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能力提升计划”第二讲于线上如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山东大学李尚信教授主讲“《周易》古经与中国哲学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朱承教授担任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施炎平教授、宋锡同副教授与同济大学谷继明副教授共同担任评论人。线上诸位师友共同参与了此次会议。
讲座中,李老师从对《周易》古经卦爻辞的考察和诠释中,归纳得出《周易》古经蕴含了此后中国哲学发展的十二个方面的起源与萌芽。
在进入对十二个方面的具体论述前,李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一些背景知识作为铺垫:首先,他指出就其历史地位而言,《易》是“五经之首,大道之源”;第二,《周易》古经是西周时代精神的精华,因而需要在时代精神的意义上对其加以把握;第三,《周易》古经包含一套“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要正确、完整地理解取象与比类两个方面;第四,一方面我们要从整体思想和生活的逻辑出发,对《周易》思想加以把握,另一方面也要从语言角度对其特质加以把握。
首先,李老师从“天人关系”入手,指出《周易》古经蕴含了天人关系和三才观念的起源,同时也是性命观念与《中庸》“已发”“未发”观念的源头。在他看来,天人关系起源于卜筮,强调天、神与具体的人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感应。这种感应之所以可能易经古筮法,正是源于筮法和取象作为沟通人神的媒介,也正是由此,人得以通过观象的方式知晓天意。在这一过程中隐含着一种“天道性命相贯通”的天人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但另一方面,也蕴含有天人相分的理念。就天人相分而言,类似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强调天人有不同的职分;就天人合一而言,类似于顺应客观规律。在上述天人关系中,也暗含了“本性天定”的思想。丰卦讲明德被遮蔽而未显露,并不直接讲明德完全失去,此与以《中庸》为代表的传统人性论中“已发”和“未发”、“已显”和“未显”的理论一脉相承。因而,也可以说《周易》包含了“已发”“未发”之说的萌芽。
不仅如此,天地生万物的阴阳气化宇宙论在《周易》中也有所表现:《周易》系统以乾坤为主宰,强调乾健坤顺,对应阴阳互补,阳主阴从的思路;泰否卦的乾坤互易与阴阳气的流转则属气论与气化流行学说。
与宇宙论相适配的,在《周易》那里,我们也能发现一套以“德”为统率的智慧观以及主体性观念。就“德”而言,一方面《周易》的卜筮与“修德”问题相关,另一方面《周易》古经中包括“孚、贞、中、正”等核心概念均与德有关,其卦名卦义,爻辞爻性都有德的体现,“孚”(“诚”)的观念更是对先秦诸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周易》系统中,德性本身被理解为一种智慧,如“谦德”,但德性智慧之外,还有知识性智慧,无论是需卦需待的智慧,还是解卦解困的智慧,都涉及知识。就“德”“智”关系而言,《周易》主张“德统率智”,其中也涉及主体性的维度。《周易》并不主张一味顺应天道,其“无咎”“凶无咎”等断辞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体性、主动性的重视。
除此之外,《周易》的卦辞蕴含了“变易”与“时”的观念和“道”与“复”的观念,强调根据具体的实情解决问题。就“变易”本身,也牵带出《周易》的辩证观念:《周易》强调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刚柔相济,也体现了既济与未济的相互转化。
就其认识论主张而言,《周易》表现出以观象推类得意和知几为主导的认识论倾向。“观象”的逻辑是“取象比类”,其背后包含了一种象意之间的相互关联。取象比类得意落实到实践的关键之一在于“知几”,即把握时机,创造条件,解决问题。
《周易》古经还涉及到一套修养工夫论,强调保持忧患意识,修己以寡过,其中所有卦都是修身养性的指导。李老师特别提到丰卦所讲“去蔽除障明德丰”,其实已经包含了荀子“解蔽”的思想萌芽。同时,修身工夫通向理想境界,《周易》中也有一套相应的理想境界论。
《周易》也关注政治问题,涉及“民本思想”。李老师对剥卦进行考察,指出其中体现的是对老百姓利益的重视,要求统治者下到最底层,直接体察百姓生活。
最后,李老师考察《周易》中“家人”一卦,指出《周易》古经中业已包含一套“家哲学”与内圣外王的观念。
在点评环节,谷继明老师指出,李老师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与后来中国哲学能够相互汇通的观念来解释《周易》的卦辞,不仅仅是对义理派或象数派的简单回归,也不仅仅是对近现代疑古派的简单否定,而是脱掉既有的诸家解释,回归其原文加以理解,可以说找到了一条比较符合《周易》精神的诠释进路;宋锡同老师指出,李老师回归西周时代的精神旨趣非常关键,而在他看来,西周文化精神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应当是一种“天人以德合”;施炎平老师指出,李老师的报告很有特色,有深度,而且有道理易经古筮法,比较注重了案例分析。他以西周时代精神等为理解的背景,从对《周易》古经中提炼出十二项基本概念,力图来论证《周易》古经与中国哲学起源有着内在的关联,可以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国哲学研究和《周易》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甚至推动作用。但李老师的十二项概念的概括仍然不够精炼,或许可以进一步归纳为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两个主要的方面。
讲座的最后,李老师就上述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讲座在掌声中圆满落幕。
(文/蔡添阳)
(朱承老师)
(谷继明老师)
(宋锡同老师)
(施炎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