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的九下戏剧教学策略

戏剧 人物 2024-05-17 12:01

戏曲剧本人物对话怎么写_戏曲人物对话剧本_戏曲剧本台词

单元视域下的九下戏剧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已变成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要到哪里去?”“学生如何到达哪里?“怎么证明学生到达了里?”这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三个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从“大概念——大任务——大评价”的视角去构建大单元设计的框架,探索大单元设计中“目标——活动——评价”的问题。

01

根据大概念,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大概念“就是一个概念、主题或问题,它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除了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还包括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都不是靠单篇的文本阅读学习能获得的,需要整合各类文本,通过种种实践,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起来。而大概念是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设置学习任务的出发点。戏剧单元的大概念可以提炼为“剧本的基本特点以及排演的相关知识”。在这个大概念的指导下,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元教材内容。包括选文、单元导语、课后练习、单元学习任务等。本单元选文为革命浪漫主义历史剧《屈原》(节选)、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天下第一楼》(节选)、现实主义风格的独幕剧《枣儿》三篇,都是具有典型性的戏剧。单元导语中可以提炼关键词:“舞台上的故事”“舞台上的人物”“合作排练”“尝试喜剧演出”。这些关键词指向戏剧文本的阅读以及排练、演出等实践活动。课后练习中《屈原》的思考探究题关注人物对话、舞台说明,人物形象。《天下第一楼》的思考探究题关注人物冲突、时代背景、人物台词、人物形象分析。《枣儿》的思考探究题关注人物思想感情、台词、舞台说明、首尾呼应的艺术特色、现实意义。单元学习任务分为三个:阅读与思考、准备与排练、演出与评议。

第二,课程标准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建议等。《教师教学用书》中提示九下戏剧单元的目标是:1.阅读中外剧本选段,了解剧本的基本特点,掌握阅读剧本的基本策略和方法。2.结合剧情发生的时代背景,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剧本主旨等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启示。3.了解戏剧排演的相关知识,参与到排练、演出实践中,对戏剧演出和欣赏有自己的心得,并能发表评论。4.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

第三,学情、条件。通过制作预习单,可以了解学生对戏剧单元内容的认识程度。结论显示,学生对戏剧普遍不了解,大部分同学没有看过任何经典戏剧或是剧本。对剧本的基本知识没有概念,不知道如何阅读剧本这种文体。对排练戏剧的流程不太熟悉,没有表演戏剧的经验,但是对排练以及表演很有兴趣。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认识,可以设定单元目标:

1. 通过阅读与思考,掌握阅读剧本的方法,要求把握戏剧冲突,理解人物形象,品味戏剧台词。

2. 通过准备与排练,了解排练的相关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演出和评议,感受戏剧表演的审美价值,提升戏剧的鉴赏能力。

02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大任务,设计教学活动

课标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部编教材的戏剧单元本就是一个“活动探究”单元,以任务为导向,以活动为主体。教材已经给我们拟定了三个学习任务。我们需要根据本单元任务群,设置具体情境,并将任务细化。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总的情境:本校将举办“校园戏剧文化艺术节”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戏剧作品的表演。

如何将这一任务有序开展?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为了更好地落实学习任务,需要将主任务进行细化。

可以将大任务分解为下述几个子任务。

(一)戏剧节准备

1.为“校园戏剧文化艺术节”创作宣传词。

目的是学习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对戏剧作品的内容有所了解。

2.为自己小组的表演剧目设计以人物为主题的海报。要求有关于人物简介的文案。

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3.进行整个小组的“剧本围读”活动。要求对人物台词做批注,分角色朗读台词,演绎人物。

目的是引导学生品味戏剧台词,把握人物冲突。

(二)戏剧节排练

1. 确定剧本,参考研究

选定要表演的剧的剧本,可以是整部剧,也可以只是某部剧的选段。可以根据需要对剧本进行简单的改编。选定后可参考同类型剧的表演作品,探索研究,为排练打好基础。

2. 成立剧组,明确分工

可以先确定剧组负责人,然后开展一个小型招聘会,根据表演需要跟同学的特点,选定导演、演员、剧务、摄影四个小组。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初步制定排练计划。

3. 认真排练,合作沟通

根据排练计划表认真排练,把握时间和效率。每个小组对排练过程都有文字记录,体现每次排练的收获和反思。

4. 最后彩排,改进提升

最后的彩排过程有观众参与,提出改进意见,剧组成员讨论。确定表演时的主持人、嘉宾、观众、评委人员。抽签决定表演顺序,制作节目单。主持人写好串词,评委拟定评选内容和标准,公示。各小组准备就绪。

(三)戏剧节表演和评议

1. “行走的弹幕”:建微信或QQ观众群,在表演进行中可讨论剧情,发表评论。

2. 进行“校园戏剧文化艺术节”表演活动。

3. 评委召开会议,讨论评奖事宜。每位评委提交推荐表,包括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剧务等,需写明推荐理由。观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参与评奖,最后综合决定获奖人员,举行现场颁奖仪式。

4. 开展“主创见面会”活动。通过新闻访谈的方式,邀请剧组成员谈谈对剧本以及对戏剧表演的认识。邀请评委、观众代表,谈谈对作品的评价,以及对戏剧表现的认识和收获。结束后要求将对戏剧的认识写成文字稿,最后编辑成册。

第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三篇课文是戏剧节准备的基础。教学过程有以下两点建议:

(一)以目标为指向,发挥单篇文本阅读的价值,进行整合教学。

任务一的教学目标要求把握戏剧冲突,理解人物形象,品味戏剧台词。但若是每一篇文本都分析冲突、人物形象、戏剧台词,会变成传统的单篇文本教学,教学内容重复,且文本之间缺乏联系。整合教学有两种思路,一是不同的文本面向不同的目标。二是不同文本的教学面向不同的课型。

首先第一种,每篇课文侧重点不同,比如《屈原》,郭沫若先生这时期的历史剧,已形成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可以侧重引导学生理解剧本中的独白,品味这种独特的台词形式对表达人物的作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剧本中的舞台说明,分析其意义。《天下第一楼》的教学可以侧重在戏剧冲突的把握上,因为这一剧本人物众多,戏剧冲突此起彼伏。也可以把品味台词的“京味”作为重点,符合“京味话剧”的文本特质。《枣儿》是一个独幕剧,人物较少,情节简单,但思想内涵丰富,有对亲情的表达,有反映社会变革的趋向,有对传统的依恋,有对精神家园的追求等。教学上可以侧重人物形象的理解,以及多样化主题的探讨。根据单篇文本的特点,发挥各文本本身的价值,同时通过文本整合,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种,语文教学可以分为教读、导读、自读三种课型,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新编语文教学论》里说,理解单元的核心问题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概念和规则意义的建构”“概念和规则向技能转化”和“技能运用的自动化”,只有达到第三阶段才算真正理解核心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教读、导读、自读三种课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了解戏剧知识的同时转为技能运用。这一单元可以把《屈原》定位为教读课。通过教师指导,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台词的作用,独白的内涵,理解人物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了解舞台说明及其作用。再将《天下第一楼》定位为导读课,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思考题,或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家一起在课堂上进行探讨,比如这篇剧本的人物台词与《屈原》的台词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戏剧中矛盾冲突可以分为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内心的冲突,这两篇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分别属于哪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章,促进学生从概念和规则向技能转化。《枣儿》可以定位为自读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前两课中学到的戏剧阅读方法,自己来分析鉴赏这部剧中的人物台词、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分析这部剧的社会意义,完成技能运用的自动化。

(二)巧搭支架,进行戏剧文本阅读教学。

支架式教学法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使其沿教师搭建的支架逐步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最终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完成任务一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搭建支架,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以下几种支架可供参考:

1. 范例支架

戏剧台词往往包含言外之意,请学生找找三篇课文里的潜台词,体会作品的意蕴。

示例: 罗大头 (爆发地)卢孟买!别跟我这儿摆掌柜的,你那点底别以为我不知道!

常 贵 (急拦)大罗!

王子西 这是干什么,散了!

表面上是让争吵的罗大头离开,实际上是在警告罗大头:再这样吵下去,福聚德会散伙。

通过示例,能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潜台词,关注戏剧台词里的言外之意,以及如何将潜台词表达出来。这也是品味戏剧台词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以此为示例,让学生为不同角色的台词做批注。

2. 图表支架

在戏剧人物众多,情节丰富,冲突关系复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图表支架,以思维导图、表格等可视化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戏剧情节,理清人物关系,分析矛盾冲突,探究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或是《作业本》中任务一第2题(1)的图5-1

戏曲人物对话剧本_戏曲剧本台词_戏曲剧本人物对话怎么写

教师也可以设计“按图找碴”的活动,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情节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关系。

3.知识支架

知识支架可以包括剧本的背景知识、文体知识等。背景知识支架能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比如《屈原》如果不了解这部剧的背景是1942年1月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学生就难以理解屈原的人物内心。背景知识除了剧本创作背景外,可以包括剧作者的创作风格介绍。比如郭沫若擅长创作历史剧,往往既具有现实主义成分,又充分显示革命浪漫主义特色。他一方面详尽搜集史料,另一方面又不拘泥于史料,在把握历史本质的基础上,能根据艺术规律、剧情发展和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理想,大胆构思剧情。学生了解了郭沫若的创作风格后能对《屈原》的艺术风格有更深刻的了解。而文体知识也对剧本的阅读和思考尤为重要。比如什么是舞台说明,什么是独白,什么是独幕剧等等。能帮助学生了解戏剧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

第三,戏剧节排练演出任务需要有序地进行流程管理。

戏剧节的任务所需时间长,子任务多,涉及到的同学也多,且各有分工。为了使整个任务能顺利完成,最终能达到单元目标,需要对任务完成过程进行有序地流程管理。

(一)设计活动控制单。使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能有效把握活动进度。例如:

组别指的是导演、演员、剧务、摄影这四大组。具体分工指的是在组内的具体工作,比如剧务可以分为服装、化妆、道具、布景、音响等设计工作。工作计划和时间进度是一体的,每位同学需要对自己的任务再次细化,每一阶段的任务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完成情况是对自己每一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

(二)设计任务流程图。具体某一个任务的流程环节需要清晰,操作性强。

例如:导演准备工作的流程可以定为这样几个环节:搜索资料;修改剧本;对剧中人物分析;对服装、化妆、道具、布景、音响的构思。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呈现,让每个小任务的流程清晰可见,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三)设计个人文件夹。每位同学记录每个阶段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收获、反思,让每一个阶段的流程可视化。

例如,导演可以每一天写排练日记,内容包括:日期,排练内容,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感悟或收获。将每一天的日记都放在自己的专属文件夹里。

剧务中服装设计师的文件夹里可以有这样的内容:整体构思,设计草图,他人意见,修改稿,他人二次意见,最终稿,收获反思。

这样的文件夹记录了每位同学在活动完成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能看到自己逐步走向目标的过程,让活动进行更加有序。

上述流程管理有序化的方式可以由教师设计,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管理,培养学生在任务策划、有序化方面的能力,锻炼他们的结构化思维。

03

根据教学活动,设计大评价

大单元教学中的评价是以教学活动为基础的,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大评价。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价也发生着变化:“评价目的由评价学习结果转向促进学习过程,强调测评框架的可解释性;评价内容由知识本位走向关注对学科本质的深度理解;评价工具的设计强调测试任务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戏剧单元的评价设计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形式和评价者呈现多元化特点,借用信息技术手段具有现代化特征。

第一戏曲人物对话剧本,注重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但这并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也不符合戏剧活动单元的性质。大单元教学需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评价贯穿整个大任务始终。

本次单元设计中的大任务下面有三个子任务,三个子任务下面还有更细化的任务设计。评价过程并不是只在最后一个任务结束后进行,而是在每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都有评价。比如在戏剧节准备中,无论是宣传词、海报、还是剧本围读的表现,都纳入评价系统中。宣传词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戏剧这种艺术形式的理解,可以看出学生对几个戏剧作品内容的把握。海报可以看出学生对戏剧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人物关系的把握,文案表达能力,以及绘画的审美眼光。剧本围读活动可以看出学生对台词风格的了解,对台词背后潜台词的理解,对人物情感的把握,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代入情境中表演的能力等。任何一个小任务的评价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二)评价能体现学生思维层级上的进阶。

戏剧单元是一个“活动·探索”单元,实践性很强。从文本阅读作为戏剧节准备,到戏剧排练,再到戏剧表演,最后以新闻访谈的方式进行评议,写成文字。是从学习到运用到鉴赏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从知识性内容的理解到对其的运用,再到批判性思维的建构,到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评价体系体现了这个思维层级上的进阶。

第二,评价形式和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特点。

评价形式从传统的做题中解脱出来,带有多元化的特点。有艺术作品评价,比如海报、演出作品等;也有活动类评价,如“剧本围读”活动,排练活动,“主创见面会”新闻媒体采访活动等。有表现类评价,如“行走的弹幕”;也有评定类评价,如戏剧节表演中评委根据自己拟定的评奖标准细则,对获奖人员的评定。有即时性评价,如排练过程中组内同学的意见;也有长期性评价,如个人文件夹中整个过程的记录。

评价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从原本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模式,转变为各类人为主体的评价。有本班教师的评价,也有邀请其他教师观看表演给出的评价,甚至还有家长通过网络观看表演后给出的评价。排练过程中有本组同学的评价,也有不同分工的别组同学的评价。另外还有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评价形式和主体的多元化,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体现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

第三,通过借用信息技术手段,评价具有现代化特征。

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能打破时间跟空间的限制,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价。比如如今摄影工具普遍运用,剧务中有专门负责摄影的同学,排练过程以及最后表演时的影像记录,不但能留下美好的回忆,也可以成为评价的依据。而如今网络平台的运用,能在评价上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表演进行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微信或QQ群参与“行走的弹幕”活动,对表演进行即时的评价,使得参与评价的主体范围更广,评价的时效性更强。在评奖阶段可以用“网络投票”的方式,一是方便匿名,二是极大地夸大了评价主体,观众可以是任何人,包括老师、同学、家长等等,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评价。网络的手段还可以让评价形成电子版,一方面可以方便进行过程性评价,在每个活动阶段的评价都可以纳入其中,形成电子档案,另一方面也方便保存,很久以后依然可以看到自己曾经的表现,有利于自身的成长。

总的来说,在大单元视域下,九下戏剧教学可以从“大概念——大任务——大评价”的视角去构建大单元设计框架,通过大概念确定单元目标,根据单元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又根据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评价的设计,使学生在单元学习中既有知识的习得,又有思维能力的提升,还能提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吧。

作者简介:

林渊渊,宁波外国语学校一级教师,宁波市教坛新秀,曾获宁波市初中语文作业案例评选一等奖,宁波市初中语文原创试题评比一等奖。从教16年戏曲人物对话剧本,将“尚个性,展自然”作为自己的教学追求,在不断磨砺中奋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