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0日至11日,“卢梭的心灵与世界:纪念卢梭诞辰31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密云科研基地(栗林山庄)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北京大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合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项目重点学科“世界文学与文明互鉴”学术团队参与协办。来自全国20所高校、科研机构与出版社的42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 开幕式现场
6月10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院长 马寅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 张志强研究员、北京大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李猛教授分别致辞。张志强所长对参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关于卢梭认识的历史演变出发,谈到了卢梭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其形象的多面性和丰富性令人印象深刻。他期待本次会议的举行能够展开对卢梭不同面相的深入研究,将卢梭的复杂性、多维性、立体性、跨学科性呈现出来。张志强所长还追溯了哲学所的卢梭研究传统与最新进展,以及外国哲学学科近年来的新气象和取得的新成就。最后他对学界同仁长期以来对社科院哲学研究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
李猛老师在致辞中回溯了卢梭与现代中国思想的际遇:从晚清开始,伴随着中江兆民的汉译,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而卢梭对中国近现代思想的影响及其意义,也成为八九十年代国内思想界讨论的焦点。王元化先生对卢梭公意思想的反思,具有相当代表性。而与二三十年前相比,今天我们对卢梭的理解更多元化,不仅关注卢梭的政治思想,也重视卢梭对教育和戏剧等问题的论述。卢梭文本和研究的翻译也大大推进了, 刘小枫老师主持的“经典与解释”大型书系中的卢梭集, 汪炜老师翻译的《透明与障碍》,都是典范。李猛老师最后对哲学所表示衷心感谢,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本次学术会议包括十组34场报告,实际进行33场。其中6月10日进行六组22场,6月11日进行四组11场。
6月10日上午9时,会议在五楼主会场举行第一组学术报告,主持人为清华大学法学院 赵晓力教授,三位报告人的主题涉及卢梭哲学中的核心论题,对 will的理解。
▲ 点击查看大图,左右滑动阅览
第一位发言人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黄裕生教授,题目为《论卢梭的“公意”》。他从卢梭关于强力和权利关系的界定出发,拒绝把卢梭的普遍意志理解为一种极权主义思想。他强调普遍意志在卢梭的“契约公式”中的核心意义,并认为,普遍意志将契约者带入了“道德共同体”,进而实现了法则与意志的内在贯通。
第二位发言人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崇明副教授,他在报告《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完全转让和普遍意志》中突出了卢梭“完全转让”的理论核心,即对人类社会之不平等与依附关系的取消。以此为基础,崇明主张la é générale应当翻译为“普遍意志”而非“公意”,以此强调卢梭关于个体平等以及共同善的思想。
南开大学哲学院的 范广欣副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卢梭论民族文化与政治秩序的建构》。他从几个层面说明了卢梭政治思想中民族文化与政治建制的关联:民族文化的成熟为立法工作创造了时机、民族性构成了法律订立的考虑要素、作为民族特质的“道德风尚”构成了“真正的宪法”。如何面对工商业与跨国贸易发展对民族性的敉平,以保留民族性,既是卢梭也是今天的时代挑战。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刘训练教授在评议中的问题主要涉及几个方面:卢梭极权主义面相的可能性、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的区分是否对理解卢梭有意义、 will的翻译问题以及“民族文化”的标题。他认为,三位报告人,尤其是黄老师和崇老师都在论证卢梭不是一个极权主义者,并对卢梭做出一种强的辩护。但对卢梭的批评毋宁在于强调卢梭的哲学“可能”,而非“必然”导致极权主义。
▲ 分会场剪影
第二组学术报告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渠敬东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 吴增定教授评议。三位学者报告的内容都涉及卢梭作品中独特的风格和方法。
▲ 点击查看大图,左右滑动阅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尚杰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德里达对卢梭文本的解构方法:危险的替补性》。尚杰老师着力于“卢梭”与“让 ·雅克”的两重身份:一方面是真实生活的卢梭,另一方面是让·雅克在文字中叙述的另一种真实。写作是对自然的欺骗,是一种危险的替补手段;这一替补,在德里达看来,构成了微妙的居间,在意图与意义之间、在话语的可支配和不可支配之间。
北京大学哲学系李猛老师报告的题目是《卢梭的方法》。他认为,卢梭构建其理论的方法是悖论性的,即他往往用对手的论证来发展自己的体系。他接着分析了《论不平等》对人性的非事实性建构与《爱弥儿》中展开的自然善与社会法则的矛盾。最后他讨论了卢梭作品的悖论性的关键方面——卢梭的“自我”概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贺方婴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爱弥儿〉与卢梭的革命悖论》。 她首先指出,卢梭作为政治理论家引发的历史争议迄今没有停歇, 倘若要细究法国大革命与卢梭思想之间的内在承继关系,需要借道其最激进的文本《爱弥儿》获得新的解读思路,这本表面谈教育的书可能呈现了卢梭对于革命最深刻的洞见。相较于革命的不可避免性,卢梭更加关注哲人在革命与危机的时代如何还能保持哲人心性与品质的问题,这或许是 卢梭死后三百年来,无论是东西方的思想界都没能化解“卢梭式的问题意识”。
吴增定老师简要总结了三位学者的发言,并且从卢梭替补方法的独特性、卢梭的真诚性、卢梭方案的激进性三方面进行提问。
▲ 分会场剪影
下午2 时,会议分两个分会场,举行第三组学术报告。
第一分会场的报告共四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冯嘉荟助理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陈涛副研究员进行评议。
▲ 点击查看大图,左右滑动阅览
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 陈斯一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文晗副教授聚焦于卢梭哲学中的语言问题。陈斯一老师报告的题目是《卢梭论语言的起源与婴儿的权力欲》。他展开了《爱弥儿》中对婴儿的哭泣的分析,即它作为一种语言,实际上内涵着一种权力欲。但卢梭为了论证自然状态下人的非社会性,忽视了母子关系造成语言起源的可能性。陈斯一老师进而依据语言学关于语言起源的知识,对这种可能性加以补充性解释。 文晗老师报告的题目是《情感与无法追忆的起源》,与尚杰的报告呼应,他介绍了德里达对卢梭的解构:卢梭的语言观以替补代替原初的本源冲动,然而原初的冲动是一次性的,总是稍纵即逝,难以追忆。卢梭认识到了这点有关孤独的哲学研究报告,但他试图让本源通过语言和文字不断在场化,从而走上了和德里达不一样的道路。
法国巴黎西岱大学博士生 谢清露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博士 党成孝则对《爱弥儿》续篇《爱弥儿与苏菲,或孤独的人》进行了讨论。谢清露《孤独的爱人》的报告依据对卢梭文本的考证,提出卢梭写作续篇的意图在于使爱弥儿接受考验,学会不要让自己依赖于任何会消亡的事物,从此成为孤独的人。人也因此获得了某种自由,这使得他能够面对命运的无常,在任何社会环境下都能生存。 党成孝报告的题目是《卢梭的“反爱弥儿”式书写:〈爱弥儿与苏菲〉中的情感解构》。他叙述了续篇第一封信中爱弥儿与苏菲家庭的瓦解,进而说明从家庭之爱扩展到社会性情感,这一性欲升华机制是脆弱的。而续篇第二封信中爱弥儿沦为奴隶以及反抗的武力,说明了现代平等主义教育方案使得古代意义上英雄主义与革命政治变得困难。续篇因而展现了《爱弥儿》正文这份现代方案的种种约束条件。
陈涛老师从母子关系、卢梭文本的差异、本源问题、智慧教育、自尊与爱国德性的关系向四位发言人提问。四位学者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应。
▲ 分会场剪影
第二分会场的报告共四场,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段德敏副教授主持, 贺方婴老师评议。报告主题主要涉及卢梭对文明社会的批判。
▲点击查看大图,左右滑动阅览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 任崇彬讲师在《卢梭对文明社会的批判:与孟德斯鸠的隐秘对话》中首先指出了孟德斯鸠理论中德性的纯净风尚与贸易的温和风尚的区分,接着讨论了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就此问题对孟德斯鸠的潜在批评:前者意图纯化德性而后者拥抱贸易文明。但卢梭不仅仅是古代德性的推崇者,他在战争、公民宗教等议题上有所保留。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特聘副研究员 叶然报告的题目是《从斯巴达故事看卢梭“非开化论”:评卢梭〈论科学和文艺〉中译笺注本》。他从古代的非开化论与现代的反僭政激情的思考分野出发,分析了《论科学与艺术》中的斯巴达形象。叶然老师认为,卢梭建构了现代的非开化论以实现道德风尚纯化,只不过这一方案仍面临古代自然不平等与现代自然平等之张力的疑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姚啸宇讲师报告的题目是《自然的升华与重构:卢梭的文明社会治疗方案》。他以卢梭思想中人性自然与文明社会的张力为线索,指出卢梭的方案在于通过文明社会的治疗方案部分地恢复自然:或是《爱弥儿》的道路,通过自然感情的升华;或是《社会契约论》的道路,对人的自然的社会化改造。姚啸宇老师认为,两条道路都仅仅是对自然理念的有限回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 朱明远的题目是《文明之恶及其救赎:试析卢梭的〈以法莲山的利未人〉》。他分析这个文本的缘起和内容,并从卢梭对《士师记》的改动入手,梳理出其中隐含的卢梭对文明与恶的思考,以及关于恶的救赎的解决方案。
贺方婴老师从古今之变、不同启蒙哲人的差异、自然人和野蛮人的差异、《利未人》背后的方案四个角度进行了提问。四位学者简要回应了上述问题。
▲ 分会场剪影
下午4 时,会议举行第四组学术报告。
第一分会场的报告共四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李涛副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郭小雨副研究员进行评议。四位报告人的主题涉及卢梭与其他哲学家的比较。
▲左右滑动阅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康子兴副教授的主题是《隐匿的论战:斯密与卢梭的相遇》。康子兴老师分析了三个层面:首先,《国富论》序言中斯密对文明社会的繁荣、平等和秩序的强调,是对卢梭《论不平等》的隐秘批评;其次,斯密把卢梭与曼德维尔并列,认为两者都否定文明社会的德性基础;最后,康子兴老师介绍了洪特与格瑞斯沃德的相关研究,本文正是他对最新译作《让 -雅克·卢梭与亚当·斯密:一场哲学的相遇》撰写的序言。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 刘海川副教授在《卢梭的出处进退与斯多亚主义:对于卢梭生命中两次孤独的考察》中回顾了卢梭一生中的两次隐居,并指出卢梭意图过斯多亚式的生活,但其奇装异服的表现和暮年对同时代人的控诉,表明他的内心并未平静,因而走向了失败。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 赵炜蓉报告的是《论卢梭与拉莫的音乐哲学之争》。她将卢梭与拉莫放在启蒙运动感觉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立中进行考察,从音乐的起源、旋律与和声的关系对二人的音乐理论进行比较。在前者看来,音乐是情感与意志的体现,而后者认为音乐是客观结构的和谐。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刘嘉娴主题是《谎言、义务和人的自由:对卢梭与康德的一个道德哲学比较》。她从谎言论题出发,强调超越外在义务的自身存在感与自由,而康德则将人的自由奠基于理性的自我立法上,从而保留了义务。
评议人 郭小雨老师对四位报告人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就分工在卢梭思想中的地位、斯密对卢梭的理解方式、卢梭是否真的追求斯多亚主义、音乐的自然性、卢梭排除庸俗幸福论的理由进行了提问。报告人对以上问题给予了简要回应。
▲ 分会场剪影
第二分会场的报告由 尚杰老师主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庞亮助理教授评议,四位报告人从不同角度对卢梭的 amour-概念展开论述。
▲点击查看大图,左右滑动阅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王幸华助理研究员报告的主题是《卢梭论自尊与自由》。她认为对“卢梭究竟是自由主义者还是极权主义者”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要理解自尊的含义。随后,王幸华老师分别讨论了关于自尊的传统解读和新道德主义解读,并基于后一种解读,说明了道德心理与政治制度的相互作用如何能够调和自由与自尊的矛盾。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 汪瑞原的主题是《“自尊”概念的疑难:对卢梭思想的新道德主义解释的批评》。从登特的新道德主义解释出发,汪瑞原简要澄清卢梭和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关联。他进一步梳理了卢梭关于“自尊”概念的具体思路,重新建构了康德与卢梭的思想性关系,并对新道德主义展开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硕士生 吴頔烽在《卢梭自恋主体的建构及其治理术》中提出, amour-应翻译为自恋,并阐释了自恋主体在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的建构过程。随后他指出卢梭普遍意志治理与人格化共和国的设想并不合理,应把卢梭的政治学说当做批判标准而非政治蓝图。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 汤欣哲报告的题目是《德性的真实动机是自恋?论〈新爱洛漪斯〉中爱与德性的自然史》。他对《新爱洛漪斯》的文本进行分析后指出,德性的真实动机是自爱( amour de soi)而非自恋(amour-)。虽然自恋也可以激发德性,但德性来自于激情而非理智,甚至理智也来自于激情本身。自爱的实质是一股力或生命,即是作为德性基础的激情。
庞亮老师简要概括了这四篇报告,并从amour-的翻译、卢梭解释中的康德色彩、引文之于论证的有效性等方面对四位报告人进行了提问。四位学者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简要回应。
▲ 分会场剪影
6 月11 日上午9 时,会议分两个会场,举行第五组学术报告。
第一分会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刘新文研究员主持, 刘海川老师评议,共三场报告。
▲点击查看大图,左右滑动阅览
庞亮老师在《卢梭的花园与三种教育》中围绕“花园”这一意象,展开论述了卢梭的三场教育:种豆教育、美德教育、植物学教育。他认为,社会-自然的原则贯穿其中:菜园种豆对财产权的教育代表最远离自然的私有制社会规则,而在之后是拟自然的爱丽舍花院和自然的大花园。
陈涛老师做了《德性的再造:良知与公意》的报告。他分析了卢梭思想中德性培养的两条道路:良知(自然情感)与公意(政治德性),以及两者的内在关联。他认为法国大革命“德性共同体”的覆灭,标志着现代德性概念的危机;但现代德性仍然发展出超越古代德性的深度,保持着与现代文明不相妥协的革命力量。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 肖京报告的题目是《公意的现身: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罗马政体史》。他首先顺着卢梭文本的脉络,梳理了“公意”在罗马政体中的现身和退场,并着重点明了保民官的重要地位。随后他指出,卢梭的真实目的在于从罗马政体中求得对现代政体的借鉴,即缔造充分体现公意的政治。
刘海川老师在评议中指出了每位学者的贡献,并从三场教育之间的联系、“花园”意义的同一性、“一论”与商业社会的联系、公民德性的基础等角度进行了提问。
第二分会场的会议由 刘训练老师主持, 崇明老师评议,三位报告人的主题涉及卢梭哲学中的代表制与审议( )问题。
▲点击查看大图,左右滑动阅览
赵晓力老师在《卢梭论代表》中从卢梭的代表制问题出发,说明了卢梭关于政治与性政治,国家和家庭的相关观点。接着,他以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信》为切入点,引入“剧场国家”的概念,揭示了卢梭对政治代表制中人与公民的分离的批判。随后,从人的性别区分入手,赵晓力老师讨论了卢梭政治思想中性政治和家庭的问题。
段德敏老师报告的题目是《作为封建制度的代表制:卢梭政治代表批判的历史维度》。他聚焦于卢梭政治思想的特点——对代表制的拒斥,提出卢梭的这一批评在于把代表制归于人类历史的不平等阶段,即封建时代。在这一点上,政治理论家基佐相信代议制构成现代文明之进步,而卢梭认为代议制是回到了封建政府的支配-服从关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朱欣讲师的报告题为《审议与公意:卢梭政治合法性难题的再诠释》。在曼宁看来,卢梭的理论排除了集体审议与个人审议的过程,必然导致对个体自由的侵犯。面对这一批评,朱欣老师从个人审议与公意的实现两方面入手,为卢梭理论的合法性问题进行了辩护。
崇明老师总结了三位学者的发言,同时就霍布斯的国体与政体问题、卢梭对代表制的妥协、审议过程中政府与大立法家的作用进行了提问。三位学者在回答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进一步澄清。
▲ 分会场剪影
10时40分,会议举行最后一组学术报告。
第一分会场的会议共三场报告,由 吴增定老师主持, 李猛老师评议。报告涉及卢梭思想中很少为人关注的面相。
▲点击查看大图,左右滑动阅览
中山大学哲学系 汪炜副教授在《卢梭与化学》的报告中回顾了卢梭写作《化学原理》的经历,并将其与《爱弥儿》的文本进行了对比。汪炜老师认为,必须要认真对待卢梭理论中关于化学的部分;化学对卢梭的重要性如物理学、几何学之于霍布斯一样——它是卢梭理论的科学模型与认识论基础。
郭小雨老师报告的题目是《论政治体外部关系在卢梭思想中的基础、构成和秩序图景》。她以卢梭对“欧洲联盟”和“永久和平”的讨论开场,探讨了作为“混合状态”的世界政治。随后,她以科西嘉和波兰为例,试图阐明卢梭向内建立的民族及其结构的外部关系。最后,她界定了卢梭论“战争状态”的规范意义及其限度。
四川大学哲学系 张爽副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卢梭关于战争法权的原则洞见与限度》,他从卢梭的命题“战争不是一种人对人的关系,而是一种国对国的关系”出发,比较了卢梭与霍布斯对于战争的不同观点有关孤独的哲学研究报告,再分别从国土内、国家间的战争状态讨论了卢梭关于战争法权原则的洞见与限度。
李猛老师简要回顾并评价了三位学者的报告,并从化学理论与卢梭人性观的联系、卢梭对混合状态的悲观态度、卢梭与格劳秀斯的关系、卢梭政治思想的性质、如何避免小共和国内部的混乱等方面进行了提问。三位学者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应。
▲ 分会场剪影
第二分会场的会议共三场报告,由 叶然老师主持, 范广欣老师评议。三位报告人的主题涉及卢梭思想的形成、传播与接受。由于个人原因,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范昀副教授未出席本场会议,故实际报告为两场。
▲ 点击查看大图,左右滑动阅览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包大为报告的题目是《卢梭哲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他首先回顾了卢梭哲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传播和影响史,他指出,在五四前,卢梭哲学最大的影响在于其带来了激进的共和主义,这在之后影响了新文化运动。接着,他探讨了卢梭哲学在五四新文化期间衰弱的原因,以及卢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命运。
美国波士顿学院博士生 赵宇飞报告的题目是《卢梭〈对话录〉中的公共舆论问题与启蒙哲人的阴谋》。他首先分析了卢梭《对话录》为何在后世受到了忽视。接着,他通过对《对话录》中所述“阴谋”问题的分析,揭示出了卢梭与其他启蒙哲人关于“启蒙”的分歧,以及卢梭对于公共舆论问题的洞察。最后,他探讨了卢梭所给出的摆脱舆论漩涡的路径,并讨论了它们对当下的借鉴意义。
随后,范广欣老师对两位发言人做了评议,他先是对比了范昀与赵宇飞所提交的论文,他指出卢梭与启蒙哲人都在为自己争取舆论优势,但是公共舆论与不带偏见看待作者之间存在矛盾。接着他从卢梭处境的普遍性、交流的意义、公共舆论在古代的模式、结论的清晰程度对两位报告人进行了提问。其他与会者关注了卢梭对于公共舆论的态度、公共舆论对解释卢梭的影响等问题。两位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应。
本次会议的闭幕式由 李猛老师主持, 马寅卯老师做闭幕致辞。马老师认为本次会议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主题的跨学科性,这是由卢梭思想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二是讨论的专业性,与会者对卢梭思想的关注点和切入点虽有不同,但论证都细致而深入,鲜见空疏泛泛之论;三是参会人员的年轻化,这次会议有众多年轻学者参会,表明国内的卢梭研究后继有人,未来可期。最后,他对李猛老师和贺方婴老师为策划和组织本次会议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对哲学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主任 王齐研究员对本次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尤其感谢会务老师和学生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所做的大量工作。
▲ 闭幕式致辞
撰稿:冯嘉荟、张霆、黄子晋、尚驰昕、严铭洋
编辑排版:刘大钊
审核发布:马寅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