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生
易经之所以让我们着迷,是因为它的占卜功能,历朝历代注解易经的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这是历史上任何其他书籍所不能比的,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关于它的占卜功能,或许我们一开始就错了呢?就是因为错了,我们才会感觉它很难,其实易经并不难,之所以感觉难,就是因为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跑偏”了,走上了岔路,晓生把和易经的相关的人物和事件重新梳理一遍,来分析这个问题。
下面就就把和易经相关的一些人物和事件,择几个重点说一下。
伏羲,这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据说是伏羲做八卦才有了易经,历史上对伏羲的生存年代一直没有定论,有说距今5000年的,有说五万年甚至更长的,但不管是哪种说法,都没有确切的证据来佐证,一个历史上不有确定的人,我们却在这儿探讨他的著作和理论,这多少让我们有点尴尬,另外,关于伏羲的记载,他的主要功绩是创建历法,确立姓氏,制定嫁娶制度,开始丧葬,创作音律,结网捕鱼等,伏羲带领人们开始由农耕文明向渔猎文明过渡,当然还有易经八卦,晓生就想,相比伏羲的这些丰功伟绩,我们是不是把他的易经看的太重要了呢?或者说我们是不是易经的占卜看的太重要了?
周文王,周朝的奠基者,距今约3000年,周文王羑里演易,把易经从八卦推衍到六十四卦,并做了卦辞和爻辞,对于六十四卦的爻辞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爻辞是周文王所作,有人说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所作,大家想想,当时周朝已经有了确切的信史,对于这件明显存在差异的事情为什么没有记载?在晓生看来只能说这件事并不重要,或者说易经在周朝并不重要,再或者说易经的占卜在当时并不重要。
孔子,孔子比周文五晚500年,属于周朝的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为易经做了十翼,又称易传,极大的丰富了易经的内容。从易传的内容来看,主要是阐述圣人之道,禁民为非,安居乐业是其主旨。这一点和伏羲的造福于民是相吻合的,难道这是巧合吗?恐怕不是吧,或许,本来易经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社会功用方面,只是后来被人误解了。
玄学纳甲筮法和易经,玄学是产生于魏晋时期的一股文化潮流,主要研究《老子》、《庄子》和《周易》,这三本著作被玄学流派奉为“三典”纳甲筮法和易经,它们在具体应用方面主要分为山、医、卜、命、相五个类别,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玄学五术”,很多人都宣称“玄学五术”皆脱胎于易经,自此,易经变得复杂起来,它开始和道学,神学有了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晓生觉得,“玄学五术”和易经都属于社会功用方面的应用,只是前者过于具体化,大大缩小了易经的社会功用的范围。
汉武帝,确立儒家思想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把《周易》排在四书五经的首位,自此天下文人无不以易经为首,注解易经的书籍也开始大量出现,而在文人间开始流利“覆射”游戏,就是把物品盖上然后让人来猜,而猜这个用的就是易理,其间不乏覆射高手,比如东方朔、刘伯温等,汉武帝可以说是易经的强力推行者,使易经出现了繁荣景象,大家想如果易经的主要功能是占卜的话,作为当时国家统治者的汉武帝会大力推行易经吗?肯定不会的,除非他脑袋被门夹了,只是他低估了文人的聪明才智,没想到文人们从易经中“揪出”它的占卜功能并重点培养,竟然还成了气候。
京房,西汉名士,创立“纳甲筮法”,把天干地支纳入易经,称“京氏易学”,我们先不说易经的主要功用是不是占卜,同为数术的奇门遁甲由当初的1080局简化到现在的18局,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由繁至简本身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易经却由当初的八卦,发展到64卦,再到天干地支的纳甲,搞的越来越复杂,大家觉得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吗?不过京房也是师出名门,其师焦延寿和师祖孟喜都是易学高手,对于这个大家怎么看呢?反正我感觉易经让他给搞复杂了。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于这个能在史书上看到相关线索,如《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灵王称赞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意思是倚相这个人能读这些书,但至于书的内容和形式则没有说明,其他史书也没有记载。孔子则把三皇五帝的书称为《三坟》、《五典》,八卦称为《八索》,九州之志称为《九丘》。晓生觉得,这些都是上古典籍是没有异议的,三坟、五典应该就是三皇五帝的著作,则八索、九丘应该是河图和洛书,大家看,河图除去中间的五十两数正好是四方八数,排列形状像绳索,一条一条的,洛书是九方九数,像状山丘,一堆一堆的。
这些著作虽没人能知道其内容,但应该也是存在的吧。
陈抟,唐末宋初,华山高道,据说师从麻衣道者,在他手上他首次传出了太极图,一并传出的还有先天八卦图、河图、洛书。是不是感到很惊讶?太极图我们先不说,其他三张图按说都属于伏羲时代,为什么会出现在他手中?这些图为什么直到伏羲之后几千年才出现?难道伏羲和伏羲八卦真的只是传说?就算伏羲是传说那之前为什么没有图出现呢?从周朝算起到宋朝也有两千年时间了,期间研究易经者如过江之鲫,就没有一个人能做出图来吗?
要解释这个问题,好像只能从陈抟入手了,陈抟一生的爱好是养生,号称睡仙,著有《指玄篇》,重养生的人比较注重和谐,个人和谐和社会和谐,在别人努力研究易经占卜功用的时候,陈抟就这样误打误撞的发现了易经的本质——和谐,所以说易经的功用本质就是和谐,个人和谐、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它的主要功用就是在社会功用方面。
邵雍,师从李之才,李之才师从穆修,而穆修是陈抟的弟子,算起来邵雍应是陈抟的徒孙,邵雍生性淡泊,唯好易学,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应篇》、《梅花诗》等,晓生觉得,历史上把易经研究最透彻,运用最娴熟的就是邵雍了,邵雍不但易经研究的透彻,做人亦有圣人之德,和他同时代的“二程”中的程颢曾赞叹曰:“先生真乃'内圣外王'也”,王安石也是击节感慨:“邵尧夫之贤吾不及矣”。
可见,若想真正通晓易经,不光需要天赋和勤奋,还需德才兼备,无德不能得易经之实,唯德可能得易经之用,而真正的大德者,很少去在意它的占卜功能。
换个方向,换种心态,即便不用易经的占卜功能,我们也一样可以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
所以说,易经难吗?其实它并不难,之所以感觉难是因为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跑偏”了,走上了岔路,易经注重的是社会功用而不是占卜功用,从伏羲、周文王,到孔子、邵雍,他们都怀有悲天悯人、造福于民之心,唯如此,才能真正明白易经。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