”

(4)因谷为名。《元和郡县志》卷4银州:“周武帝保定二年,分置银州,因谷为名”。《寰宇记》卷32陇州吴山县下:“后魏明帝孝昌年于县西南由谷口置(南由)县,因谷为名。”

(5)因江洲得名。《寰宇记》卷91苏州长洲县:“吴王长洲苑,因江洲得名。”

(6)因乡为名。《元和郡县志》卷37昭州永平县:“证圣元年割平乐县永平乡置,因乡为名。”《寰宇记》卷16泗州临淮县:“永泰湖在县北五十里,大业三年开通济渠,塞断沥水,自尔成湖,因乡为名。”《寰宇记》卷35坊州昇平县:“唐天宝十二年刺史罗希奭奏析宜君西北界昇平乡等三乡以置之,以乡为名”;卷95秀州崇德县:“置州之时,析嘉兴县之崇德等九乡于义和市置县,以乡为县名”;卷101邵武军光泽县:“太平兴国六年立光泽县,以乡为名”。

(7)因关为名。《寰宇记》卷47绛州太平县:“后魏太武帝于今县东北二十七里太平故关城置泰平县,属平阳郡,周改为太平县,因关为名。”

(8)以陵为名。《寰宇记》卷143房陵县:“本汉旧县,属汉中郡,初为‘防’字,后汉改为‘房’,以陵为名。”

(9)因祠为名。《寰宇记》卷90上元县清溪:“其埭侧有清溪祠,其溪因祠为名。”

(10)因寺得名。《舆地纪胜》卷12台州·景物:“招贤洞,在临海县西六十里,因寺得名。”

2.4 “年号地名”原则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以年号为地名的实例是东汉建安八年所置的建安县(今福建建瓯县松溪南岸),首先提出地名以年号命名问题的则是北魏杨衒之。到了唐朝,李吉甫将此原则简洁、完整地归纳为“因年号为名。”宋代对此有完整的继承。

《寰宇记》卷27乾祐县:“便以年号名县”;卷100永泰县:“唐永泰二年置,以年号为县名”;卷108兴国县:“太平兴国年中析赣县七乡于险江镇置兴国县,以年号为名”;卷145乾德县:“乾德三年置,以年号为名。”《舆地纪胜》卷26隆兴府:“隆兴二年,守臣郭祚以孝宗潜藩申请,下三省议,特用纪元之号,赐府额曰隆兴府。”《方舆胜览》卷15太平州:“太平兴国二年,与兴国军并建,分纪年以名之。”

年号地名的实例,唐代有14例,宋代有17例,元代连一例也没有,到明清时期地名反而要避年号的讳了(如隆庆州改延庆州,崇德县为石门县)。这条原则已经走完了从产生到消亡的全部历程。

2.5 以姓氏、人物为名的原则

古代以姓氏、人物为地名者夥矣,班固、应劭、郦道元、李吉甫尝论之,然终未有涉及此原则者。此原则之归纳,盖自宋始。《寰宇记》卷9滑州:“山阳故城,魏兖州刺史山阳公所筑,城因人以立名”;卷26咸阳县周氏陂:“汉太尉周勃家在陂,其子亚夫有功,遂赐此陂,故地以氏称之”。“因人以立名”、“地以氏称之”系此原则最初之归纳。《明一统志》则将它归纳为:“因姓得名”宋元地理志地方志著作,明人郭子章对历代以人物为名的政区地名实例均有淋漓尽致的讨论。

现代地名学的做法与此原则正好相反。国务院1979年颁布的《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第六条:“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命名地名”。1986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二款重申了这一点,只是把“命名”二字改为“作”字而已,其它毫无改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条原则对人物地名的产生将起到决定性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古人对传统地名学理论问题的认识在秦汉、魏晋以来已逐步趋向一致,认识过程至唐宋时期已基本完成;所以,尽管宋代以后的地名研究在数量上越积越多、具体的地名诠释越来越细,但传统地名学在理论上已无重大的进展。

3. 地名学文献的渊薮

东汉圈稱《陈留耆旧传》对地名渊源解释具有相当的价值,记载中解释了十个县名的由来,而其佚文多保留在后代典籍中。扶沟县(今河南扶沟县东北),《寰宇记》卷2开封府扶沟县:“《陈留风俗传》云:‘小扶亭有洧水之沟,因以名县”;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之圉镇),《寰宇记》卷1开封府雍丘县下“圉城”条:“《风俗传》云:旧陈地,苦楚之难修,干戈于境,以虞其患,故曰圉。”

三国时代,韦昭的地名研究贡献最大。韦昭著有《三吴郡国志》,今存佚文两条,解释了“五湖”、“孔姥墩”的来历。如《寰宇记》卷94湖州乌程县“县区”条:“韦昭《三吴郡国志》云,太湖边有游湖、莫湖、胥湖、贡湖,就太湖为五湖;又云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为五也”。同书“孔姥墩”条亦引韦昭《三吴郡国志》云:“昔有孔氏之妇,少寡,有子八人,皆训以义方,夜则读书,昼则力田,汉哀、平之间俱为郡守,因名之,亦曰八子墩。”

南朝盛弘之《荆州记》、陆澄《地理书抄》、顾野王《舆地志》等地理佚书,都赖《寰宇记》引录而保存了部分内容。

陆澄《地理书抄》早已散失,今仅得见其佚文数条,其中三条是解释地名渊源的,全是《寰宇记》引文:

(1)长桥。《寰宇记》卷92常州宜兴县:“长桥在县城前二十步······按陆澄《地理抄》云:袁府君,后汉人也,造此桥,即晋周处少时斩其桥下食人蛟,即此处也。”

(2)襄水。《寰宇记》卷145襄州襄阳县:“涑水亦名襄水,荆楚之地水驾山而上者,皆呼襄,上也。今土人呼涑水上流,亦呼为襄,水名即无定,故陆澄《地理志》云:襄阳无襄水也。”

(3)筑口。《寰宇记》卷145襄州谷城县:“筑水在县南一百步。陆澄《地理志》云:筑水会沔水之处,谓之筑口。”

顾野王《舆地志》被认为是一部“监省陆、任二家书钞、集汉魏以来二百囗十家地理书大成”之作。唐宋时尚有传本,北宋《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引录两百多处,南宋《嘉泰会稽志》也尝引用过它,但不见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盖元灭宋时亡佚。今存佚文335条,约1.4万字,其中有渊源解释的72条,大致可分为以下十三类。

(1)人物地名(11条)。《寰宇记》卷90昇州上元县:“蒋山在县东北十五里······按《舆地志》云:蒋山古曰金陵山,县之名因此山立,《汉舆地图》名钟山。吴大帝时有蒋子文发神验于此,封子文为蒋侯,改曰蒋山。”

(2)史迹地名(11条)。《寰宇记》卷103宣州南陵县:“战鸟山在县南十五里大江中。《舆地志》云:赭圻下流十许里有战鸟圻,孤在江中,本名孤圻山。昔桓温驻赭圻,恒惧掩袭此圻,宿鸟所栖,中宵鸣惊,温谓官军至,一时惊溃。既定,乃群鸟惊噪,故相传为战鸟山。”

(3)形象地名(8条)。《寰宇记》卷90昇州上元县:“鸡笼山在县西北九里······《舆地志》云,其山状如鸡笼,以此为名。”

(4)物产地名(6条)。《寰宇记》卷94湖州长兴县:“箬溪在县南五十步······箬溪者,顾野王《舆地志》云:夹溪生箭箬,南岸曰上箬,北岸曰下箬,二箬皆村名,村人取下箬水酿酒,醇美胜于云阳。俗称‘箬下酒’。”

(5)以水为名(6条)。《寰宇记》卷106洪州丰城县:“汉南昌县地,属豫章。按顾野王《舆地志》云:后汉建安中初立富城县于富水之西,因以为名;至晋太康元年改为丰城县,移于丰水之西,乃以为名。”同书卷161贺州富川县:“《舆地志》云:汉旧县,属苍梧郡。吴黄武五年改为临贺郡。县有富水,因为县名。”

(6)移民地名(6条)。《嘉泰会稽志》卷9引《舆地志》云:“永兴洛思山,先是洛下人随朱隽来会稽,三年不得返,乃登山北顾而叹。或云隽遭母丧,止葬此山,请洛下图墓师相地,师去乡既久,目极千里,北望京洛,号呼而绝,因葬山顶,故以为名。”

(7)传说地名(4条)。《寰宇记》卷93杭州盐官县:金牛山,《舆地志》云:昔吴、楚之间,金牛出自毗陵,奔来此山而没,因名之。”

(8)数字地名(3条)。《寰宇记》卷90昇州江宁县:“三山在县西南五十七里······按《舆地志》云:其山积石,滨于大江,有三峰,南北接,故曰三山。”

(9)颜色地名(3条)。《寰宇记》卷92常州宜兴县小心山下:“《舆地志》云:金硎承小心山泉,硎中沙色炯炯如金者,因此名金泉。”

(10)词义地名(3条)。《寰宇记》卷90昇州江宁县:“烈洲在县西南八十里,周回六十里。《舆地志》:吴旧津所内有小水,堪泊船,商客多停以避烈风,故以名焉。”

(11)玄怪地名(3条)。《寰宇记》卷90昇州上元县:“玄武湖在县西北七里······《舆地志》云,齐武帝理水军于此池中,号曰昆明池······宋元嘉末有黑龙见湖内,故改为玄武湖也。”

(12)因山为名(2条)。《寰宇记》卷5西京缑氏县:“古滑国也······汉以为县,《舆地志》云:因山以名县。”

(13)方位地名(2条)。《史记·周本纪》“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句张守节《正义》:“《舆地志》云秦立为县,城临淄水,故曰临淄也”。同书“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句《正义》:“《舆地志》云:以周地在王城东,故曰东周。”

以上13类共计68条,其中除(6),(13)外的十一类举了《寰宇记》所引佚文。为顾野王解释渊源的地名还有晋陵(避讳)、江宁(美愿)、余甖溪(因村为名)、信安(因重名而改)。

由上述可知,顾野王《舆地志》集地志之大成,代表了南朝地名学发展的最高成就。而如果没有《寰宇记》的引录,我们是得不到上述认识的,可见《寰宇记》的重要性。

至于《寰宇记》在引录“图经”、贾耽著作方面的成就,恕不赘述。可参见拙文《隋唐〈图经〉辑考》(载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历史学报》第27-28期)。

4. 不足之处

《汉书—地理志》上郡有肤施县,清儒吴卓信(?—1823)《汉书地理志补注》卷62:“按《寰宇记》谓耆老云:‘佛书言昔尸毘王割身肉饲鹰,后人言肤施即其地。’据《史记》,肤施乃战国时赵地,秦以为县,其时未有佛书也。荒唐附会,不足与辨。今肤施为延安府附郭县,出城东北里许为清凉山,上有尸毘岩。予于嘉庆乙丑(1805)秋过此,土人犹指以为证,可哂也。”

吴卓信指出《寰宇记》之误,虽属一己之见,但确实是他经过缜密考证后得出的结论。

宋元地理志地方志著作_宋元地理志丛刊_宋地理志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